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践》2015,(1):60-61
<正>2014年,自治区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和"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任务,积极发挥民政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现了民政事业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特困供养等政策措施,使221.5万个民政基本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养老服务机构建  相似文献   

2.
谭丁 《前线》2010,(Z2):16-18
<正>跨入新世纪的首都北京,面临许多新机遇、新挑战。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显著增长,流动人口大量增加;70%以上的单位、人群在传统体制外的社会领域;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这是一个活力与风险并存的社会,这是一个需要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党的十七大以来,北京市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北京社会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7,(4)
<正>哈尔滨新区拥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条件优良,集聚了冰雪旅游、文化旅游、避暑旅游等哈尔滨市的核心旅游产品。应以哈尔滨新区获批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努力把哈尔滨新区建设成为"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一、哈尔滨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定位1.国家旅游创新创业试验区。通过新区行政及管理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用好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旅游开放政策和创新成果;加快"旅游+互联网"创新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4,(Z1):50-52
<正>任何一项好的政策,没有好的执行者,都难以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表明,提高广大政府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已经成为了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升级之际,更需要加快推动民政干部能力的转型升级,在加强民政能力建设中不断提升民政效能。而加强民政系统干部的教育培训,既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  相似文献   

5.
"用创新理念推动改革,用改革成果促进创新",这是德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赵鲁平掷地有声的管理经。十年来,他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以造福群众、造福社会为己任,坚持创新德医文化,创新管理服务,不断谋求创新发展,用管理创新书写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中变,五年大变,十年大成"的生动实践,德医步入了发展最快速、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农五师九十团妇联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四心"服务,提升妇女身心健康。一是真心服务。把每个服务对象当成自己的姐妹,坚持不仅关心妇女的身体健康,而且关心妇女的心理健康,用真心温暖每位育龄妇女。二是细心服务。对身体有残疾不便出门的育龄妇女,基层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询问有无困难、需要什么帮助等等;对新婚妇女,计生服务站工作人员从专业的角度为她们提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7.
肥乡县民政局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民生至上的施政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资源整合,率先创建了全省首家民政服务大厅,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民政服务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与和谐,得到了群众的赞扬。  相似文献   

8.
郑杭生 《新视野》2011,(6):22-25
"大民政"的本质在于,它集中体现了"民生为重、造福于民"的理念。"大民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大力推进现阶段中国特色现代民政的艰辛探索,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社会管理从原有体制转向新型体制的不懈努力,力图做到"标本兼治"、"刚柔相济"、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社会成员从无感增长转向有感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夯实世界城市建设基础的北京经验的生动体现;是促进建构国家—社会新型关系,实现国家—社会有效联动、良好合作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9.
肥乡县民政局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民生至上的施政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资源整合,率先创建了全省首家民政服务大厅,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民政服务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与和谐,得到了群众的赞扬.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为了给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安定的环境,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来应对这些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只是创新社会管理,功夫在管理之外在服务之中,我们要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公共服务来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理念的创新。对社会管理来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管理是"小技"、服务是"大道",不能反客为主、本末倒置。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广银 《求是》2012,(1):59-61
高等院校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如何以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一、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院校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支生力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连日来,农八师一三六团工会通过政务通道向团社政、民政、残联、计生、工交建商科等部门征集政务公开资料,"低保户申请程序"、"困难职工保障住房申请对象及程序"等职工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关心的热点问题首次出现在团  相似文献   

13.
正黑龙江省民政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有关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立了以"责任民政、亲清民政、开放民政、法治民政、智能民政"为抓手,全面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工作目标,通过全省民政系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一、以"责任民政"为抓手,勇敢担当民生部门的新时代新使命针对民政干部职工队伍一度存在的"民政是民生部门,优化营商环境与民政关系不大"的认识误  相似文献   

14.
正灯塔市民政局党委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力办实事"的工作理念,以最基础的社会管理、最直接的惠民政策和最贴心的社会服务,做到为民服务"零距离"。政策宣传送到家。民政部门肩负着多项惠民政策的具体落实,政策性、程序性和原则性很强。为使群众直接掌握民政相关业务办事流程,灯塔市民政局党委印制了500余册《民政业务手册》,明确了民政业务范围内最基本、最常用和群众最需要的民政政策法规。手册通俗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爱很神圣。这种爱就是对老百姓至真至诚的爱。从事民政工作15年的共产党员、河东区民政局社会科科长张志勇,就拥有这种爱。多年来,张志勇用他的爱心、热心和诚心来尽心竭力地为民政对象服务,用他的行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他们送去党的温暖。  相似文献   

16.
毛良升 《湘潮》2013,(6):56-57,69
创新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对认识对象新的属性、规律和关系的揭示、发现和运用把握,从而使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新的质的飞跃,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不断向前发展的标志性实践活动。创新不同于普通常规实践,其实现发展需要建立在要求较高的现实基础之上。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创新的现实基础,创新主体素质是创新的能力基础,已有创新成果是创新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石含开 《当代贵州》2018,(51):72-73
近年来,从江县民政局立足县情,着眼民生,着力强化“民政爱民、民政为民”工作理念,织密服务系统、首创院财局管、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福祉、规划财务管理、营造温情氛围。民政事业实现健康发展,亮点纷呈,成效喜人。  相似文献   

18.
虬弦 《求贤》2007,(3):22-22
范秀娥,天津市河西区下瓦房街一名普通的民政助理员,2004年被评为“天津市文明服务示范岗”。在民政助理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主要负责各类救济金、补助补贴金、抚恤金的发放,以及双拥和老龄工作,服务对象主要是困难、弱势群体。她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沉重的责任,工作中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把让所有服务对象都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铜仁市民政局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推进具有铜仁特色的“兜底民政”“爱心民政”“绿色民政”“智慧民政”“阳光民政”五大民政工作,取得喜人成果,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吴世民 《前线》2010,(3):25-26
<正>近年来,北京市民政部门着力打造"大民政",致力于做好"大民生"工作,带来了民政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普惠于民,效果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生需求和社会问题将更加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