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是中国未来政府范式的必然选择。节约型政府的核心内涵包括四个方面:节约、循环经济、廉洁高效和以民为本。在中国建立节约型政府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需要树立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加强资源节约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 ,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府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不断完善政府决策制度 ,加快政府决策法制化建设步伐 ,是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政府规模与行政效率比较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 ,东西方政府的规模都扩大了 ,而政府规模与行政效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政府规模过大就会影响行政效率。转型中的中国政府就面临着政府规模比较大的问题 ,中国政府应该制定战略缩减政府规模以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一个高效的政府必须是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的政府。基于行政执行力与行政效率关系的分析,针对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执行力不力的具体表现,重点分析以加强行政执行力,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的基本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5.
行政体制改革是关于行政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职能定位、行政运行的制度安排。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历史与现实和有利于管理与行政效率的提高来设置与定位;行政运行体制改革是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的“行政三分制”;行政组织体制改革是改革科层制,推进组织体系的扁平化;政社、政企关系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结构的扁平化,形成政府、企业和社区三足并行的社会结构;公务员制度与选官制度改革要根据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规模的扩张与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规模与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效率、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政府规模扩张具有必然性,其原因在于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性、社会需求的扩大及政府职能的扩张。政府规模扩张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政府规模膨胀一旦超出其适度的界限,就会成为社会健全的一种破坏力量。合理政府规模的度量通常采用三个指标:政府支出和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政府公务人员与总人口或就业人数之比与行政机构的数量,从这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的政府规模是比较大的。限制政府规模的途径包括: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转变,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行政资源量的刚性约束的建立,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及借鉴灵活政府模式、精员简政、缩减政府规模。  相似文献   

7.
衡量政府行政效率,不仅要分析政府本身的办事效率,还要从政府行为的结果即社会效率上进行综合考虑。我国政府客观上存在的职能转变滞后、政府决策失误以及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低效是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三大因素。提高行政效率,要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决策方式和转变工作作风上着手。  相似文献   

8.
作为政府行政行为关键环节的行政决策,在管理社会事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策正确,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而决策失误导致的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伤害,还会影响到政府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失信于民。  相似文献   

9.
行政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都是在运行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建立科学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是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载体配置机制,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前提;有效的主体选拔机制,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关键;有效的程序机制,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基础;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保证;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参与机制,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手段;有效的责任机制,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政府决策反映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搞好政府决策意义重大.政府决策的"可持续"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建立高效政府的客观要求,具有提高政府决策权威、防止主观臆断、降低政府成本、树立良好工作作风等积极的现实意义.实现政府决策的"可持续"就是要建立和健全情报系统、决断系统、监督系统,完善决策机制和环境,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