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协商民主是民主理论发展的新形式。在与精英民主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碰撞中,协商民主承继了代议民主制的基本框架,发展了直接民主制的某些实践形式。协商民主包含公民之间信息的交流,也包含公民对决策过程的广泛与实质性参与,关心民意的真实和理性并试图为之提供公平、中立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国家政治制度中的主要弊病是没有真正实行民主制。他们说,尽管名义上我国实行的也是民主制,但由于没有采取“竞选制”,以及代议机构不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没有  相似文献   

3.
腐败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同顺  李秋兰 《唯实》2004,(12):70-73
将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置于政治学对话语境中,可以发现,现代代议民主制中存在类似的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存在的利益不一致、公共权力垄断、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监督乏力等弊病,导致了公共权力委托-代理的失灵,引发政府官员的腐败.走出委托-代理失灵的困境,要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限制行政管制范围,增加政务透明度,强化官员责任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公共监督.  相似文献   

4.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从历史上来讲,在西欧社会已经经历了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古罗马的贵族共和制、封建贵族君主制、封建等级代议君主制和封建共和制,直至发展为今天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虽然,西欧社会也曾出现过把民主排斥在国家制度之外的专制政体,如罗马共  相似文献   

5.
由偏重内容与实质或偏重形式与程序,我们把民主分为"代表型民主"和"代议型民主"。代议型民主只是一种金丝鸟笼式民主,不应是、也不可能是唯一可取的民主形式。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套"代表型民主"的理论,即偏重内容与实质而非形式与程序的民主。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中国实践着的代表型民主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社团是体现民主的重要形式。公民通过参与社团实现了参与民主,弥补了代议民主制的选举不足;社团保障了少数的权利,解决了多数与少数之间的矛盾;社团是公民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性机制之一,弥补了以前仅仅以宪法制约国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主集中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存在着大量的误读成分.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原则是民主制,而不是民主集中制,他们关于集中的一些论述,只是作为民主制度的一个程序和题中应有之义而已.列宁也不是民主集中制概念的首创者,但他对民主集中制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则是毋庸置疑的.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明显是偏正结构,集中制是其本质,这主要是适应革命需要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建党的指导性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对其丰富、完善和更新,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将其界定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与集中实现了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肖勇 《探索》2001,4(1):34-39
我国的基层自治,是在总结中外自治理论和自治实践经验基础上所进行的伟大创造.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政权建设中产生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主要形式,皆存在致命的缺点.我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实施基层自治,是由于我党吸取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经过近4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在基层社区和基层单位实践马恩的"社会自治"理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基层自治的实施可以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权"能够把议会制的长处和直接民主制的长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始于对自由民主规范实践的批评,认为间接的代议民主与简单多数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要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为协商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哈贝马斯将建立在交往行动理论基础上的商谈理论作为协商民主的法哲学基础.然而,交往行动理论和商谈理论都有其内在局限性,因此,反思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是深入研究协商民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1)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新型民主形态,它基于对当前普遍采用的代议民主制的批判之上。协商民主扩大了政治参与的主体,丰富了民主形式,使现代民主更具实质性意义。因此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构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进一步推进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