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完善我国侦查程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程序是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起诉前收集证据 ,查明案情 ,确定是否起诉的准备程序 ,是刑事诉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对于侦查程序而言 ,现代刑事诉讼法学和侦查学所关注的更应是有关如何在侦查中确保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约束侦查机关的权力、防止滥用国家权力、如何公正、公平执法等。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到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法院等各方法律关系问题 ,也因此涉及到侦查模式等问题。然而长期以来 ,侦查程序的研究在学界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理论来说 ,应从研究侦查程序的对象入手对侦查模式加以论证 ;从实践来说 ,应从侦查权的分配、侦查监督机制完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享有辩护委托权、保释制度和救济程序加以构造。  相似文献   

2.
怎样使法定职权更有力量、更具实效?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求新求优求突破,用"结合杠杆"撬动人大工作更上一层楼。"两权"并举放大"太阳城"效应作出《关于进一步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支持保障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成功举办的决定》前,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精心审议;作出决定后,不仅全面跟踪检查问效,而且因时因题进行各种配套监督。会前各类队伍频频出动。市容环境视察组进背街小巷、看犄角旮旯、察公共厕所,使垃圾如山的街头变  相似文献   

3.
借鉴保释制度谈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释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取保候审则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二者之间有本质差异。为解决取保候审制度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合理借鉴国外的保释制度,以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过分强调了"惩罚犯罪’的目的,对于国际公约中关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基本权利,缺乏足够的制度设计。华东政法学院的尹华蓉试图建立一个新的概念"获助权"来解读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权利设置。并撰文从概念意义和功能意义两方面来展开论述。 1.获助权的含义犯罪嫌疑人的获助权,广义上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及审查起诉阶段中,有随时取得法律许可的案外人提供帮助的权利。所谓"帮助",包括心理支持、提供  相似文献   

5.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查批准乡镇五年规划,不仅于法有据,而且符合客观实际需要。我国宪法第99条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显然,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查批准事关本乡镇未来发展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的五年规划,是其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的需要。《地方组织法》第8条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享有"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职权,第9条赋予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13项职权,在这13项职权  相似文献   

6.
<正>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议案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重要日常事务,应该由主任会议提出。但主任会议只有提出权,没有搁置权。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阴确规定了主任会议的职权,即"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当然包括人事任免议案),"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但没有赋予其"搁置"人事任免议案的权力。人事任免权是地方组织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人大常委会行使这项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要"居安思危",意为处在平安的环境,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危险。人大"居权"要"思为"又是何意?众所周知,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管理地方国家事务。《地方组织法》规定:全国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15项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21项职权;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有14项职权;乡镇人大有13项职权。这些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都用到了吗?用足了吗?人民群众对此满意吗?这就是人大"居权"要"思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2008年开始的成都市武侯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具有组织法上的依据。《行政许可法》第25条作为授权性改革条款,并不必然要求成都市武侯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经过国务院批准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由武侯区行政审批局行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并不违反职权法定原则。当前,各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合法性的取得途径各有不同。为减少对已进行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合法性的质疑,促进全国各地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国务院有必要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予以统一授权。  相似文献   

9.
警察权力与警察职权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法律角度来看,警察权至少可以分成三种:国家法意义上的警察权、组织法意义上的警察权和职权法意义上的警察权。前两种警察权讲的是警察权力问题,第三种警察权讲的是警察职权问题。两者对警察法治化具有不同的意义。警察职权问题构成了警察法治化的核心,而警察职权立法的完善则具有根本性或基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司法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侦查程序中长期存在严重侵害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当前,在侦查程序中确立律师的在场权,对于平衡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维护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疑罪从轻"到"疑罪从无",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取得了伟大而又艰难的进步。当前,"疑罪从无"的案件普遍表现为因侦查过程中证据不足难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而对犯罪嫌疑人作出无罪的判决,因而事实上犯罪嫌疑人并非确实无罪。我国作为职权主义诉讼国家,有必要对典型的"疑罪从无"案件的侦查过程进行反思,准确地探寻侦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侦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深入全面地总结其对以后侦查工作的启示,对现阶段侦查事业的发展裨益良多。  相似文献   

12.
郑谊英 《湖湘论坛》2004,17(5):49-50
犯罪嫌疑人虽然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群体的特殊地位 ,但犯罪嫌疑人也是人。把犯罪嫌疑人当作人看 ,尊重犯罪嫌疑人作为人的人格尊严权 ,这是犯罪嫌疑人享有权利的基础。因为一切人权都源于人类固有的尊严和价值。法律上的公民权和人权是以承认人的主体地位为基础的 ,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权 ,也就是承认犯罪嫌疑人作为人类社会主体的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3.
司法精神病鉴定作为判断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重要手段,其结果是影响定罪量刑的重要因素,但启动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决定权却由司法机关独揽,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无法自行启动。这种控辩失衡的启动权配置不仅违反正当程序,也不利于消除事实争议,具有程序和实体上的双重缺陷。过于职权化的启动权模式有着理论研究不足和受现实因素制约的双重原因。为此,一方面要增强辩方启动精神病鉴定的主动权,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救济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司法机关启动权的规范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刑讯逼供、牢头狱霸、超期羁押等问题,与看守所归公安机关代管没有实质联系。刑讯逼供主要发生在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入看守所前、"提外审"期间和非法定羁押场所。看守所内资源稀缺性、在押人员不健康心理因素和羁押权监督盲区是产生牢头狱霸的主要原因。看守所缺乏纠正超期羁押的刚性监督权。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人大实际工作中,对人大行使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权还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厘清这些认识,对于推进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权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围绕人大更好地行使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权,相关学者和人大工作者进行了不断研究与探讨,对人大行使这一职权起到了重要推动作  相似文献   

16.
正"民族立法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体现了中央对民族自治地区的政策关怀。如何用好、用活、用足立法权,对提高民族立法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立法法公布实施前,我国立法变通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民法通则、刑法等规范性生法律文件中的授权性法条之中,且只有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规定。人们  相似文献   

17.
正保证权是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应该像监督法出台前实施监督权一样,不断探索、创新保证权实施的方式方法,使人大常委会的保证权落到实处,也为将来制定关于实施保证权的法律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大》2013,(2):44-46
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有哪些主要职权?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问的职权,在代表法第二章中有详细规定,归纳起来,大致有十项:(1)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权。(2)审议权。审议列人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3)提议案权。向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资讯     
《民主与法制》2014,(13):42-43
[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因为着急,孩子街头小便,有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父母和拍照香港青年发生冲突,母亲反复强调:“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5月中需到香港警局报到。此事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适用律师在场权的案件范围是除情况紧急影响公共安全以外的几乎所有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被羁押讯问时有权随时沉默,随时要求律师在场。警察有义务告知犯罪嫌疑人拥有沉默权、律师在场权,获得法律援助权,以及在侦查人员面前陈述的法律意义、后果。警察有义务为贫困者提供法律援助。在羁押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在无律师在场又获取口供的情况下,警察有责任举证证明犯罪嫌疑人是自愿放弃其律师在场权的。如果警察无法证明这一点,其讯问所得的口供为非法证据,不得在诉讼中作为指证当事人有罪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