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东亚正在发生着民主的危机"这一观点进行了剖析.本文首先指出,广义上的民主包含着政治体制和治理方式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又是有所区别的.东亚的危机尽管也有政治体制上的问题,但主要的还是治理方式不能适应民主的体制.其次,本文对世界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确定了东亚现阶段民主进程的历史定位,指出东亚当前的多元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还处于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的较低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政治社会研究室和<当代亚太>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东亚政治社会转型"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东亚:宪政与民主",来自全国各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与会并题交了专题论文.  相似文献   

3.
试论"东亚共同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中青 《当代亚太》2004,(10):12-18
随着东亚区域合作的深化,"东亚共同体"提上议事日程.东亚新的分工模式的形成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多层次合作形式的挑战以及东亚国家对重大政治、安全问题的共识为"东亚共同体"建设打下了初步基础.对"东亚共同体"进行恰当定位、设计有效和前瞻性的组织架构将决定"东亚共同体"的成败.中国应在推动"东亚共同体"方面占先机、出先手,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亚经济区域化:"轴心"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乃新 《当代亚太》2004,(11):33-36
制度导向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轴心"意义重大.战后地缘政治在欧洲促成了"法德轴心"的形成,在亚洲则未能形成"轴心",以至欧亚经济区域化的路径和水平差异巨大.目前,东亚经济区域化仍处在合作层面,但已出现整合趋势.本文从"共同体"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一般特征出发,探讨了重构东亚区域经济整合"轴心"的难点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地域化"大潮共同冲击下,东亚地域客观上必须思考共同的文化防卫及文化建设策略.东亚共同体不只是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层面的问题,还包括在文学领域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平等对话,建立共同的话语空间以实行网络作业的迫切命题.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重新书写本地域文学史,建构地域的敞开的文学理论体系,丰富东亚文学形式与内涵,确立在世界文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当代中国外交文化的先进性内涵.推动东亚政治合作是面向21世纪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外交战略的重要步骤,它事关东亚能否崛起为世界重要一极.中国在东亚的多边主义战略目标是构建一个和谐的东亚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原因,东亚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在"低政治"领域展开合作,但对"高政治"领域的合作却畏首畏尾,显得比较缓慢和迟钝.其实,东亚国家在战后初期就存在着大国主导"高政治"领域合作的空间.东亚虽然是世界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战后各主要国家也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起飞,但是政治上的作用却未能很好发挥出来.相反,东亚却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轻易得手和随意操纵的地方,特别是由于政治合作意愿淡薄,直接导致了东亚大国政治上的分散化和政治问题的频繁发生,进而也威胁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日关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解决朝核问题的多边主义模式应该机制化,这是东亚"高政治"合作的重要起点,而中国应该成为该机制化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7.
日本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建设,并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亚洲领袖.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意识导致日本难以做到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和亚洲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和平与繁荣的东亚新秩序,这成为该设想难以变成现实的主要症结.近代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后,极端的民族主义就日益凸显出来,这一方面表现为对内的专制,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亚洲邻国的轻蔑和对欧美强国潜在的对抗意识.今天,日本极端的民族主义影响没有彻底清除,不能适应东亚经济政治区域化的历史要求.日本非科学的、缺乏民主和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与其"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存在着内在冲突,给日本的东亚政策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东亚政治社会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法学所、日本所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暨南大学、印尼大学、韩国汝矣岛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4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李文 《当代亚太》2003,(1):11-16
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东亚在经济上重新崛起,在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获得提升,在科技文化上由原来对西方单纯的学习、模仿甚至被动接纳开始走向自主创新.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因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显著标志之一是全球化不再主要表现为"西化",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单方面对东亚产生巨大压力和影响的时代全面走向终结,全球化进程开始更多地呈现出东西方双向平等互动和均衡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特征与东亚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护东亚区域内持续的稳定、和平与繁荣,既是21世纪国际.安全研究最为棘手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东亚安全不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有可能的发展趋势.如何发挥中国学者在东亚安全领域内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并不是单纯借用已有的以"欧洲经验"或者"北美经验"为主体的国际关系理论,而是在以这些已有的理论为分析工具和参照物的同时,建立新的"研究计划",利用东亚安全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特点",测试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唯如此,才能真正在东亚安全研究中创新,才能有效地发展出既能够更好地指导现实政策、又能提高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水平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