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市司法局继“中国沈阳普法网”之后,又投资57万元创办了全省首家以“坚持以人为本、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网站—中国沈阳法律服务网(www.syflfw.com)。  相似文献   

2.
张彦斌 《中国律师》2006,(10):55-55
沈阳市司法局继“中国沈阳普法网”之后,又投资57万元创办了全省首家以“坚持以人为本、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网站—中国沈阳法律服务网(www.syflfw.com)。  相似文献   

3.
近日.被沈阳一机机床销售有限公司抢注的汉字“阿里巴巴”和拼音“alibaba”短信网址.经过2次仲裁后被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抢”回。  相似文献   

4.
法律如何“温暖且贴近民心”,物权法草案全社会范围内征求意见是一次很好的范例。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全文7月10日向社会公布,以征求广大群众对草案的意见。据有关人士介绍,这是我国向全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的第12部法律草案。物权法草案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这是一部  相似文献   

5.
秦石 《中国律师》2011,(4):23-23
近年来.中国内地法律服务行业涌现了大量“并购”,许多目前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均经历过“合并”。但由于受到司法主权和现行法律的限制,目前外国律师事务所并不能直接在中国境内从事中国法律业务、提供中国法律意见。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段和段律师事务所主任段祺华指出.目前中国内地律师事务所与境外律师事务所的合并或合资合作都是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1,(1):5-5
多部支架性法律出台中国法律体系日益健全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提出“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因此,在中国立法机构的工作计划中,将2010年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标志性一年。国家赔偿法、社会保险法、选举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了,作为战斗在中国法律服务第一线并专门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中国律师.我几乎每天都在感受着中国法律服务市场对外的不断开放以及更加全面融入国际法律服务市场的力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推动了“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鲍禄 《政法论丛》2014,(1):30-37
按照时间顺序和发展内容,可以对现代法制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分别用“法律1.0时代…法律2.0时代”和“法律3.0时代”来标识。当代世界,以各国的国家法、国与国的国际法和区域一体化的超国家法为三种法律形态,已经步入“法律3.0时代”。三种形态共存构成了全球法律复杂多样的面貌,三者之间的互动使得其中任一类型法律的属性、存在和运行,都会直接受到其他两个的作用和影响。我国目前面,临从“法律1.0时代”到“法律3.0时代”三重任务叠加的情形。向内,这指向从民主与法制到“法治中国”的全面建设;向外,这意味着应对、合作、参与全球性的法律秩序建设,其中包括法律规则制度、甚至原则理念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期间法律史学研究概况 经过五年的努力,“九五”期间的法律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研究进展及成果 1.中国法制史 法制通史方面。连续获得国家“七五”、“八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的《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获得国家“七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的《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十一卷本),均于“九五”期间出版。法律史研究的这两大项目,吸引了全国众多的法律史教学和研究人员参与。这两部巨著对中国法律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临近二十世纪末.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终于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口号.这是当代我国法制创新乃至现代化的目标。法制现代化不仅意味着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而且意味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等巨大创新.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社会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由于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在法律传统中“人治”思想根深蒂固。要厉行“法治”.要实现法制现代化.必须处理好现实与传统的关系;在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借鉴优秀的法律成果时,又必须处理好“中”、“洋”…  相似文献   

11.
陈宝童 《行政法制》2003,(2):37-37,3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法律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如何满足广大群众、社会基层组织、企业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让法律与‘三贴近’亲密接触”。即贴近群众、贴近社区、贴近企业,很好地履行了基层司法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12.
再造消法     
《江淮法治》2013,(14):6-12,15
中国社会认可度最高的法律是哪一部?国家立法机关的民调结果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诞生于1993年的这部法律,使昔日“沉默的羔羊”找到了“上帝”的感觉.也因此赢得了一个亲昵的“小名”——消法。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2月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在辖区西三庄乡开展了“贴近三农舆情、贴近三农一线、贴近三农发展”专项涉农预防活动,此项活动取得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赵玉环 《政法论丛》2009,(3):110-112,F0003
商事立法是清末修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了清政府“参酌中西”、“务期中外通行”的修律指导方针.是外国商事法律与中国传统商事习惯的混合物。商事法律的修订,促进了清末工商业的发展,开启了中国商事法律近代化的历程,为中国近代商事立法打下了基础,对我们今天的商事法律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修律过程中存在的照抄照搬西方法律、超前于中国现实的缺陷和不足,则为我们今天移植外国法律提供了教训。  相似文献   

15.
北大法律信息网于1995年创立,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中国法律信息网站。该网站及“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产品起源于1985年北大法学院的一个边缘科学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法律研究》。时至今日,北大法律信息网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中国法律信息服务平台。专注于为法律人和公众提供专业法律信息服务.并努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法律信息服务商。  相似文献   

16.
阿计 《政府法制》2008,(7):14-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07年10月出现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这一论断.既是对当下中国立法现状的基本评判.也意味着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完成了既定的五年立法目标. 此时.不由使人想起九届全国人大谢幕时的“大考鉴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言犹在耳.时光已倏然走过五年。 从“初步形成”到“基本形成”.为中国社会究竟带来了什么?仅仅两个字的变动。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内涵?又发生了多少深刻的变迁?这是书写中国当代法治史无法绕开的一段关键时期。 在新一届人大接班之际.我们试图穿越时间隧道,重返历史现场,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掬起那些回味无穷的碎片,清点五年时光所留下的立法财富.捕捉立法背后的精神脉象。  相似文献   

17.
霍姆斯法官曾经说:“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一直是经验。”而当我们中国还不是非常健全的法律体系与中国前无古人的改革相遇的时候.我们不仅缺乏慎密的法律逻辑,甚至于更缺乏完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9,(6):12-12
2009年4月26日上午.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合作、共赢、崛起”。安徽省律协组织了以会长蒋敏为团长的律师团参加了本次盛会.提供现场义务法律咨询服务,为大会提供全程的法律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法制工作委员会不是宪法授权的宪法解释机关,也非法律解释机关,它们对宪法、宪法性法律的解释非宪法上的宪法解释,仅为法律现实中“活的宪法解释”。这表明尽管中国宪法解释没有制度化,但“活的宪法解释”已被宪法惯例所认可,从而构成中国宪法解释实务不可分割的部分。本文选择其中22件有关补充宪法规定、宪法溯及力以及宪法关于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称谓等方面“活的宪法解释”补充宪法规定界限的问题,分析它们在中国宪法实施中的实际地位与作用。这些“活的宪法解释”案例的方法、程序、效力.将为今后建立的宪法解释制度提供法律试验,积累必要的案例。并且在中国规范的宪法解释制度最终确立之前,将继续存在.研究这些不为人们了解的“活的宪法解释”,是研究中国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及其法律解释制度实际情况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张永和在《政法论坛》2006年第3期上著文《法律不能被信仰的理由》指出,最近几年,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的格言在我国法学界得到广泛传播。法学界基本一致的意见是:中国只有通过公民产生“法律信仰”,法律才能得到应有的倚重和遵守。这个命题在西方可能是一个假问题,而在中国却根本不能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