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发表的时间 相隔两百多年,但这两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 作家都对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并描绘了与之相对照的理想社会。他们在 作品中都用了虚构、夸张和讽刺等艺术手法。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的过程 中,既借鉴了《乌托邦》,也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浮云》是日本近代文学先驱二叶亭四迷的代表作,《寒夜》是中国现代作家巴金的作品,不同时代的作品却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十分耐人寻味。本文从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与对比中,分析了他们的共通之处,内海文三和汪文宣展示了一种灰色的人生哲学,阿势和曾树生走的都是一条既毁灭别人也毁灭自己的道路。相似的时代背景,相同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两部作品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和元代剧作家纪君祥的悲剧《赵氏孤儿》分别为西方悲剧 与中国古典悲剧的优秀代表, 这两部悲剧有着相似的主题———复仇, 但这两部悲剧在复仇行动的强 度、复仇主角形象和复仇结局方面又表现出鲜明的差异, 这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意识 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长影厂的中年女编剧王浙滨,素以创编人格题材的电影作品而知名,她的作品有20多部获奖,尤以《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叫响,赢得振聋发聩的醒地效应,因之被誉之为"特色编剧"、"传记手"。这两年她编剧与制片双栖,拓宽了从影的路子,更名噪一时。王浙滨以女性的情感丰富和敏锐,随时张网捕捉着适合她情感取向的题材,她说,这样会有一种责任感和动力。新近上映的电影《背起爸爸L学》,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她说这是她非常动感情的一部作品.是中国第一部亲子电影。此片她是编剧又是制片人。1996年3月,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居住空间描写进行分析,通过两部作品在这方面的同异,来考察二者在以居住空间为代表的环境描写方面如何作用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对作品情节发展所起到的暗示性作用,从而理解两位作家在创作上的高超手法。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之际,著名军旅作家沉石,经多年艰辛寻访,精心创作的40多万字著作《血战腾冲》,近日由西苑出版社出版。《血战腾冲》,是沉石继《谍杀——中共对日军反间谍大较量》之后,又一部抗战题材的作品。五年来,为了写这两部抗战作品,沉石从太行山走向了西南边陲腾冲,  相似文献   

7.
《1973年的弹子球》是村上春树的“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问世以来被批评界视为“过渡性”作品予以忽略。本文以作家的写作背景和文本为中心,认为这部作品是日本战后一代的生活经历的凝聚与提炼,从而构成了对形象内心世界的递进式的探索,在主题与艺术手法上均系《且听风吟》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8.
如果从大江在《奇妙的工作》等作品中初露端倪的战后再启蒙意识的角度出发进行考察,《饲育》和《拔芽击仔》这两部作品显示出清晰的启蒙意识,可以说是显见的启蒙文本。大江以自己的作品强调了在战后的时代状况和生存状态之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主体性的重要,意在提醒人们,确立个人主体性问题,是日本人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正是这种战后再启蒙意识,构成了《饲育》、《拔芽击仔》的主题,构筑了大江早期文学的重要特质之一。  相似文献   

9.
《花笺传》是越南著名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本文介绍《花笺传》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感悟蒋子龙     
正孤陋寡闻的我,只知道有两部当代长篇小说,做成了线装书正式出版,另一部是作家出版社做的《白鹿原》。两位作家都是中国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两部作品都是新时期文学的扛鼎之作。除李建军先生外,文学界和新闻界的其他名家也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一部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民生意识的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杨光祖)"这部长篇  相似文献   

