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链接     
中国编制出首个“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由建设部批准立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组织专家编写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已编制完成,并开始在互联网上征求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2.
2007年,国家住建部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从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利、公共安全等六个方面对宜居城市作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衡量标准。我的理解,一座高品质的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她既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又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内不久前评出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十大宜居城市”,上榜城市全是百万人口甚至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十大宜居城市”之所以都是大城市,主要因为它们经济发达,机会较多。就在这次调查之前,建设部负责人表示,全国已有183个城市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宜居城市就等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吗?那么,国外何样算宜居呢?  相似文献   

4.
评价宜居城市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看它是否适合人的发展要求和自然环境客观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否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就是要根据宜居城市的内涵,结合市民的主观体验来建构。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宜居城市,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目标。当前,连云港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迫切需要打造与重要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以广泛汇聚发展要素。为此建议:一、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实施规划引领。以城市总规修编为契机,从规划层面为宜居城市建设预留充分空间,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宜居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日前,建设部开始受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当前社会上已有的所谓"绿色建筑",建设部原则上不予承认.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武涌表示,目前很多开发单位打出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概念和口号,这些单位依据国外的一些评价标准,而这些标准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针对一些开发商投机取巧,以'绿色建筑'为幌子,打概念牌,我们将不承认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王双  ;张雪梅 《前沿》2014,(21):137-138
目前,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处于加速时期,总结中外宜居城市建设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有益的启示,能够为未来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来源。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在理念、规划、执行力及系统性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宜居城市内涵的理解,有助于把握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人民公安》2014,(2):39-39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信息部2013年公布2013年度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评判标准涉及政治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与环境、教育、基础设施等5大领域。  相似文献   

9.
原创性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学术评价的最高标准就是原创性。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科研成果,建立与完善我国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必须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没有恰当的、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学科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也不会有学科研究目标的可行性规划。  相似文献   

10.
漯河是一个在庄稼地上长大的城市。经过多年的科学规划,漯河已建设成为一座充满特色的滨河生态宜居城市。为把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中共漯河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一直在努力……  相似文献   

11.
罗炳祥 《群众》2010,(9):56-57
<正>紧紧围绕"三区三城"(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0,(6)
<正>苏州提出建设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和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伐化宜居城市"的定位要求,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我市最大的民心工程,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大督的调研工作我们感觉到在我市全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探讨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定位要求,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调研感觉到我市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到南疆重镇喀什采访,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给人留下了很强烈的印象,这个市遵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为宗旨,城市面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使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焕发生机,成为各民族人民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丁志刚 《群众》2021,(5):65-6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强调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省委将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作为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主抓手,基于省情特征和对新时期发展的总体判断,率先提出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省。  相似文献   

17.
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完善政绩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运用好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卢杰 《青年论坛》2008,(3):141-143
写作能力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写作及写作能力的评价需要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写作评价标准的整合与分解,寻找出既具有系统性、真实性,又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深刻认识宜居城市与世界城市的关系,努力把北京建成宜居的世界城市 (一)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是实现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出发,对城市居住品质的评价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分析,重点关注城市居住品质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之间的具体联系,指出城市居民在居住品质方面形成社会分化的情况,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地方政府有效制定城市规划相关政策,创建“宜居城市”提供若干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