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几点思考戴思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指一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劳动力、奖金、物资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合理配置土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因地制宜地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于深...  相似文献   

2.
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普遍认为,通过农地流转,使农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的集中,是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必由之路。但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小农户。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可以通过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运用协商、谈判、"一事一议"等民主方式实现农地流转方式创新,即通过耕地置换的方式,"小块并大块",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另一种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探索中国农业在改革十年中经历了大发展和徘徊之后向何处去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意见。适度规模经营与优化组合当前人们讲的适度规模经营,实际上是指规模经济。它研究的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生产要素集中的程度和积累的水平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一个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4.
杨秋艳 《奋斗》2010,(1):53-55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拥有与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及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数量的土地规模;或生产经营单位突破土地规模狭小制约,通过主要生产环节合作服务,实现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和服务规模化、社会化,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行农村土  相似文献   

5.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并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体系培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邹心平 《求实》2017,(2):92-105
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农业最合适的经营主体,而家庭农场又是家庭经营中最优的,它以适度规模经营克服了普通农户超小规模的弊端,又避免了一些专业大户粗放经营的问题;家庭农场还具有公司式农场或农业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等优势,同时又以家庭经营克服了公司式农场的委托代理等问题,因而在农业经营体系中优势显著,从而决定了它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农业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了家庭农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姜堰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起步较早。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姜堰市委、市政府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保供增收为目标,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方向,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以小农场为主要样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明显效果。到1994年底,全市劳均经营粮田15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单位已发展到281个,经营耕地5.08万亩;经营水面100亩以上的乡村  相似文献   

8.
走适度规模经营路子,这是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趋向,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但是,能否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规模过小,单个生产者成本增大,没有效益;规模过大,就会导致粗放经营,同样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科学地把握“适度”二字。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闸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指导思想战略转移。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指导思想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跳出“五个圈子”,树立“五个观念”,实行“五个结合”,走“五条路子”…  相似文献   

9.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近几年来农业问题探讨中的热门话题。所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是指改变土地平均经营的格局,使土地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集中,形成单位劳动力经营较大面积土地的专业化生产。本文拟从缘由、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些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北京郊区通过实行联产承包制,调整产业结构,搞活流通等一系列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京郊区出现了生产社会化与小生产格局之间的矛盾,集中反映在农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后劲不足,潜伏着萎缩的危险。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有步骤地改变目前农业的平均化、兼业化的小生产格局,推进专业化和适度规模经营。一“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既定的条件下,生产的组织者为达到最佳经营效益,合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逐渐兴起。文章基于苏南农村的田野经验,发现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生产资料、劳动力与制度基础上,通过农地资源的集体统筹与优化配置,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服务与监管以及农业经营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较好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与标准化,具有灵活性、成本内部化、管理有效性、自组织性等独特优势,同时也面临过度规模化、生产成本上涨、经营结构单一,经营者文化资本有限、市场议价能力不足,收益不稳定等多元化风险。此种集体高度统筹的新型经营模式与农业现代化高度耦合,表明农业现代化与家庭承包经营并不是天然对立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家庭承包经营并未走向终结,其核心经验对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并不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经营适度规模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必须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这已经成为我国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识。然而,何为适度规模,却存在着理解上的混乱,多数人认为所谓适度规模就是适当扩大土地的经营面积,这种看法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却不及其余。其实,适度规模概念还有其内涵上的界定,因此,本文提出“内涵型适度规模”概念,而且进一步认为,搞内涵型适度规模经营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规模经济是指农业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从传统农户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某个环节的商品生产或服务活动。与传统农户相比,农村规模经营拥有较多的专业性设备、较先进的技术,在某个环节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运作。农村规模经营既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又突破了家庭的生产边界,是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升级和传统农户经济整合变异的产物。它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具有许多现代农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沿海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笔者认为,要在这些地区稳妥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是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在这样的基本国情下,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似乎是不现实的。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近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现将权威人士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意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是简单的土地归并,而是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重大变革,不仅是  相似文献   

16.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却形成了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模式.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期,固原市委政研室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蚌埠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紧紧抓住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培育流转主体、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和经营机制,大力发展规模经营,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然而,由于当下一些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偏差,加上流转主体经营管理能力不强、流转体制机制不完善、流转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都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开展。对此,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精神,充分认识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健全土地流转体制机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阜宁作为江苏传统农业大县,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农业生产停留在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的分散经营基础上,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效益不高,基本上是“一季稻一季麦,每亩效益七八百”的格局。近年来,阜宁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高效设施蔬果、生态养殖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实践表明,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促进各类农业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集约利用;可以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也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段曲折、不平凡的历程,农户家庭重新获得独立的土地经营权利是这一阶段改革的最大成果。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是最受生产者欢迎、最适合我国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土地经营方式,而且从世界农业发展史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农户家庭经营并不构成农业现代化的障碍。未来的政策取向,当是在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加速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产业化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