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加密生命     
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去年春节,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相似文献   

2.
大美西藏     
王守仁 《党政论坛》2010,(18):56-56
我有过上百次穿越世界屋脊到西藏的人生经历,亲身感受了西藏从农奴社会变成牧民安居乐业的乐园。昔日衣衫褴褛的娃子扯着路人衣角行乞的凄惨我见过,今朝满脸溢彩的藏胞驾着汽车欢腾奔驰的喜悦我也目睹了。民主改革后经过两次大整修的布达拉官,金砖银瓦映照着西藏的以前、现在和明天。常常有朋友问我,  相似文献   

3.
王兰凤 《学理论》2008,(5):30-31
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各种观点和观念。自有人类的文明史以来,人类社会曾流行过,奉行过多种人生价值观,然而,这种人生价值观,说到底都是关于“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的观念,即关于人生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观念。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和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方向的“罗盘”和“指南针”,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圆圈     
陈鲁民 《党政论坛》2012,(10):22-22
大约10年前,我在一家电话推销公司作为业务员接受培训。主管有一次在培训课上用图诠释了一个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主管说:这是你的舒服区。这个圆圈里面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人生六不交     
李勇 《党政论坛》2010,(10):14-14
依我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要想自得其乐地过日子,人生当有六不交。 不与豪富交,我不穷。本来,你的小日子过得不错,房子不大够住,钞票不多够花;可是如果硬要蚬着脸和豪富大款交往,  相似文献   

6.
人生山水画     
雪含冰 《党政论坛》2010,(10):50-50
人生像什么?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画! 所谓山水画,有浓淡、深浅、远近、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的色调与伏笔;透过色彩浓淡的铺陈,才能显得出山水画的意境:有时千山万水,层峦叠翠;有时风强雨急,枯枝败叶,这不都像是人生的写照吗?  相似文献   

7.
事物看上去怎样,取决于你观看的方式,这个道理既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一幅广受欢迎的画作和一个饱满且有意义的人生,依靠的都是保持一种正确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租来的人生     
想想我们的人生,都是租来的,没有一种东西真正属于我们。我的好多朋友,最近几年都在买房子。股市不振、房价下跌,蠢蠢欲动买房的人也多了起来。不久前,我也跟着友人到上海去买房。除了价钱外,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土地租期有几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于军 《侨园》2001,(4):30-32
我是沈阳人,我热爱沈阳。沈阳有冰封的寒冬,有生机盎然的早春,有果实累累的金秋,有烈日炎炎的仲夏。然而,我有自己的偏爱,那就是沈阳的八月。沈阳的八月有雷电,有风暴,有夜半的凉风,更有正午的炽热。人生的追求,人生的理想,只有在这风暴和炽热的考验中生存下来才是成功,才能成功。我是沈阳人,我在沈阳长大。38年前的八月,我进入辽宁省实验小学读书,32年前的八月又进入辽宁省实验中学读书。可亲可敬的师长,可共患难与欢乐的同学和朋友,无不使我在耳濡目染中,成就沈阳人的性格:忠实若愚,狄直不折,赤诚如火。  相似文献   

10.
往低处走走     
我有一亲戚,位居某名牌大学校长,但他的朋友有很多是平民百姓。对工作,他是一位好领导,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空闲的时候,他更愿和朋友在一起,谈谈诗画,聊天打牌,打牌输了,一样钻桌子,一样贴纸条,他常说的口头禅:“人生本来就短暂,没有必要成天把自己包装起来”,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家里,教授、老师可以随便在冰箱寻找自己需要的饮料和啤酒,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用担心校长大人给自己穿“小鞋”。  相似文献   

11.
孙正荃 《各界》2011,(11):23-25
人的一生,都有故事,只是多少不同,贾先生是属于故事特别多的那种人。他传奇般的经历曾让海内外不少学人嘘唏不已,可他的人生故事远没讲完,尤其是从“文革”开始之后到2008年谢世这几十年几乎还是空白。笔者有幸同贾老相识多年,一次次地听过他许许多多的新老故事。这里择其中几则有趣者供读者一哂。为避免第三人称的加油添醋,特以口述记...  相似文献   

12.
毕淑敏 《党政论坛》2011,(20):22-22
朋友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眼珠如同纯蓝的蝌蚪顾盼生辉,极其美丽。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10):31-31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  相似文献   

14.
人生的藩篱     
陈世旭 《党政论坛》2011,(22):45-45
有位朋友大约是觉得我的人生态度至少不似他那么积极,特地给我发来一位成功者感悟人生的格言集萃。那集萃中的头一句是: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相似文献   

15.
吴霜 《民主》2004,(3):38-39
在我面前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刚刚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新书,书的名字是《政协委员和他们的提案》。这名字,看起来有些呆板。作者李士杰是我们家的朋友,因为这个原因,我是必须要读这本书的。在灯下,我打开书,读起来。翻看下去,却觉得有些意思。序是北京市政协主席程世峨写的,是李先生通过采访的形式来讲述50个政协委员的故事。写这本书,李士杰一定下了功夫,采访50个政协委员,本身就是一个工程。要知道,每一个政协委员就是一本书,各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创造,就像一幅一幅不同的图画,把这50幅不同的图画画出来,李士杰功劳大大。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24):11-11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我想,“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一个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从“现在时”出发对“将来时”的一种叩问,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叩问。  相似文献   

17.
独乐与独醒     
赵宗仁 《党政论坛》2012,(20):14-14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只愿别人都带给欢乐。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自己却很快地忘掉。  相似文献   

18.
和局的人生     
顾土 《党政论坛》2009,(14):10-10
常听人说“人生如棋”这句话,觉得是老话套话浑不丰意。一天灯下闲坐偶又想起,忽然觉得大有意思。细想这人生果真如棋,而且只有一局,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你的地盘你做主,你自然就是当任不让的元帅,你所率领的象、士、车、马、炮,就好像是你人生路上一些占据重要位置的人,父母妻儿朋友,大抵如此吧。  相似文献   

19.
诗化人生     
王兆胜 《党政论坛》2008,(14):31-31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20.
老兵     
娄岩 《侨园》2012,(7):62
一回到国内朋友就告诉我,他的邻居是个参加过远征军的老兵.这不禁让我喜出望外,一方面是好奇心作祟,另一方面也想从老兵那里挖些素材和感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那天我和朋友出去吃饭回来,老远就看见一个中年女子推着一个老者在小区的林荫路上边行边聊.“那个被推的人就是老兵.”朋友对我说.“过去看看.”我饶有兴趣地大步向前走去,把朋友远远甩在后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