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鸟飞得好好的,干嘛要关在笼子里呢?于是就只知道吃很黄很黄的小米,忘了天有多大、绿有多美了。养得胖胖的,像母鸡。有人闲着,便教它们说人话。像鸟教人飞一样,两边地累。却都装着兴趣盎然。冬天里笼外的鸟都不好过。人早变得刻薄了,麦地上拾得极干净,一颗谷子都不肯剩下。高个儿老头儿的发丝中有一小块面包。许是风给弄上去的,就带到公园里来,让他做个傻傻的姿势,像田间的稻草人。冬天的鸟才顾不上害怕稻草人呢。它们争着向下啄。却有一只被高老头儿探手抄住,笑呵呵地装进衣服里面的纸匣。原来那一小块面包是他自己弄上去的,怪不得啄不到!真…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在统治者手里,法律是统治的工具和制裁的利剑;在道德家眼里,法律是道德堕落时人们无奈的自救;社会学家认为,法律是弱者的保护神。无论对法律意义怎样表述,谁也无法否认,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法律是人们共同信守的契约,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法律是每一个人的保护神。"  一个和谐社会的建构,并不仅仅是社会公民的心灵提升,道德升华,或者经济条件的改变。社会和谐的建构真正依赖的还是对法律正义的信仰。当法律成为信仰,社会才能在一个共同规则中和谐运转  相似文献   

3.
稻草人遐想     
“十·一”长假期间,笔者有幸去乡村走走,见到秋收时节,快成熟的农田里又竖起了一个个稻草人。一看便知道,这是用来吓唬麻雀,不让它们偷吃稻谷,把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占为已有的传统方法。这个办法沿用了成百上千年,麻雀也曾被吓唬过。然而今天看来,这个办法可吓唬麻雀一时,却吓不倒一世,等麻雀长大了,翅膀长硬了,它们便会知道稻草人不是“人”,仅仅是个摆设,不会动真格的,于是“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成了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哈特法律实证主义是法律实证主义的最完善版本,正是在哈特这里,现代法律实证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三大命题.分离命题意味着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关联;系谱命题意味着承认规则只是一种形式性规则,它在道德上是任意的;社会事实命题意味着承认规则本身只是作为一种社会事实而存在,从而避免了法律效力链的无穷追溯.  相似文献   

5.
守望草垛     
正故乡在平原,记忆中的草垛,总是一个童年里印象深刻的地标。与稻草人、打谷场和谷堆一起,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组合成乡野最别致的风景。秋天的田野一望无际,弥漫着新谷的香气,混合着氤氲的秸秆味,这是收获的气息。金色的稻子堆在谷场上,田野里只留下一丛丛根桩,整齐地排列着,植根大地,守候着岁月流转。田埂上的稻草人披着褪色的斗篷,呆呆地望着空旷的田野,没有了平日张牙舞爪的神气。一起被收获的,还有脱粒后的稻草,仿佛也完成了使命,依然保留谦恭的姿势,被堆成一堆堆草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兵员质量,做到廉洁征兵.近年来,尽管各地的纪检、监察部门都参与了征兵工作.但仍然存在着监督、监察力度不够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提高兵员质量、保证廉洁征兵,笔者认为应谈让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征兵工作。近几年来,征兵工作开始后,纪检监察部门大都是抽调1人参加征兵工作。他们往往是坐在办公室里等"群众举报",征兵监督、监察较为被动.群众形象地称他们是麦田里的"稻草人"。而人大常委会在征兵中却有着其他机关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人大常委会具有监督职能,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时包括<兵役法)、(国防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职权,时重大事项有讨论、审议和决定权。二是人大常委会能发  相似文献   

