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方法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侦查活动也不能离开思维而存在。所谓侦查思维方式,是指侦查人员在把握侦查客体的活动中进行思维的模式,是侦查人员认识对象世界的思维工具,也是其侦查目的得以实现的思维手段或方式。侦查思维,主要包括侦查主体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人、犯罪事件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侦查思维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思维方法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侦查活动也不能离开思维而存在。所谓侦查思维方式,是指侦查人员在把握侦查客体的活动中进行思维的模式,是侦查人员认识对象世界的思维工具,也是其侦查目的得以实现的思维手段或方式。[1]侦查思维,主要包括侦查主体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人、犯罪事件的认识活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犯罪的转型、现代犯罪的要求以及保障人权的理念,为侦查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信息化背景下侦查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侦查效率、侦查工作重点和证据收集规则为代表的侦查工作重心的转变,向"数据驱动侦查"、关联性、实时开放的侦查理念的转变,实现多元信息思维、"由人到案"侦查思维的转变,完善以犯罪信息收集机制、犯罪信息分析机制、犯罪信息验证机制、侦查预测机制为主体的侦查运行机制的转变。面对这些转变,侦查主体应该把握侦查模式转变过程中的机遇,迎接挑战,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把握侦查的主动性,实现侦查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怎样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呢?这是我们在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就必须把增强决策的科学化问题提高到哲学思维的高度来把握,即必须深入探讨哲学思维中主客体相统一的原则与增强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联系。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也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但是由于离开实践去研究人的认识,因而对于二者究竟怎样统一却没有能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了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主体的认识活动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5.
马永东 《前沿》2008,(10):42-44
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客体被动地给予主体的单向活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主体意识去创设客体的过程,都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总结近代哲学关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理论教训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作为认识论之基础,科学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和辨证途径,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侦查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思维方式是指侦查人员在把握侦查客体的活动中进行思维的模式。科学的侦查思维方式对推动侦查实践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犯罪侦查实践的变化 ,侦查思维方式必须实现变革 ,即由保守性转向创造性、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静态性转向动态性。实现侦查思维方式的变革 ,既是实现侦查思维方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提高侦查效率的必然要求 ,还是充分发挥刑事技术作用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犯罪日益突出,其犯罪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有别于其它刑事犯罪,并对传统的犯罪侦查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黑客在网络犯罪的犯罪主体中占了很大比重。在打击网络犯罪的工作中,侦查部门应对黑客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在网络犯罪侦查中充分利用黑客资源,使侦查工作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网络犯罪侦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网络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本身及储存在网络中的信息也由于具有特定的价值而成为了犯罪行为所指向的目标。独特的隐蔽性和高科技性使得网络犯罪的侦查较其它犯罪更为困难,因此网络犯罪案件的侦查技术、网络犯罪的侦查方法、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是加强对网络计算机犯罪侦查相关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网络犯罪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网络在带给人们快捷、广泛信息的同时,也潜伏着犯罪的危机。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智能、高技术犯罪。目前,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有“逆流”、“黑客”、“蛀虫”、“黄潮”等。网络犯罪的主体是条件主体,客体是复杂客体,动机多样化,危害后果严重。犯罪现场的不确定性,犯罪痕迹及证据采集的困难性,犯罪暗数很大等已成为侦破网络犯罪案件的制约因素。为有效侦查和预防网络犯罪,必须建立健全网络犯罪侦破机构,培养网络犯罪侦查人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对“有害数据”的控制和查处力度,转变人们的观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0.
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是侦查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存在的依据在于: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贯穿侦查学发展过程的始终,标志着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和侦查学理论的特珠性质,表现着侦查学理论的特有认识方式和侦查活动一般规律的问题;侦查学的基本问题被侦查活动历史所证明;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利益矛盾和冲突是构成侦查学基本问题的根本原因;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的解决,决定侦查活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是侦查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存在的依据在于: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贯穿侦查学发展过程的始终,标志着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和侦查学理论的特殊性质,表现着侦查学理论的特有认识方式和侦查活动一般规律的问题;侦查学的基本问题被侦查活动历史所证明;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利益矛盾和冲突是构成侦查学基本问题的根本原因;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的解决,决定侦查活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将侦查作为一种认识活动 ,并用哲学主客体论来描述侦查活动 ,长期以来这样的思维进路未经论证便成为侦查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从语言逻辑角度看 ,通过抽象而寻求必然、追求绝对的理论具有唯理论特征。这一思维方式是特定历史情境下政治、哲学、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充分体现了这些理论探求活动的意识形态特征。因此 ,改变理论研究中的思维方式 ,建立一种体现社会发展的开放性要求的对犯罪、侦查的新的知识表述 ,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更对司法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而又现实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主体由于自身素质及思维定势的局限,或者因为侦查客体和环境等因素,使其对案件的主观认识出现困顿,侦查工作无法顺利推进,进而形成侦查僵局。在这种状况下,先要对僵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寻找侦破案件的相应对策,突破僵局。  相似文献   

14.
能动的对象性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概念的重要规定,也是马克思说义在理解主客体关系上,不同于旧哲学,特别是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点。一、旧哲学主体对象性的局限性包括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内,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性方面理解主体,忽视了主体的实践本质,对象性仅是人作为自然实体的受动性。在它看来,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践不是在主体一客体的结构中进行,而仅仅是在客体>主体的受动“关系”发生。主体的对象性仅是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而没有从主体的能动性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主体与客体及主体自身作为一种实践关系来理解。因而,“主体…  相似文献   

15.
治安主客体是治安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从大治安角度来看,根据治安主体的法律性质和地位,可将其分成专业治安主体、自发治安主体和辅助治安主体;根据治安主客体关系可将治安客体分为打击的客体、防范的客体、控制的客体、引导的客体、保护的客体、服务的客体。分析治安主客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对治安主客体的关系应当从动态中去把握,应当在社会转型期优化治安主体结构,壮大治安主体力量,发挥三类治安主体的整体效能;还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照顾到治安客体的实际需求,追求治安负价值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侵财犯罪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的发展,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网络犯罪以网络侵财犯罪为突出表现。网络侵财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侦查工作亟需予以重视。从侦查模式的角度观之,则发现网络侵财犯罪在考验着侦查模式的适应性。网络侵财犯罪侦查工作中,传统侦查模式存在着侦查运行依赖人力投入、侦查决策倚重工作经验、侦查破案口供依赖性强这三个方面的局限。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侦查人员利用大数据积极寻求网络侵财犯罪侦查工作因应之道,则促使侦查模式演变为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网络侵财犯罪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有着成熟的理论基础与迫切的现实需要。在网络侵财犯罪侦查工作中,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的适用表现为侦查思维指引下特定的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观: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英 《求索》2010,(7):87-89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价值范畴是一个存在于由主体、客体、实践所组成的三维结构中的关系范畴;生命价值就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生命的存在和属性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尺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生命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命价值问题所持有的根本观念。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已成为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主客体关系群入手,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属性特征进行探讨。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主客体关系群的理论依据传统观点认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是一种单一主体与单一客体或是两个认识主体之间的两极运动。而笔者则认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两极运动,而是一个多主体与多客体之间的多极的、复杂的运动,即实际上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赵可 《公安学刊》2002,(1):10-14
在犯罪过程中 ,虽然加害人是行为的主体 ,被害人是行为的客体 ,但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这种相互作用贯穿于犯罪的全过程。同时 ,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位移和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哲学界就认识客体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正确看待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以及在确理解认识的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者,客体是指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世界,是主体的认识的对象。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