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法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复合型、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的需要。高水平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要从交叉学科的教学开始。由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思维和方法等的不同所造成的"学科壁垒",导致法学多学科交叉培养受多重因素制约。为了实现"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理念下的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需要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改革传统的招生机制、打破院系体制阻隔、改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等人事管理制度,营造多学科交叉培养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关于利益分化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应重视加强几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视角上,侧重将利益分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认同加以结合研究;二是研究内容上,将利益分化与马克思主义认同之间内在机理、利益分化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影响等深入研究;三是研究方法上,将纯理论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由单一学科研究多转向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作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的法学院校面临诸多时代挑战。法学教育变革的三重向度:法学学科发展从相互隔绝走向交叉融合;法学知识生产从学科中心迈向问题导向;创新法治人才培养从职业教育趋向跨学科教育。在新时代语境下,学科交融是法学教育与研究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也是法学院校顺应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以后,如何实现优势互补与和谐共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要做到四点:一是要兼容并包,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良好环境;二是要资源共享,突破学科交叉融合中的"三大"障碍;三是要优势互补,建设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基地;四是要和谐共进,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相似文献   

5.
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以后,如何实现优势互补与和谐共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要做到四点:一是要兼容并包,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良好环境;二是要资源共享,突破学科交叉融合中的"三大"障碍;三是要优势互补,建设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基地;四是要和谐共进,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法与神经科学研究以神经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广泛问题,具体涉及证据、刑法、民法、神经伦理学、法律决策和神经经济学等重叠交叉的应用领域。认知理论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促成该领域的兴盛。从未来的发展看,法学作为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必要吸收来自于认知科学领域的知识。概念层级理论有助于说明学科及其概念之间的关系:认知科学与法不等于法学与认知科学母学科的直接结合;认知法学的实质是认知路径的跨学科法学研究;法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是认知科学与法研究这一领域中的子领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安全法学理论基础研究概况;安全法学理论基础问题研究的意义;安全法学在安全学科中的地位和安全法学在法学学科中的地位;安全法学的概念、调整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科学技术体系框架等方面论述了安全法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研究所进行的是“科学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科研生产活动是对科研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不论科研主体、对象、手段的组合,还是人、财、物、时间或信息的调度,都离不开科研的管理。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综合为主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往往需要组织跨部门、跨地区、多学科的联合和协作。所以,  相似文献   

9.
侦查学应当是一门“辅助法学”或者说“应用法学”、“交叉法学”。侦查学的学科体务包括“侦查法学”与“证据调查学”。当前侦查学研究应当注重整合侦查学研究力量和重构侦查学教学研究体例。  相似文献   

10.
人民警察是预防、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国家公务人员.人民警察法由规定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法律规范组成.警察法学即以警察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属于法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刑事法学、行政法学和组织法学相交叉的综合性法学学科.警察法学可分为现实法学和理论法学两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