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伦理如何避免“环境法西斯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环境伦理学中 ,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纲领的对立之外 ,还有整体主义 (holism)与个体主义 (individual ism)之间的对立。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的对立反映了环境伦理与现代思想的矛盾冲突。人们已习惯于用个体主义的方式理解人权、平等等概念 ,坚持整体主义立场 ,似乎会否认人权、平等 ,甚至会导致“环境法西斯主义”。本文则试图表明 ,环境伦理既可坚持整体主义 ,又可避免“环境法西斯主义”。一从哲学上看 ,有三个层面的整体主义 ,相应地也有三个层面的个体主义。第一个层面的整体主义可以叫做形而上学整体主义 (meta…  相似文献   

2.
陈德敏  孙玉中 《求索》2013,(7):101-103,31
面对全球生态困境,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基于各自实践和理论困境而无能为力。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环境伦理,体现了环境正义的要求,符合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永续发展的愿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接受。虽然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目前在理论中尚存缺陷,在实践中仍面临困境,但在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环境治理主权让渡、创设科学民主化环境治理机制以及充分彰显环境治理科技功效等手段,弥补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不足之处,奠定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伦理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3.
郭水兰 《桂海论丛》2007,23(5):9-11
文章针对我国理论界"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揭示它们的根本缺陷,以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为理论依据、以人与自然的历史发展为事实依据,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陈燕 《理论月刊》2000,(11):95-96
“湖北省伦理学会年会暨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研讨会”于2000年8月在湖北通山县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湖北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大学等十几家学术科研机构的30多名代表。此次会议围绕环境和科技伦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各方面问题。在环境伦理方面,主要涉及到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全球伦理、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在科技伦理方面,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伦理学会年会暨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研讨会”于 2000年 8月在湖北通山县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湖北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大学等十几家学术科研机构的 30多名代表。此次会议围绕环境和科技伦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各方面问题。在环境伦理方面,主要涉及到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全球伦理、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在科技伦理方面,主要涉及到科学与伦理的关系、科技进步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在伦…  相似文献   

6.
乔纳森·休斯是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批判了生态中心主义者的抽象伦理价值观,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差异;他批判了马尔萨斯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意图和人口决定论,彰显了技术和社会组织对生态问题的解决的重要性;他也批判了本顿等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价值和内在的生态意蕴,初步挖掘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蒋劲松 《思想战线》2007,33(6):34-38
虽然"天人合一"本身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人与自然和谐,但是"天人合一"思想却具体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天人合一"所蕴涵的等级价值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不矛盾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义在于提供我们思考生态问题的新视域,以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8.
环境伦理:经济和谐发展的文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本的极度贪欲、科学技术的绝对至上、消费主义的无限崇拜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张扬是环境伦理凸现的种种根源;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展现,强调伦理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是现代经济实践的一个现实课题.因此,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环境伦理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构建.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是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导致的。环境在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之后,人类也要满足环境的存在要求和存在价值。加强环境伦理建设,提高人类的环境伦理意识刻不容缓,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孟庆涛 《前沿》2011,(21):166-169
康德法权哲学的理论基石是先验自由。因而康德的权利理论的出发点是伦理上的自由。现代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理论起点仍然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因而是在传统伦理的基础上反传统伦理。从康德的法权哲学来看,由于缺乏自由的根基,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乃是不道德的伦理,由此而引申出来的环境权也就是无伦理基础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