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民主革命时期在上海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立足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中共四大首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与陈独秀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潘秦保 《党史文苑》2012,(10):22+29
中共四大立足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路径,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开展和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对中共而言,领导权理论中有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两个主体。中共于1925年就已经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但在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才进一步明确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问题。这两个领导权的提出对共产国际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两种领导权之间的张力逐渐显现。白区党组织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较多,保证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但中共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权不断被削弱;苏区党组织牢牢掌握了领导权,但却面临党的阶级成分农民化的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遭受挑战。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共通过思想建党实现了领导权主体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领导权问题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重要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探索并回答了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问题。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者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革命彻底性决定了其对革命的领导权。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在革命中坚持独立的领导地位,在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后,更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充分领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5.
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通过加强包括支部建设在内的党的组织建设,从而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群众性政党。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2006,(1):21-21
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认识是逐步明确与加深的。邓中夏、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等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923年1月18日,蔡和森撰文,认为工人阶级“在中国社会上已成为一种新势力”,“是解救全中国人民之革命的真势力”。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确  相似文献   

7.
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进了群众性政党建设,为五卅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史撷英     
《党建》2021,(4)
正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确定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决议案,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和《土地问题议决案》。大会虽然强调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规律江泽民主席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政治原则”,“是我们军队的军魂”。他强调,军队讲政治,“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讲政治,首先要讲“军魂”。(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理论,在当今时代无产阶级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进步阶级。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只能由无产阶级政党来实现。同时又因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所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  相似文献   

10.
中共四大是在全国革命形势迅速高涨的形势下,为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而召开的一次大会。大会针对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途径:首次明确阐述无产阶级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提出"扩大党员数量"、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任务,决定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帮助国民党发展组织转向自身的组织建设,将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从执行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转移到党的支部建设上来,在加强中央机关建设和改进党的宣传工作等方面提出新的正确思路,为党由宣传小团体建设成强大的无产阶级群众性政党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四大前,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领导权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认识是一步步加深的。中共四大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明确提出,即是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得出的正确结论,又是当时历史大环境下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天宇 《湘潮》2023,(6):18-19
<正>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全面领导”。一直以来我党都十分注重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1938年11月5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对抗战以来的统战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一文。文中他紧紧围绕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全会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三中全会能够顺利召开和圆满结束,是与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积极努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中共五大虽然提出了"改组国民党军队",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对军队的领导权。三湾改编解决了军队内部建党问题,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尚未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古田会议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但仅仅局限于红四军内。直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党(政委)对军队的领导权才得以在全部军队中贯彻确立。  相似文献   

15.
在葛兰西那里,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有机党”,其“有机性”源于运动作为历史现实呈现出来的有机方式.不仅无产阶级政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在持续的舆论“运动”或舆论趋势中确立的,包括政治心理、政党意识形态、政党行为作风、政党规范等在内的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建设也处于“运动的平衡”中.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不断建构并维持自身同其他从属阶级、群众之间利益关系的“动态平衡”中,实现包括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建设在内的有机党的自身建设.葛兰西的上述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对于我们的政党文化建设也不乏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包毅 《求实》2011,(11)
列宁以唯物辩证原则作为意识形态的方法论,直接强调意识形态领导权对于无产阶级的重要意义。列宁主张在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对各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将各种假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剥离出来,同时对无产阶级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深入发掘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精华,对我们辩证地理解和运用意识形态理论,更好地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正确开展意识形态批判,破除当前对意识形态灌输的认识误区等都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在中共五大上散发了一份很重要的文稿,以此质疑顶头上司陈独秀和彭述之,直接促使中共五大确立了争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原则,从而构成了瞿秋白与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耐人寻味的关系.陈独秀在中共五大上连任总书记,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组织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党此时还没有认识到,需要从组织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交接班的程序和制度.这个问题在当时完全被忽视了.当时全党都认为还没有出现超过陈独秀的出众人物,其根据是什么呢?实际上主要是根据已有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中共五大虽然提出了“改组国民党军队”。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对军队的领导权。三湾改编解决了军队内部建党问题,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尚未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古田会议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但仅仅局限于红四军内。直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党(政委)对军队的领导权才得以在全部军队中贯彻确立。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汇》2011,(2):1-1
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战争,基本地说,是在国际无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玫党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欧党的政怡影响和政治合作之下进行的。然而当着革命和战争的紧急关头,首先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同时也由于革命队伍中机会主义者的自动地放弃革命领导权,这次革命战争就失败了。  相似文献   

20.
潘秦保 《世纪桥》2013,(3):44-48
一、中共四大前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的论争(一)思想的萌芽:“劳工神圣”从五四运动到中共一大,陈独秀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初步形成。在五四运动以前,陈独秀就已经认识到由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罗斯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