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正>地方立法如何转型升级,实现精准立法,如何发挥对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探索创新。1954年9月,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法的诞生为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人民利益为依归的新型立法。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中走过了35年的发展历程。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诞辰60周年之际,作为长期从事地方立法的一名工作者,拟重点就甘肃省1979年以来的立法路径、成就、经验、特征、机制转变等作一简要回顾和总结,并对  相似文献   

2.
《云南人大》2007,(3):21-23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律。立法法根据宪法,总结了自1979年以来的中央和地方立法工作经验,确立了我国统一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既以宪法为基础,法律为骨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为了规范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我省于2001年2月16日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对我省的地方立法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立法法和立法条例的施行,对加强我省的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解放 《人大研究》2003,(11):40-41
一、甘肃省“三农”立法现状及特点自 1979年国家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 ,甘肃省就非常重视“三农”立法工作。据统计 ,截至 2 0 0 3年5月 ,全省共制定地方性“三农”法规 5 0件 (含法规性决议、决定 6件 ) ,占全省立法总数 2 81件的1/ 6强。其中省人大常委会制定 33件 ,批准兰州市的 6件 ,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 11件。这些地方性“三农”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对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法人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立法的原则性讲 ,这些法规严格地遵循了不抵触原则 ,保证了我国法制的统一 ;…  相似文献   

4.
自恢复和重建法制以来,地方立法已经走过25年的历程。作为国家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立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发展。从其发展进程和特点来看,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即起步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规范提高期。笔者认为,自2005年年初开始,具体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为标志,地方立法开始步入了第四个发展时期——科学发展期。随之要求,地方立法必须把握新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改革举措,以实现新的立法目标。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产生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立法工作,共制定和修改法规57件,批准南昌市人大常委会提请的法规案46件。回顾五年来地方立法工作历程,可以说,"着力提高立法质量"的思路已  相似文献   

6.
时光飞逝,转眼五年过去了。五年,在生命的历程中.只是暂短的一瞬,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是几朵小小的浪花。但是,对于河南的地方立法来说,这五年时光,可不平常:五年来,河南省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改进地方立法审议程序、推行立法工作责任制,更加突出经济立法重点、兼顾做好其它立法工作,寻求民主立法新途径,探索科学立法新路子等方面昕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它向世人展示: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正在沿着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向前迈进,一步登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最早设立立法联系点是在2002年,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建立地方立法联系点制度,在市、县设立地方立法联系点,是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整合立法资源,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探索,也是在立法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
何水 《人大论坛》2009,(5):22-23
如何做好新时期我省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笔者认为应着重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地方立法项目的来源和选择 从以往地方立法实践来看,立法项目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部门申报,这使得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择立法项目的视野过于狭窄,进而导致编制的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开门立法,拓宽立法项目的来源渠道,确保编制的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能够充分反映民声、体现民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人大研究》2011,(8):50-F0004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宪法赋于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国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关于地方立法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为了给地方立法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发表的园地,辽宁省地方立法研究会主办了《地方立法研究》。《地方立法研究》确定每年编辑一卷,  相似文献   

10.
创新——一直是年轻直辖市在地方立法工作中追求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开门立法。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现民利,坚持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不断拓宽渠道,努力探索地方立法工作新方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地方立法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地方立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摸索起步——探索发展——稳步提高——逐渐成熟四个阶段,现已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2.
自1979年以来,我国的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20年来,全国有地方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已达7000多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立法数量增加的同时,法规向社会实际生活的推进却并不十分顺利,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较普遍。究其原因相当复杂,但立法本身的缺陷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9年9月8日)这次全省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是换届以来第一次这样规格和规模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指示精神,就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和改进我省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进行交流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浙江立法工作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武 《今日浙江》2011,(12):51-52
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立法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从1979年拥有地方立法权开始,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努力探索制定一大批与法律配套的实施性法规、尝试制度试验的先行性法规、体现地方特色的自主性法规,不断创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机制,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山东人大工作》2009,(9):13-16
这次全省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是换届以来第一次这样规格和规模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指示精神,就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和改进我省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进行交流研究。省人大常委会对这次会议很重视,高新亭常务副主任提出了明确要求。会上,我们先后听取了青岛市领导同志关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时光荏苒,到2009年,河南省地方立法工作已走过30年风雨历程。 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河南地方立法,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成长为覆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卫生、民族、民政以及人大自身建设等各个领域较为完善的法制体系。地方立法工作的日益加强与发展,为促进河南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公民权益,推动行政法制建设,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也为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吴黎静 《人大研究》2013,(11):40-44
当前做好地方立法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服从国家法治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认真研究国家立法形势变化对地方立法可能带来的影响,找准定位,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8.
省人大换届后,及时制定立法规划和计划,谋划立法工作,是省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规划(2013年一2017年)》,随后省委转发了该规划。规划明确了我省今后五年立法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立法的总要求,绘制出今后五年我省地方立法的美好蓝图。科学路径保障科学编制探索科学路径、保障科学编制,是做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规划编制面临的首要任务。为提高地方立法的计划性、系统性,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2012年初,常委会法规工作室起草了立法规  相似文献   

19.
安正康  向波 《人大论坛》2009,(10):24-25
依法开展财经立法是省人大财经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省地方立法在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努力下不断得到推进、完善,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成为摆在人大财经工作面前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而就地方立法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主要问题不是“有没有”法律法规的问题,而在于立法质量“高不高”。因此,从提高地方经济立法质量出发,笔者认为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自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和1982年地方立法权入宪法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特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本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职权,重点开展与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实施性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