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玲 《求索》2005,(9):88-9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考察中国和平崛起的历程,对于研究大国和平崛起的规律,澄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误解,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指导;二、开展多边外交,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保障;三、融入国际制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四、韬光养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深远谋略;五、发展模式,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去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出中国要走和平崛起的新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及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两次讲到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去年12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也曾谈到中国和平崛起的问题.何谓“和平崛起”?中国如何走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同志是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之一,本刊特邀他撰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的三种国家崛起方式:挑战现存大国的军事战略方式;搭便车方式;以经济利益优先的霸权战略.中国不可能走其他国家崛起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独特的和平崛起之路.中国的和平崛起有自身的特点、吸引力、战略布局,中国和平崛起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全面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全面崛起战略是新世纪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重要决策,其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性质是和平崛起,方式是自力更生。这一战略的内涵是: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主动争取实现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均衡、高质量和跨越式发展。这一战略是中国崛起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它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美第四次战略对话的一个重要成果,美国国务院不久前发表声明,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声明指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连带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也在增长,是当今世界重大发展之一。这是美国官方首次以声明的形式对中国和平崛起作出的正面回应。它表明,近年来中美双方在增信释疑方面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刘艺 《湖湘论坛》2006,19(2):24-26
2003年,“和平崛起”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从2004年后,“和平崛起”一词在领导人的讲话和新闻中逐渐淡出,由“和平发展”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7.
关注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崛起”已是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中国崛起的方式和未来,国际社会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基于新世纪新阶段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深刻认识,把中国的崛起称之为“和平崛起”。这是一个准确、科学的概括,经历了一个认识和深化的过程。———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  相似文献   

8.
蒋政音 《前沿》2005,(1):26-28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有力武器 ,是中国和平崛起题中应有之义 ,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前。支撑中国崛起现象的主要依据是中国GDP。的攀升。但是,把GDP攀升与国家崛起简单画等号显然是幼稚的。关于这一点,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已作出了中肯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左秋明 《前沿》2010,(13):13-16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政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父权政治阶段、道德政治阶段和准法治政治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政治和法治理念的重大演进与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因素。在世界法制现代化大潮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摈弃了"左"、"右"两极——"左"导致中国的停滞,"右"导致中国的变质,因此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崛起的秘密也就在此。作者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6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维度即政治和法治理念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的大国博弈中去。而以自主创新的优势为先导,是赢得这场博弈,使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Accepting the Grindle/Thomas argument that developing states enjoy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this article takes a case study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The article posits that contending elites coalesced around particular vis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have been the major variable affecting the Chinese export processing zone (EPZ) policy. Thus the current decision to rescind SEZ preferences is based on the elites’ decision to ‘deepen’ China's outwardly‐orient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最为时髦的学术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基本理论特点在于批判和解构现代性 ,并在彻底否定现代性的同时 ,凸现后现代社会的文化逻辑 ,从而实现对现代性的超越。30多年来 ,后现代主义已逐渐成为西方的文化主流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学术时尚、社会运动等等 ,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起源“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后现代主义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蔓…  相似文献   

15.
国外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给我们提供了五个方面的启示:执政党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党的理论、纲领和政策,以符合国情民意;执政党必须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的任务,同时要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执政党必须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不断扩大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执政党必须真正实行党内民主,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执政党必须解决腐败问题,保持政治上的清明.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时间条件,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空间条件,构成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条件。清醒认识中国和平崛起的时空条件,可以避免“迅速崛起论”和“崛起悲观论”,明确树立“崛起阶段论”,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条件下,传统武术固有的存在方式和功能模式显示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早在清末民国初年,武术便开始摆脱它对当时历史条件的不适应之处,而以一种新的生存模式复苏。武术的传播方式、组织方式和社会功能发生了质的转化,即传统武术向近代体育转化。  相似文献   

18.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9.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由此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全面阐述,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其中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