11.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的压轴之作,为作家带来了不可动摇的文坛地位。《且听风吟》和《1973年的弹子球》先后奠定了村上小说文本的语言风格,这部作品则在语言的叙事性与作品的故事性有机结合的领域,显示了作家的艺术开拓与创造精神。“羊”所体现的象征意义尤为读者和批评界所称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徒然草》文本,分析了它的多重人本魅力艺术价值。就空海真言宗对其的影响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还把它与《方丈记》做一比较,探讨了这部作品积极进取的思想价值;以及广泛吸收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3.
《宿世之恋》是收录于小泉八云晚年的文学作品集《灵之日本》(1899)中的一部作品。经考证,该作品直接取材于《夜窗鬼谈》中的《牡丹灯》和明治时期落语家三游亭元朝的《怪谈牡丹灯笼》。而《牡丹灯》和《怪谈牡丹灯笼》直接依据的是中国明代《剪灯新话》中《牡丹灯记》的日本翻案作品——浅井了意《伽婢子》中的《牡丹灯笼》。本文将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方法探究《宿世之恋》的变奏轨迹,从而考察中国小说在其日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而明确小泉八云再现文学的创作方法、主题以及其对纯粹、凄美、超越死亡的爱情的追寻。  相似文献   

14.
村上春树的创作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 ,尤其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弗朗西斯·司哥特·菲茨杰拉德的影响。在象征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表现出了许多与菲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但村上春树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借鉴和模仿上 ,而是充分发扬了日本文学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5.
由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的“当代东南亚系列”丛书中的另两种,即《当代缅甸》、《当代泰国》,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两书也是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由贺圣达主编的《当代缅甸》和由朱振明主编的《当代泰国》,两书字数都在40万字以上.两书按统一体例,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这两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内容涉及这两国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宗教、我国与它们的关系等.中编为实用指南,内容包括这两国的宪法、重要经济法规,主要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范围、资产状况、地址,主要旅行社、宾馆、饭店状况及地址,重要人物简介,主要城镇、街道的地名译名,赴这两国旅游、探亲、工作须知等等.下编收录了这两国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数10个统计表,展示这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两部书注意采用最新资料,并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这两国的新成果,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全书既介绍了两国各方面的情况,又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知识和资料,注意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力求适应各阶层读者的需要.这两部书的出版,对我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年鉴编辑委员会先后编纂了1982年、1983年《世界知识年鉴》(均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这两部年鉴是很有价值的工具书,对于国内乃至外国读者学习国际知识,了解各国概貌和研究世界形势大有助益。同我国自1953年起历次出版的《世界知识年鉴》(或手册)相比,同1936年、1937年由胡愈之、孙冶方、金仲华、钱俊瑞、韬奋、张明养等学者名士编辑的两部《世界知识年鉴》相比,新编纂的这两部年鉴更具特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女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擅长用塑造原型人物的方法来 刻画人物, 突出作品主题。在其代表作《秀拉》中, 莫里森艺术地刻画了夏娃这一栩栩如生的大母 神形象, 从而挖掘了美国黑人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 戏剧性地再现了黑人先辈们的历史神话故事及 受到压抑而沉默的历史和被抹杀了的身份。  相似文献   

18.
1944年3月,太宰治在杂志《新若人》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散华》。这篇作品是作家怀念死于二战战场上的青年友人的产物,令人意外的是,这篇与时局联系比较紧密的作品,在太宰文学研究中却一直较少被批评界提及。本文将从杂志特点、时代言论倾向和小说人物的两种"死"三个视角,探讨作品与作家的战争理解。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的魅力之一是,他的作品几乎都以人的精神和道德作为自己艺术观察的注意中心,小说《断头台》也是如此。作品描写了一个拯救失足者的悲剧。寻找一种能战胜庸人世界强大思想意识的力量,是小说的主旨。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大胆创新、独辟蹊径,采用了宗教叙事手段,塑造了“当代耶稣”的形象并重新阐释了《圣经》中彼拉多与耶稣的对话。作家对拯救人类精神的道路的探寻,归根结底来自于在俄罗斯被信仰了千年的东正教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创作了书信体长篇 小说《紫色》。《紫色》通过描述美国南方农村一个普通黑人妇女西莉从麻木不仁到自我意识觉醒的 故事, 细腻刻画了西莉成长变化的心路里程, 深刻揭示了美国黑人女性在遭受多重压迫下的悲惨生 存现状。《紫色》以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鲜明的思想性和新颖的创作技巧赢得了世人瞩目的艺术成 就, 成为美国黑人文学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