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权》2009,(3):6-19
导言 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心满 《人权》2012,(4):32-34
从学术角度而言,人的尊严是人权的源泉,这一观点有着深厚的学术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人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以人的尊严为基本考量的人权理论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这个倡导权利的时代,人的尊严与人权保护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董云虎 《人权》2010,(5):2-4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为之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柳华文 《人权》2012,(5):37-41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男女老幼,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有自由,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是人权,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罗艳华 《人权》2014,(3):34-38
2004年3月“人权入宪”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开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新阶段,使得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务的力度和广度有所加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熊万鹏 《人权》2012,(6):19-2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对人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人权建设的成果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对中国人权发展的未来有了更迫切的期盼。与此同时,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我们作出圆满的回答。比如,如何总结提炼人权保障的"中国模式",构建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体系,形成人权自觉与人权自信,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超越西方人  相似文献   

7.
房广顺  张雷 《人权》2012,(6):40-44
开展人权教育,普及人权知识,遵行人权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中,始终把厘清人权概念、完善人权法律、发展人权事业同人权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宪法和有关人权法律,通过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和国家人权行动计  相似文献   

8.
常健 《人权》2012,(6):2-15
在中国,人权理念的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国外的人权观念直接照搬,而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人权》杂志作为人权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和人权理论研讨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人权理念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权》杂志创刊以来所发表的文章的分析,发现中国10年来人权理念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王晨 《人权》2011,(6):4-5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张少慧 《求索》2007,(8):156-158
在经济、文化趋向全球化的今天,人权问题也成为了世人共同关心的热点。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人权思想渊源及保障模式的探讨进行多方位的人文关怀,同时呼吁全世界的人都能维护人权尊严,珍惜并积极发展它,使人权保护实质性地、更好地作为立法的基本原则,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13,(4):61-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12.
董云虎 《人权》2008,(1):10-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5年,也是"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5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首次把人权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总结,客观准确地反映了过去5年中国在人权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03,(1):59-60
《人权》杂志是中国人权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权威性中央级刊物。杂志以新颖、生动的栏目和客观、公正的评论,先导性地刊载中国各地最新人权信息,聚焦中国人权发展和国际人权斗争热点、难点话题,权威性地剖析当代中国人权理论前沿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前瞻性地阐明中国和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杂志以中、英文两种版本面向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是广大干部群众解读人权、探讨人权的一个重要园地,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人权的重要窗口。《人权》杂志创办一年来,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4.
曲相霏 《人权》2009,(4):43-49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的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都获得了最迅速发展的30年,回顾和反思这30年来的人权研究,对今后的人权建设极为必要。本文将对人权原理部分的主要学说进行简单梳理,以有助于今后的人权研究与人权实践。  相似文献   

15.
黄孟复 《人权》2013,(4):4-5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北京人权论坛自2008年以来已经走过了六个春秋。六年来,世界各国的人权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人权部门官员每年一次相聚北京,共同探讨世界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积极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北京人权论坛已成为探索人权发展模式、交流人权保护经验和展望人权美好前景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权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展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6.
李云龙 《人权》2011,(2):10-13
当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迅速,成就巨大。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社会的人对此都有切身感受。认真研究中国发展的观察家也很容易看到这个事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政治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在法律上,  相似文献   

17.
赵新元 《人权》2009,(5):36-4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人权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发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三件大事,对推进中国人权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以这三件大事为起点,新时期的中国人权事业经历了特点鲜明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徐爽 《人权》2009,(6):37-40
毫无疑问,人权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世界语言。中国在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改过程中,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宪法,由此开启了一个宪政建设与人权事业的新时期。人权“这一伟大的名词”,④不仅包含了各项可以付诸实践的具体权利,更是一种载负着尊严、平等、自由等诸多价值的观念体系和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9.
孙强 《人权》2013,(3):52-5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发展实际、时代特征、历史传统、民众文化等相结合,着力解决中国人权发展的"特殊"问题,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是关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晨 《人权》2009,(1):3-5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人权研究会在这里举办“中国改革开放与人权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座的各位都是人权领域的专家,多年来积极对外介绍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阐释我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