7.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5,(Z1):4-5
"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2月2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的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取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 (《社会契约论》第 2卷第 20页,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法律的实现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法制的自觉信任和普遍维护,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是实现法制的内驱力。没有对法律信仰的心理基础,任何社会都不能迈进法治社会的门槛。由此可见,法律信仰是中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起点。 …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变迁中,当公共领域里,利益矛盾直接而尖锐,主要须靠法律调节的情况下,道德-法律关系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个变化的表层是,道德论地位日益缩小,论作用逐渐减弱,从社会调控的前线退居二线;法律论地位日益扩大、上升,论作用日益强化,进入社会调控的第一线.这个变化的深层则是,道德是法律的精神或灵活,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都是如此;而法律则是体现道德之精神、灵魂的载体.可以比方说,道德是统帅,法律是送统帅去其想去之处的车子;或可用中国哲学的范畴来表达:道德是体,法律是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台湾的流行歌坛,俊男美女云集,男歌手一个比一个帅气,女歌手一个比一个亮丽.然而,令圈内圈外人士跌破眼镜的是,最近一年里,一位相貌平平、憨傻土气的年轻人,竟冒冒失失闯入这一“误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年轻人不仅迅速走红歌坛,而且成为许多电视节目竞相邀请的嘉宾.土里土气象个稻草人这位歌手名叫王中平.刚出道时,每个见着他的人,心中都会存有一个疑问:“这样的人,也可以当歌星吗?”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很难想象他会成为歌星.就连王中平本人,也对自己踏入歌坛感到莫名其妙,认为可能是一场“误会”.  相似文献   

11.
要论     
《时事报告》2014,(2):4-4
习近平:●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乱用。●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2.
警察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之一。那么,警察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其概念应当怎样界说?对这个问题,无论在公安战线,还是在法学界,仁智各见,难以定于一尊。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任何一门法律都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它是各类法律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各门法律的概念、特点、性质、作用等一系列问题,都不能离开自己的调整对象。所谓调整,是指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对一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正>案情:家住扶绥县的赵琼梅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迅速离婚再婚,又生育了一个男孩。扶绥县计生局认为赵琼梅和前夫钟达坤利用离婚再婚的手段规避法律,以达到计划外生育的目的,因此作出了向钟达坤征收5万多元社会扶养费的决定。钟达坤不服,将  相似文献   

14.
“标准化在一个无秩序的社会里是建立秩序的因素;在一个浪费的世界里是一个节约的因素;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是一个统一的因素。如果没有法律、语言和计算方法,一个国家就无法存在;如果没有标准化,一个企业就无法存在。”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一位专家对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所作的概括。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标准化作为谋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目前,公安标准化管理工作成绩斐然。建立健全了公安部标准化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组建了七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个标准化情报室,并依托各…  相似文献   

15.
论法制道德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法制道德化刘一纯在多元的道德与一元的法律并存的社会里,各种道德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这两大过程都有着程度深浅不同、作用正反各异的影响。其中,以统治阶级认可的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和积极。在某种意义上,法制可以说是法律化、制度化了的道德。对此,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最高层次的社会控制手段,法律具有权威性、普遍有效性、义务性和惩制性等四个基本特征。法律体系分有法庭的法制和无法庭的法制。世界各地的法庭并不都是一样的,法庭制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法律与一般社会伦理道德准则的分离同时也使得法律日益政治化。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我们进一步认识西方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一条线索。资本主义社会里许多矛盾的协调以及整个社会文明的演进,都离不开基督教的影响,如原罪说对于法律至上观念形成、禁欲理念对于理性职业观形成等等。资本主义制度加上资本主义对于宗教的改革和利用一起促成了今天西方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契约精神是现代的产物。古代法律注重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身份依赖;现代法律倚重个人权利,突出意思自治的契约自由。历史学家称,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演变。所谓从身份到契约,是指法律本位从家族到个人的发展。在古代社会,所有人都依附于家族——妻子依附丈夫、儿子依附父亲、仆人依附主人。依附者没有独立法律人格,不能为自己私利以个人名义做出法律上的决定。现代社会下,个人逐渐脱离家族束缚,也就是摆脱了身份,  相似文献   

19.
陈文 《楚天主人》2008,(7):33-34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的立法机关确认并由国家保障实施的普遍强制性规则。在法的基本理论中,它与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共同构成法律的三要素。现代社会里,法律体系日益庞大,法律学作为一门科学早已为社会所认可,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技术性。在立法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一方面,道德使法律更善,增加了法律的德性;另一方面,法律使人们对待社会道德问题更加客观,增加了道德的理性。我们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