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轨"与秩序--社会学与人类学相关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百庆 《思想战线》2002,28(1):88-93
“越轨”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时同时关注的一个特殊视野 ,是一种违反重要社会规范的行为。许多人类学、社会学家 ,如涂尔干、莫顿等 ,在自己的理论中都对“越轨”和秩序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阐述。各国学者分别在社会结构论、标志论 (标签论 )、本土方法论、象征互动论等理论中探讨了“越轨”的行为。秩序是保证社会有序运转的条件 ,人类学家非常关注社会秩序内部的复杂性和各种因素对秩序的影响 ,重视秩序在不同层面上的相互交织和关系。他们认为 ,秩序和“越轨”都有其情景性和相对性 ,行为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产生出循轨或越轨两种表象。在现代社会中 ,研究这两个范畴 ,是为了找到让社会更有序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腐败不是由改革而产生的。改革与腐败,两者没有因果联系,但却有着一个共生点——越轨。越轨是对社会公认的某种准则、规范或价值观念的违反。有两种越轨:创造性越轨和破坏性越轨。改革是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旧的体制、制度、规章、办法、政策、措施,即改变旧(?)行为规范,并创造出一套新的规范来加  相似文献   

3.
在对某省青少年犯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越轨理论对其犯罪的动态轨迹进行解读。研究显示:流动中所产生的生存风险带来了合法性手段和社会资源的缺失,流动中青少年在情感和规范上对越轨亚文化群体形成依赖,这对其走上犯罪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笔二则     
一茗 《前进》2014,(3):62-62
起得早不一定身体好 起得早不一定身体好,但一定有时空的便利。 清晨6时,骑公交自行车上班。于路寒风嗖嗖,夜幕尚浓,人车稀少,清净速爽,4公里15分钟已达单位,感觉真是好极了!  相似文献   

5.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5,(12):46-46
非常规 每一个组织在长期运行中.都各自有一套沿袭的规矩和通常的做法。有的公诸书面,作为组织所有成员(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正规守则;有的在实际操作中.成为所有成员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行为。无论对内对外.所有成员常规的操作行为是维系组织生命的基本保证,不能随意越轨,否则组织将难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亚文化视角下警察越轨现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越轨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警察越轨的原因很多,其中职业性的暴力亚文化影响、职业圈内的过度文化认同、普遍存在的规制越界等文化因素,起着较强的渗透、教化和刺激的负性功能.以警察亚文化视角观照警察越轨现象,有助于从文化层面抑制并矫正警察越轨现象的滋长.  相似文献   

7.
冬天的花儿     
蝈蝈 《人民公安》2006,(20):55-55
许多花儿到了冬天就只剩下枯萎的或者简单地绿着的身体。有些观叶植物却是一如既往地绿油油地生长。开花在冬天是一件奢侈的想法。这和人类是十分相像的,人在冬天是决计不会和自己的身体过意不去的,大都会厚衣加身,御寒冷于体外。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女子即便是在冬天也会“美丽冻人”,让人感到一种悄然发生的变化。而作为只有生命没有情感的花儿来说,迎风歌唱无异于自我毁灭。在春夏秋三季把身体里的美全部绽放之后,花儿们利用冬天休养生息,以便来年更好地表现自身之美。温室里的花儿却不是这样的,她们像季风一样失去了约束力。我不是…  相似文献   

8.
越轨是被社会创造出来的。这并不如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认为越轨发生的原因是出于一些特定的社会情境或社会因素,而是说社会群体通过制定规范使那些不符合此规范的行为成为“越轨”,并通过对规范的实施和执行将“违规者”标签为局外人。以这种观点来看,  相似文献   

9.
魏翔 《小康》2018,(22)
正交通时间长不一定总是"坏事",它对个体是坏的,对企业和城市发展不一定就是"坏"的。交通拥堵带来的通勤时间增加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碰上的一个具体挑战,被称为典型的"城市病"。然而,交通拥堵真的是百弊无一利吗?通勤时间增加将不断降低城市的工作效率吗?企业雇主要优先雇佣住得离公司远的员工吗?按道理来说,企业管理者当然希望员工上下班交通快速,通勤时间越短越  相似文献   

