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自1995年江苏省出现首批大学生村官以来,短短十余年间,"大学生村官"已经在全国28个省区全面开花。"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从初级探索到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年求职季。据媒体报道,2010年,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将大学生"村官"列入了职业备选项。各地大学生"村官"报名人数不断刷新纪录;在网上,讨论大学生"村官"考试的帖子总是能带来超高的点击率。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又一热点。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勤 《前沿》2010,(2):168-170
大学生"村官"制度已纳入国家人才战略和国家政权建设范畴。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的首要环节,在选拔合格大学生"村官"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就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就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机制建设与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一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与配套机制不完善、社会环境及农村具体工作环境复杂等问题。各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更适合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思路,促进大学生"村官"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志华 《前沿》2010,(16):191-193
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推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以及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的年轻后备干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大学生"村官"工程,其目前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先天不足,本文就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琪  杨丽 《前沿》2013,(10):114-115
中国大学生"村官"计划产生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为大学生深入农村做"村官"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大力支持,促使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目前该计划还处于创新、探索和尝试的经验性阶段,面临着严峻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因此,本文试图从计划中的人员选聘和培养、"村官"的工作现状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发展路径,从而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高权 《前沿》2011,(13):142-144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我党干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实施十多年来,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诸如在选拔、使用、考核、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本文从"计划"实施的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计划"实施存在的核心问题,探讨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提升"‘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丁思成 《今日浙江》2009,(21):22-22
当村官两年多来,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大学生村官的经历使我激发出了一种朝九晚五打卡族不会被激发出来的潜力。因为它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教科书上教授的一般规则。往往是,下村一次比书本上那些整段的理论要生动鲜活得多。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1,(24):30-32
在基层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姚志文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大学生村官这项战略性的工程,是一项开拓性、创造性的工程,需要我们在推进中探索,在探索中推进。大学生村官非常辛苦,也非常幸运,更是非常幸福。怎么理解?第一,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环境非常艰苦,不仅生活条件艰苦,也有"心苦",要承受很多常人不能想象的压力和困惑,也可能遭到很多白眼。但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推出以后,常常是十五六个人,甚至30多个大学生来竞争一个岗  相似文献   

10.
年初以来,浙江省景宁县英川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所长,紧紧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在"大学生村官为民服务社"成立的基础上,不断将大学生村官引向全镇农村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天之骄子”与“村官”,这两个具有巨大落差的概念捏合在一起,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解决的新途径还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是权宜之举还是长效机制? “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农村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对农业又不了解,究竟他们能在农村有多大作为?”近日,笔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在2003年就开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的德清县,深入到乡镇社区、村,对这群“新”知识青年进行了一番探访。  相似文献   

12.
12月14日,浙江省"十佳百优大学生村官"表彰大会暨第三届大学生村官论坛在慈溪市举行。论坛由省委组织部人才办、《今日浙江》杂志社、宁波市委组织部和慈溪市委联合主办。前两届浙江省大学生"村官"论坛也在慈溪市举行。省委书记赵洪祝对三次论坛的举办都作出了重要批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出席本次会议并讲话。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专家、省"十佳百优大学生村官"等共180余人参加表彰大会和村官论坛。在浙江省"十佳百优大学生村官"表  相似文献   

13.
正合浦县在村级组织中全面试行大学生"村官"试岗制,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选拔力度,让大学生"村官"提前熟悉工作情况和进入工作状态,为今年村级换届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做好准备。试岗工作由乡镇党委负责,按宣传动员、个人自荐或村党组织推荐、党委讨论人选、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和任用等程序进行。同时采取安排一名乡镇领  相似文献   

14.
李倩 《北京观察》2020,(4):58-58
没想到离开"村官"这个工作岗位12年后,我又重新回到村里,当了第二回"村官"。14年前,刚走出大学象牙塔的我,成为朝阳区三间房乡的一名大学生村官。2月底,突然接到机关党委关于下沉基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考虑到自己的"村官"经历,我主动报名请缨参加。但自己从小在四九城里长大,加上之前担任"村官"时曾遇到个别村民刁难,因此对下沉工作还是有点小担心。如今,大半个月的下沉工作时间很快过去了,可以说这次的“村官”经历是让我有欢喜而少忧。  相似文献   

15.
周芳名 《重庆行政》2019,20(2):81-82
大学生村官工作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重庆市从2008年全面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截至2017年底,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已经累计选派了13620名。据调查,在目前重庆各区县部门、乡镇公务员、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大学生村官已经开始展露头角,成为了重庆市党政干部一支新兴的生力军。10年时间,重庆市大学生村官托底政策也经由直接考察录用为公务员到不再直接考察录用为公务员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报考热面临出口难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日益重视,形成了全国大学生村官大发展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规模达到13万人以上,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是深远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拓宽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有利于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针对浙江省慈溪市的"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予以制度化、法律化、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袁刚 《同舟共进》2014,(5):31-31
近日有报道称仙桃市大学生村官6个月未发工资,湖北官方表示“情况属实”,原因是中央、省级补贴资金下拨滞后。早在2009年,辽宁新民就有多名大学生村官赴国家信访局上访,说当了村官9年,政府拖欠工资近万元,转不了正式干部却要改签为临时工。这种情况其实相当普遍,并非一时一地偶发。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2,(4):65-65
王久高在《探索》2011年第3期撰文认为,制度“嵌入”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必然遭遇体制性的障碍。为此,必须明确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中心目的,充分认识它的战略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市、县、乡镇基层各项配套体靛改革;健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教育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积极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辩证地看待大学生“村官”承担的使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在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强和巩固农村的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有志青年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等问题.文章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将大学生"村官"计划提前到大学教育阶段实施的建议,并就大学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