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已有明确界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解决企业社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再次强调指出:“企...  相似文献   

2.
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企业法》从酝酿、起草到颁布,历时10年,进行过多次讨论,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实来之不易。可以相信,《企业法》的颁布和实施,必将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广大职工应该十分珍惜这个法律,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切实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3.
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企业法》的制定和颁布,用法律形式明确了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巩固了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肯定了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在改革、开放、搞活中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变了。企业不再是一切听命于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行政机构附属物,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面世以来,全国各界反响强烈。不仅在政界、实业界引起巨大震动,而且在理论界也激起层层波澜。企业法作为一部经济法律为什么能引起上下如此关注,产生如此影响?它是怎样产生的,重点解决哪些问题呢? 企业法的前身是国营工厂法。早在1978年底,小平同志就提出要抓紧制定工厂法。并指出,今后国家与企业、企业  相似文献   

5.
(一) 经党的十四大部分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全民所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并把"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等内容作为政治核心作用的体现首次载入党章.这些规定同《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精神都是一致的,为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全民所有制企业里,所谓重大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和重大技术  相似文献   

6.
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企业改革所采用的经营形式是否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应该看企业能否在利益驱动机制的引导下,建立起微观经营机制并通过竞争参与市场机制的运行。从1983年以来,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83年开始实行第二步利改税,用法律形式确定企  相似文献   

7.
问:实行厂长负责制,会不会形成新的“党政不分”? 答:《工业企业法》规定“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第七条),并规定“企业建立以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厂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有全面责任”(第四十五条)。同时,《工业企业法》对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规定,明确为  相似文献   

8.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租赁,是扩大经营管理权,增强企业活力的有力措施国有企业租赁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最早是出现在列宁领导的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这个时期所实行的企业租赁制,是包括租让制和租借制在内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该种租赁是把国有的企业租给本国或外国的企业资本家进行经营管理,承租人是资本家。在工人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苏联,为什么要把国有企业让资本家租赁呢?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写道:“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是先进的”,但在“文化程度方面,在‘实行’社会主义的物质上、生产  相似文献   

9.
过去,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国家直接经营,经济效益全民占有,这对确立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不少弊端,特别是企业缺乏自主经营的权利和承担必要的经济责任,更缺乏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经营成果也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影响企业的活力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束缚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有企业所有制和企业组织形式两种企业法律形态的划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双重企业立法体系。以所有制为标准的企业立法体系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和WTO国民待遇原则相违背。我国应以企业组织形式这一单一标准重构企业立法体系,这需要从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让个人独资企业法适用于外资企业,制定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完善国有企业立法,重构外商投资企业立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规范商主体的法律是《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多部法律。对内资企业的规范是前三部法律,后三部法律规范外商投资企业。尽管《公司法》通过第218条也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了其规范范围,但内外资企业商主体分别立法导致的众多不协调仍会给内外资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这呼唤内外资企业商主体法律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企业法》的要求,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党委职能由全面领导转为保证监督。这是企业领导体制的根本变革。当前,企业党委尽心尽力地帮助厂长到位,是保证新体制正常运行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们公司党委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郑发 《瞭望》1992,(37)
最近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把《企业法》中规定的企业权利,细化为14项经营自主权赋予企业,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和主旨,是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实现国民经济上新台阶的一项战略举措。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历时13年。党和政府为了搞好国营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曾先后给企业放权让利,改变国家对企业管理过死的局面;颁布实施《企业法》,改善企业与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厂长负责制率先在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试点和全面推行.这一改革的成功经验也给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内部领导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有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三个条例作指导,工作相对好作一些.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不同于全民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因此不能  相似文献   

15.
《企业法》明确规定:厂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有全面责任。厂长如何对精神文明建设负责,如何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能否实行股份制?对此争议很大。怎么改造全民企业的机制,国内外并无定见,需要比较、探索、创造。纵观南斯拉夫、匈牙利和我国改革的经验,大体上有三类:  相似文献   

17.
历经整整10年努力,人们盼望已久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终于颁布了。这是企业广大职工、干部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大家当前谈论的“热门”话题。此刻,我们的厂长、经理同志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可以想见,你们的当务之急正在组织学习《企业法》,全力落实《企业法》。作为一厂之长,在学习和落实《企业法》中,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牢牢树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改革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调整和完善经济制度(具体制度),二是改革经济运行机制,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完善经济制度的核心是改革所有制,使生产关系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是理顺价格体系,以便建立和培育发达的市场体系,从而建立起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从实际出发,探讨股份制企业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股份制企业的党组织仍然处于政治核心地位 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过去单一的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变成了国家、集体、企业法人、社会公众持有公司股份的多元化结构、领导体制、组织形式、生产经营的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绝大部份的企业股权属于公有股和法人股,公有资产仍然占据主体地位。那么,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变,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也没有变。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文简称《劳动法》)已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今年7月5日通过,自明年1月1日起实行。 《劳动法》的特点 《劳动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明显的市场取向,二是鲜明的时代特征。所谓市场取向,就是把劳动力市场改革成果变成立法条文,打破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和职工不同身份的界限,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共同原则,开始与国际惯例对接。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