10.
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是建立在笛卡尔的身心二分的二元论基础上的,因此,康德将道德看作是理性这一心灵的因素为自身立法,而将身体的偏好、情感等因素排除在道德之外。这一理论预设带给康德道德哲学自身难以解决的困境。第一,属于心灵的理性何以能为属于另一领域的身体立法?如果可能,那么理性为身体立法对于身体以及情感、欲望来说是不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第二,身心二分的必然结果是知行分离,由此,理性为自身所立之法如何能成为人的行动?康德承认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困难。最后,理性与身体的割裂是否可能?现代科学的发展支持的身体在认知与推理等理论思考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雯怡 《今日上海》2010,(10):40-41
3年的时间,160期节目,160个主题,160次交流。通过电波,宝山区再一次用“百姓连线”唤起了广大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期待,进一步将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情感距离越拉越近,将政府与老百姓的心越拴越紧……这不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更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百姓连线”的开通,可以说是开辟了政府与群众交流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越轨现象的增多正成为影响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把越轨现象增多原因归结于规范缺陷,单纯主张强化规范约束,则没有从根本上把握越轨现象的本质,也容易导致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协调性。高度重视社会转型期主体释放后不同利益诉求产生的冲突,最大限度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以求控制越轨现象的增多。  相似文献   

13.
读书与交友     
《前进》2015,(2)
<正>记得在一次会议散场时看到这样一幅有趣的场景——由于天降小雨,大家纷纷小跑着离场,有的是把笔记本顶在头上挡雨,有的却把笔记本像宝贝一样抱在怀里护着。顶着书的人,身体也不一定就淋不到雨,但书本肯定是淋透了;而抱着书的人,身体肯定是淋湿了,但书本肯定安然无恙。顶着书和抱着书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却反映出一个人对知识的态度。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南极考察团在考察归来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社会空间,身体“在场”是情感联结的关键,身体“缺场”会引发青年群体情感断裂、情感缺失、情感障碍的危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情感危机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撑,身体通过技术延伸,在网络空间呈现“虚拟在场”,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进行情感转移,获得情感补偿,产生情感慰藉,但也可能产生逃避现实、持续孤独、自我迷失的“后遗症”。元宇宙空间是虚拟现实混合空间,化身“沉浸式在场”成为新的生存方式,为青年群体情感危机的化解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元宇宙中,通过虚拟化身主体实现情感延续、通过主体在场建立情感联结、通过主体预演进行情感适应。青年群体处于人生的特定阶段,消解情感危机,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是青年健康成长、持续发展的保障,是青年适应日趋复杂的、竞争激烈的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友     
读者之友邮票越旧越有价值吗?不住集邮构人和初入门的集邮者,都普遍地认为任何的邮票都是年代越久远,价值就越大,其实不一定全部都是这样的。邮票价值的大小是由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例如:发行的年代印制的数量和历史背景都是直接影响邮票价值的客观因素。如在世界...  相似文献   

16.
蔡朝辉 《求索》2011,(8):212-214
当下网络文学的情感表述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自恋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为自我情感的无限夸大,虚拟恋情的极致铺陈,身体写作的不断膨胀。这种特点的形成,既是人们生活中被压抑的情感在网络中集中释放的结果,也是当代社会人们的一种存在方式。但不容忽视的是,网络文学的这种情感释放也存在一定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媒体上读到不少“孩子们为什么怕读鲁迅”的言论.分析为“时代距离太远”,我想这不是主要原因。这给人提供了一个信息:对教材的反思。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章是一流的。但鲁迅作品不一定适合做教材,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  相似文献   

18.
机关干部遵规守规.总的要求是听招呼、守规矩,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具体来讲要抓住履行职责、正确交往、管住爱好三个基本问题,从小处抓,抓小求安,守规不越轨。  相似文献   

19.
也许爱情是一部忧伤的童话。惟其遥远而真实。放弃一个爱你的人并不痛苦,放弃一个你爱的人那才痛苦。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总是相聚也无法合意;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强求,就让一切随缘。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人们的习惯思维方式往往会出现一种偏向:即对“坏孩子”、“坏学生”犯错、犯罪较有准备,而对于“好孩子”、“好学生”的越轨现象及其内在的逻辑则缺乏预想和相应的认识。笔者认为,“好孩子”、“好学生”越轨并不是偶然的,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它很可能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好孩子”、“好学生”的过度角色化是中国社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需要对类似的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作必要的预想和应对准备。“好孩子”、“好学生”的越轨历来,当人们讲到青少年问题时,通常是指那些不符合社会期待的问题少年、问题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