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自由度与价值的主体本质袁祖社一理论界关于价值本质的讨论,可谓众说纷坛。“主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客体说”认为,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功能,与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无关;“关系说”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之...  相似文献   

2.
价值与真理是贯穿于全部人类生命活动领域的两项基本目的追求,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自觉意识和运用。价值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生存活动所必然形成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关系之中。真理的本质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真理是有价值的,对价值的认识又具有真理性,价值是否有真理性,真理是否是真理,都要通过实践去检验。  相似文献   

3.
周家荣 《前进》2008,(5):15-1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个科学论断从理论高度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礼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理论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动因、实质、途径与机制,这样才能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与建设,从而有力保证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得到广泛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包括理论机制、认识机制和实践机制三个层面。认识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起着统领作用,通过对其它方面给予价值主导和规范制约而实现思想整合;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把价值与真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应然与实然统一起来,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实践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体现为内在协同与外在强化两个维度,表现为心理认同机制,鉴别批判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解读"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这一重要判断,是立足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五大关系"的战略思考;是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而提出的,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认识论根源,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属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根本性联系。这一科学论断是基于科学理论、历史进程和现实实践三个维度辩证统一的必然结论。从理论维度来认识,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在规定;从历史维度来认识,党的领导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总结和中国历史及人民的主体选择;从现实维度来认识,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主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李友云 《理论月刊》2007,2(6):185-187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入手,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基本内容的深刻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把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价值的实践意义。在建设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永久奋斗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表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们作为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评价和认识就是人的价值观,关于价值观的总体理论被称为价值观体系或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为最高价值,凸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实意义,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契合就是在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事物之间找寻相交点或共同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作为文化的不同层面,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在哲学依据、功能要素、文化性状、价值规范以及践行指向等关系维度上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性。因此,深入剖析二者契合的可能性以及实现契合的途径、过程,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形成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环境下侦查与犯罪情报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犯罪情报是侦查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传统工业社会中,由于犯罪情报资源的有限性、模糊性、不连续性以及受侦查主体认识能力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犯罪情报的客体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与有效的发挥,导致其在侦查与犯罪情报的主客体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网络环境下,侦查主体建立了巨大的犯罪情报数据库,侦查思维方式由概念思维向实践思维转变,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转型和犯罪情报管理体制的变化提升了犯罪情报的客体功能,完成了客体向主体转变的非对象化过程,从而使犯罪情报在侦查实践的主客体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何隆德 《湖湘论坛》2012,(6):57-60,70
从本质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从价值层面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上,要大力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高度重视隐性教育,要崇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要体现社会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方面,要正确理解这一观点,应该注意: (一)必须正确把握两方面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两个方面的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有区别。区别在于:前者乃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必然要求,可称之为一切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生产力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当然,对这一共同本质把握最深刻的是社会主义时代。只有基于这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创造出比一切剥削阶级社会更高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自身的生成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问题的深刻论述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内在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论基础;对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多样化的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求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实践本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15.
迟成勇 《桂海论丛》2014,(4):111-115
从道德与价值的关系看,社会主义道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从文化视角看,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从实践维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揭示,不仅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也具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方法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强调实践第一原则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将解放思想作为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对社会主义真理的追求与价值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与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划分为物理形态世界与价值形态世界。劳动既有改变物理形态世界的意蕴也有改变价值形态世界的意蕴。在价值论的视域中,物只有客体尺度;而人既有主体尺度,也有客体尺度。客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固然属于价值关系;主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同样属于价值关系。前者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而后者则可以称为目的价值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既有纯粹的物理关系,也有手段价值关系和目的价值关系。劳动的二重性并不改变事物的物理形态,而是改变事物的价值形态。具体劳动改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手段价值关系,抽象劳动则改变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目的价值关系。抽象劳动的物化凝结为商品价值,意味着商品价值在本质上是物化了目的价值关系。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劳动凝结的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属于价值论意蕴中的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18.
麻海山  丁丽娟 《前沿》2006,(6):9-1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传统特征社会主义的扬弃,它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关系体系。本质是本质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全面的、具体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它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是其实践主体,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性和力量,必须增强大众认同,表现为具有内在关联的理论认同、科学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四个维度。理论认同是前提;科学认同是关键;情感认同是支撑;价值认同是核心。认同是主体对客体的肯定性态度。增强大众认同,既要有制度自身的建设,也要有主体四个维度的认知能力和评判能力的提高,从而在主客体的相互观照中形成内在契合。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思的必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结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