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特点和要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基本内容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早有提示,但没有使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6页)列宁也指出,社会主义生产是为了“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列宁全集》第6卷第11页)斯大林继承了马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中,人们注意较多的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所作的某些论断和结论,而对马克思研究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方法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当说,这是一个不小的疏忽。因为,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在研究方法上的重大发现“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马恩选集》第2卷第122页,第108页,第109页)列宁则把它誉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选集》第2卷第398页)并认为如果忽视了这一方面,“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列宁选集》第2卷第398页)普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1980年第16期刊载了《社会主义史中的几个“第一”》,材料摘自华中师范学院的《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0年第2期。读后感到有些条目不准确。现在仅就《社会科学研究参考密料》摘载的十三条中,提出若干辨正,同原编者商榷。 (一)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原编者说:1847年6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根据是《马恩选集》第1卷第731页注89和《列宁选集》第1卷第786页注47。查两个注,注中都沒有说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而是说,同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马恩全集》“第四卷说明”中也说“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爭取建立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讲过,同盟“是一个秘密  相似文献   

4.
1797年5月,法国革命家、平等派密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巴贝夫在英勇献身的前夕,十分自信地表示:“我确信后世的公论一定会宣布我们无罪并为我们加上花冠。”(转弓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第174页)历史已经证明,巴贝夫和他的战友的悲壮牺牲,他领导的平等派运动为社会主义史谱写了新的篇章,巴贝夫空想社会主义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学说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因此,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景仰和称赞。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高度评价平等派是“真正能动的共产主义政党”(《马恩全集》第4卷第339页),赞誉他的学说“经过彻底的研讨,就成为新世界秩序的思想”(《马恩全集》第2卷第152页)。这既是人们对巴贝夫和他的学说在社会主义史上的“公论”,也是给这位社会主义先驱者奉献上的最好“花冠”。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直接管理国家。马克思叫做“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马恩选集》第2卷第382页)。列宁的阐述更为详尽。他说:“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就是普遍吸收所有的劳动者管理国家。”(《列宁全集》第27卷第123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的主要形式是代表制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这是与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目的——手段系统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现手段的关系问题,是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他们思想形成时期就已认识到:“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6页)“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资本论》第 1卷第 649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说过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 2 94页 )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复强调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是“每个人”的发展 ,并且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呢 ?这是因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归根结底是指每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他们看来 ,以往所有社会的缺陷都在于在那些社会中人类整体的发展是以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认为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然而,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却称赞“费尔巴哈把人类实践的总和当作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他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在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上也向实践作了在舒尔茨、费希特和马赫看来是不能容许的‘跳跃’。”(《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141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敌人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纲领。因此,我们在叙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前,必须把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简略地叙述一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页)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结构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马克思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不再有阶级和阶级差别存在,“每个人都象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1——12页)。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马克思的这种设想。他在1919年拟的《论粮食自由贸易一文的提纲》中写道:“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阶级的消灭。因而,农民消灭,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自诞生之日起 ,就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关于这一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 ,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人民出版社 ,1 995年版 ,第 2 75页 )他们认为 ,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 ,就是它总要不断前进 ,一刻也不能停顿。列宁也曾说过“资本主义不可能有一分钟停止不动。它必须不断地前进”。 (《列宁全集》第 2 0卷 ,人民出版社 ,1 95 8年版 ,第 1 45页…  相似文献   

12.
问 :有人认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 :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它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 ,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明确指出 :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6卷Ⅰ第75页)。“价值本身除了劳动本身 ,没有任何别的‘物质’。”(《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 1 3 2页)而这个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 ,…  相似文献   

13.
应当将公正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第 582页 )我们应当“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 224页 )随着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主张修养的,在他们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使用过修养一词。例如,恩格斯说过,自然科学家应有“逻辑辩证法修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1页)。斯大林指出,一个工人干部,如果经验不足,“修养不够”,会常常跌跤(《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145页)。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9页)。周恩来同志也说过,作品的产生“是  相似文献   

15.
问 :有人认为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将对社会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很自然的 ,同时也是很重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经指出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7页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2页 ) 这实际上是形象地表明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思想观念的相应变化 ,最终是导致社会制…  相似文献   

16.
人们普遍认为,“反动的一帮”这个说法是拉萨尔提出来的。其实这并不符合事实。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哥达纲领“引用了拉萨尔的说:‘对它(工人阶级)说来,其他一切阶级只组成反动的一帮”。马克思严厉斥责道:“拉萨尔熟知《共产党宣言》,就象他的信徒熟知他写的福音书一样,他这样粗暴地歪曲《宣言》,不过是为了粉饰他同专制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这些敌人结成的反资产阶级联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4页)  相似文献   

17.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发生自我扬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还指出,他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本是一种“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00-102页)所谓“自然史的过程”或“自然规律”,意思就是,它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同马克思一生的理论与实践息息相关。正当我们学习和宣传新宪法之际,纪念这位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逝世一百周年,这自然使人们想起了他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中的一句名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协会”是无产阶级第一个群众性的国际组织(即第一国际)。可以认为,这一名言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基本思想。领会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学好用好新宪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包括一定的经济关系,也包括一定的思想关系的综合体。“资产阶级民族”这一提法揭示了这类民族的经济关系,也揭示了这类民族的思想关系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恩选集》第1卷第255页)。列宁在谈到民族的产生时说,“这个过程的领导者和主人翁是商人资本家,所以这种民族联系的建立也就无非是资产阶级联系的建立。”(《列宁选集》第1卷第22页)可见,在资产阶级时代形成的民族,其社会经济形态是资本主义的,在其形成过程中,资产阶级充当了领导者,资产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大力发展道德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是生产力马克思曾经指出 :“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3卷第 5 9页 )并进一步指出 :“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第 1 73页 )这就告诉我们 ,人类社会中的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总和 ,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财富的能力。在实践中只有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体力、智力就不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但如果只有体力、智力而不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就同样不是生产力的体现者。马克思就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