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论坛》2013,(3):76
2013年5月24日,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南昌市接待了台湾"一国两制"研究协会理事长蔡武璋先生等一行20人。江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蔡晓明会见访问团,介绍了近年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希望双方加强交流协作,共同推动祖国和平发展。蔡武璋表示,"一国两制"是两岸未来最好的结合方法",一国两制"会让大陆和台湾更美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27日,台湾"一国两制"研究协会理事长蔡武璋先生,以及两位常务理事蔡宪昌先生和陈济康先生,率该协会访问团访问北京,因他们知道笔者一直研究"一国两制",并已看到笔者的一些文章和专著,故尔也顺便约访了笔者。笔者和他们座谈约两小时。  相似文献   

3.
近日,蔡武璋先生在井冈山考察。蔡先生是台湾"一国两制"研究会的发起人,我早有耳闻,于是提出了前往采访的请求,很快得到了应允。在江西南昌滕王阁附近的凯莱大饭店,我与蔡理事长一行会合,彼此顾不得旅途劳顿,几句寒暄后便直奔主题。蔡理事长向我介绍说:"这次协会一行20人到江西,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访问井冈山,那是一个大家  相似文献   

4.
《统一论坛》2013,(6):62-62
2013年10月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8周年之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台湾“一国两制”研究协会理事长蔡武璋博士颁发“世界和平奖”,表彰他长期以来为世界和平与和谐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本来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创造性构想,却首先用之于解决香港问题,继而用之于解决澳门问题,从而形成了"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和澳门模式,即"港澳模式"。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大陆在一些正式场合较少提及"一国两制",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已经放弃将"一国两制"作为未来两岸统一的方案,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已经失败了。鉴于台湾对"一国两制"的各种误解和歪曲言论,  相似文献   

6.
李立 《统一论坛》2012,(6):16-19
港澳回归祖国,表明了"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切实可行的,它同样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依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本文试就"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解决的现实路径做一探讨。"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模式很多,但切实可行的,既能满足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大业而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知道,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初衷,"首先是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出发的。而历史的发展却使香港、澳门先于台湾步入了"一国两制"的轨道。这就为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范例。江泽民1995年1月发表的《为促进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3)
<正>1月20日下午,台湾统派团体中华爱国同心会在台北凯达格兰大道,举办"在一个中国框架下的‘一国两制’"演讲会。这是中华爱国同心会以"一国两制"为主题举办的第四场演讲会。演讲会上,来自台湾各地的该会多位干部、会员走上讲台,阐述自己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强调"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9.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经香港、澳门两部基本法加以法制化、具体化,经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践与验证,已经由理论构想进入全面实践,但如何应用于台湾还在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往探讨“一国两制”,大多注重讨论其理论依据,本文认为,应更多注意研究“一国两制”的现实基础。大陆与台湾社会制度、指导思想相差甚远,但也存在许多共同性,这些共同之处有助于祖国统一,构成了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1)谋求国家的统一,是大陆与台湾的共同夙愿;(2)国共两党都强调“一个中国”,反对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3)国共两党都有改革社会的意向,双方都在进行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以1982年邓小平接见客人时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作为"一国两制"构想形成标志的话,那么已整整30年了。30年来,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国两制"提出的时空背景已迥然不同于以往,"一国两制"构想不仅在港澳回归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也在用于解决台湾问题时遇到了挑战。值此之际,回顾一下这30年来围绕解决台湾问题的各大因素的变化,对于我们全面  相似文献   

12.
为和平解决中国历史遗留的问题,祖国大陆于8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并首先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台湾当局先是以“统战阴谋”为由拒绝“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则提出“台湾不是香港”的说法,继续抵制“一国两制”;香港回归一周年后,台湾当局又换了新说词,声称“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和“不民主性”,因此无法接受。长期的负面宣传误导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一些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产生了刻板印象和种种误解,在一些人心目中,“一国两制”被曲解为“并吞台湾”“矮化台湾”等。…  相似文献   

13.
李鹏 《统一论坛》2012,(6):20-21
众所周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伟大构想,后来被首先运用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上。近30年来,祖国大陆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台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始终未变。无论是在江泽民"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还是《反分裂国家法》的条文中,或是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都强调要继续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不仅在其"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中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四个基本点",而且为了实现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还提出了许多原则性的设想,如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的"三个不变"与"六个保护"政策和实行"一国两制"下台湾高度自治的"四项权力"。这些设想多数是他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为了使广大读者,特别是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更系统、更具体、更完整的了解"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具体措施等.本刊从本期起开辟《"一国两制"与台湾》专栏。将阐述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措施。欢迎读者来稿指教。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年的重要日子。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及相关经验已引起海内外极大关切。澳门为何成功,澳门经验有哪些现实意义,须从20年前与20年中两个维度观察澳门走过的历程,从中梳理澳门爱国爱澳的历史传统与"一国两制"具体实践所累积的有益经验。澳门经验揭示,"一国两制"是伟大构想,澳门是成功的试验田,麻雀虽小但极富内涵,是今后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值得借鉴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一国两制”构想用来解决台湾问题遇到阻力的情况下,本文深挖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资源,提出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构想。新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借鉴联邦主义的某些做法,以期建构一个两岸同胞均能接受的国家统一模式。该构想扩大了“一国两制”的包容量,增强了“一国两制”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亭 《台声》1998,(10)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一年来的成功实践,受到了香港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率也比香港回归前有明显升高。可是,最近台湾当局有些人却不顾事实,肆意低毁“一国两制”,胡说什么“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不民主性”,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台湾”,台湾“坚决拒绝一国两制”,并表示只有用台湾的“民主制度”统一中国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唯一出路”。台湾当局认为台湾不同于香港,因而“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的一条主要理由是“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O这里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念与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的历史逻辑●袁韵芳肖加新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  相似文献   

20.
在实现祖国的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一再向海内外宣示:由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长期的国策。而在"一国两制"构想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在恢复行使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及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后,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政策坚持50年不变。邓小平在一些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