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1月26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在“2004民政论坛”上发言,全面介绍了2005年度救灾救济的工作安排,提出了在灾害救助、灾情信息、减灾工作、社会捐助、卫星地面系统建设等五大领域进行系统创新的工作目标。这些创新目标的提出,为民政救灾救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必将有力地推动明年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10-11
2005年救灾救济工作的具体任务是:在灾害救助方面。一是以落实国家应急预案和《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应急救助工作规程》、《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规程》以及《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等为重点,全面推进救灾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起草《灾民生活救助条例》,规范救灾工作管理运行机制,保障救济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救灾工作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救灾救济司按照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要求,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使救灾救济司与减灾中心的工作密切结合,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创新应急救助管理体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完善,主要得益于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工作这个中心,我们不断健全工作体制,完善工作制度,从而推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全面创新。 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2005年初,国务院批准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同时赋予其承担减灾和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的职能,国家的灾害应急救助协调机制得到全面加强。与此同时,国家减灾委员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由18个院士  相似文献   

4.
减灾扫描     
“2005年,民政部救灾救济工作将在救灾救助、灾情信息、减灾工作、社会捐助、卫星地面系统建设等五大领域进行创新。”——王振耀:《2005年救灾工作将实现五大创新》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2004年12月下旬以来,湖南绥宁、溆浦等地遭遇了罕见特大冰冻灾害。目前,湖南各地正在全力抗灾救灾。溆浦县境内持续低温造成许多高寒山区冰冻成灾。据初步统计,全县2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3.6万人。冻害造成800多根电线杆折断,倒塌房屋20间,损坏房屋380间,死亡牲畜1000多头,农作物受灾面积湖南遭遇特大冻害,066158.17公顷,经济损失严重。绥宁县共有19个乡…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虽然没有发生流域性的大范围洪涝灾害,但局部洪涝、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点多面广,局部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各地民政救灾部门群策群力,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救灾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展望2005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准备好了吗?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对2005年的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展望。处长们按照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和当地民政厅的安排,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灾害救助、灾害信息管理、备灾、减灾、社会捐助等方面描绘了2005年的工作蓝图。听,救灾处长们的心声;看,2005年谁领风骚!  相似文献   

6.
作为山西省省会的太原,一直以来在社会救助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上走在全省的前列。从1997年成立的“城市低保工作领导组”到2005年成立的“社会救助体系领导组”,太原率先在全省建立并实施了城乡低保制度。社会救助工作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救灾救济、临时救济、  相似文献   

7.
灾害紧急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而对发生突发性灾害地区快速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援助过程.实施灾害紧急救助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减少继续发生的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危害的损失.随着"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的树立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我国救灾工作的重点将由灾后救济为主转向以灾害紧急救助为主,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应对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救灾救济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救灾救济体制将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研究改进。如何建立和健全可行的救灾救济体系呢?笔者就此谈几点设想。现行救灾管理体制要求将灾害分成特大、大、中和小四种,特大灾害和大灾以地方政府救助为主,国家给予必要补助;中灾和小灾由省以下各级政府负责,并要求各级政府每年财政支出中单列专款作为救灾预备金,这就自上而下确定了各级的职能,明确了责任制。但救灾救济工作的落脚点在农村,具体事务管理落实的重点在县、乡两级,从近年甘肃省天水等地的实践来看,在财…  相似文献   

9.
减灾扫描     
2004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群策群力,救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救灾处长们在灾害救助、灾情信息管理等方面描绘了新的工作蓝图。——《2005:救灾处长谈救灾》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国家每年要下拨近百亿的灾害救助资金用于救灾。如此巨大的资金如何公平合理的分配到灾民手中,使受灾群众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救助,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在长期的救灾救济工作和研究中,笔者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灾害救助资金分配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灾难中,即使身强力壮、体格健康的年轻人,也会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难以自保,更不用说那些住院的病人.他们是灾害中的困难群体,是最需要救助的人群.然而,在灾害中,医院也往往会受到破坏,医疗救助措施的救援能力有所下降,医务人员的精神和心理遭受双重压力,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承担起医疗救助的沉重工作,挽救伤员的生命.那么,在遭受自然灾害袭击的过程中,医疗救助人员如何进行救灾和急救?他们自身又处于怎样的境况?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医疗救助体系,这个体系的工作效果又会怎样呢?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中新奥尔良一家医院的做法,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0):24-25
当前,在灾害信息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如何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害信息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钳制灾情和救灾工作开展的桎梏,如何才能让灾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减灾救灾工作,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闫志壮。记者:今年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一年,台风、洪涝、泥石流以及干旱连番考验着我国的灾情信息管理机制。在灾害信息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如何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害信息的问题。请您谈谈在救灾实践中,如何才能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害信息,有效地规避误差和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04,(9):5-7
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报告中指出:“2003年云南大姚地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中,截至2004年3月,中央财政下拨的1.2亿元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仍有5174万元滞留在县级财政;有关部门挤占挪用救灾资金4111万元,主要用于平衡预算、兴建楼堂馆所及招待费开支等。”7月31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刘兆兴来到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栏目,就救灾资金的使用、监督,救灾体系的规范建设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本刊现予摘登。  相似文献   

14.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12-15
2月20日,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作了总结讲话,肯定了2004年救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救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2005年救灾工作目标的具体要求,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2005年全国救灾工作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3,(4):6-8
10月8日是国际减灾日,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减灾、救灾和城市低保等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会议由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主持。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窦玉沛,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也出席了发布会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本刊现予摘登。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做好新形势下的减灾救灾工作成为所有减灾工作者共同的心声。2月14-15日,2006年全国救灾救济工作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民政部相关领导和各地民政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总结“十五”,展望“十一五”,共同商讨我国2006年救灾救济工作的发展大计。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作了重要报告,10个单位作了经验发言,与会代表就今后救灾救济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作了大会总结。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我国减灾救灾事业的发展谋划了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吉林省民政厅健全机制、规范程序,努力提高荒情救助的科学管理水平,对灾民实施规范救助、加大政府救济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领导,健全荒情救助管理的常态机制一是构建了上下贯通的救灾救济领导体系。2003年,吉林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突发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并成立了省长任总指挥,分管副省长任副总指挥,31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救灾应急指挥部,确定了“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原则;各市(州)、县(市、区)按照省政府和国家民政部的要求,及时制定和修订了本级救灾应急预案,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  相似文献   

18.
短讯     
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海南省为做好强热带风暴后的救济救灾工作,紧急下拨880万元救灾救济资金到有关市、县,主要用于灾后群众的生产生活救助。并要求此次下拨资金要与市、县安排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统筹使用,同时,受灾各市、县要及时下拨资金,确保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陈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07,(5):F0003-F0003
石家庄市把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作为救灾救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建立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救(?)应急预案体系及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达到灾害发生24小时内,灾民生活得到基本救助。他们的经验受到河北  相似文献   

20.
工作动态     
云南省推进农村社会救助工作 云南省近日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部署,今年的民政工作将在“农”字上做文章,下大力开展以农村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农村医疗救助为重点的,覆盖农村各类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必须把安排好春荒期间群众生活作为事关全局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明确救灾重点,细化安排方案,加大救灾投入,及早落实救济经费,通过组织社会捐助和互助互济等方式妥善解决好灾民口粮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