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民房屋拆迁中存在法制不健全、政府角色扮演不当、政府法治意识淡薄、农民权益损失大等主要问题。要加强农民房屋拆迁立法,规范农民房屋拆迁主体,明确拆迁应遵循的程序,界定政府违法从事房屋拆迁的法律责任;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政府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的维权观念。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民房屋拆迁中存在法制不健全、政府角色扮演不当、政府法治意识淡薄、农民权益损失大等主要问题。要加强农民房屋拆迁立法,规范农民房屋拆迁主体,明确拆迁应遵循的程序,界定政府违法从事房屋拆迁的法律责任;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政府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的维权观念。  相似文献   

3.
蓝洲 《当代广西》2007,(16):58-58
俗话说:“农灾一年,房灾十年”。农房安危直接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安危。梧州市四面环山,三江交汇,属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农民房屋质量比较差,大部分是泥屋,受淹后容易倒塌。2005年,梧州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倒塌房屋达12885户65550间,数量占广西全区的四分之一。2006年6月梧州市再次遭受大暴雨的袭击,造成了山洪暴发、泥石流和严重的山体滑坡灾害,倒塌房屋4467户20017间。  相似文献   

4.
国内·地方     
《创造》2012,(5):8-8
豫皖试点颁发农村房产证 农民自家的房子,什么时候也能和城里的商品房一样,可以办个红本本,到银行办抵押贷款?这个悬在很多农民心中的希望,最近正在多地成为现实。4月28日,安徽铜陵市首批56户农民领到了《房地产权证》,集体土地房屋在铜陵从此有了“合法身份”。而在此前,河南多地也已经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赋予了农村居民拥有房产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增加农民收入事关改革大局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子玉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可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首要问题是增加收入。但令人遗憾的是,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俗称“小产权房”。法律法规不允许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销售,因此“小产权房”不具有房屋的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不能办理房屋的产权过户手续。  相似文献   

7.
新农 《人民政坛》2013,(11):48-48
【案情】2013年4月20日,农民莫某因为要建新房屋,雇邻村的钱某、孙某等4人为“小工”,并提供一日三餐和房屋居住。5月7日傍晚,天下起了小雨,钱某、孙某等4人居住的房屋出现漏雨的情况,因天气已晚,钱某等决定不想麻烦莫某,遂自行维修。期间,钱某不慎从屋顶掉下受伤。  相似文献   

8.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财产权,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令第168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开展集体土地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登记发证等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统战干部热心救助失火农民近日,永城县高庄镇周庄村民陈新见家因电失火,房屋和家俱化为灰烬,统战干部闻讯后,纷纷解囊相助,一时被当地农民传为美谈。周庄,是永城县委统战部的小康建设基点村。统战部工作组入村以后,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还尽心尽力地为农民办实事...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无疑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多年以来,对工业品的购买力增长并不如经济收入的增长那样快,尤其是农村市场购买力偏低。据统计资料,1994_年全国非农民消费水平为3956元,是农民(1087元)的3.64倍,农民只是非农民的27.5%。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农民将部分收入用于建房,而且每隔10年左右就要对房屋翻修一次,这样相对减少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农民富裕起来后,其首选消费方式一般是建房。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收入有了极大提高,农村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民的住房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有人这样说过:“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话掷地有声,意蕴无穷。能不能解决好农民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当前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宏观政策能否见效,关键也取决于能否增加农民收入和有效开拓农村市场。“三农”问题之所以成为瓶颈制约,仅从经济方面找原因和想对策是很不够的,还应通过对社会关系的多层面分析,用大视野全方位审读农民问题。一、歧视农民的社会意识必须改变解放以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张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昔日农村低矮破旧的房屋、杂草丛生的茅草路和成片成片的农田,已逐渐被眼前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平坦的四车道和清心怡人的花园绿地所替代。征地、开发、动迁,农民造洋房、住别墅、回搬规划小区,越来越多世世代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当起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将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晨各单位:改革开放尤其是建省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出现了新建和改造房屋的热潮。由于我省大部分农民防震保安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村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施工,基  相似文献   

15.
一、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关心农民从历史上来说,关心农民是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将中国人民的主体———农民引为自己的依靠力量,在土地革命、国内革命期间,我们党都能调整对农民的政策,激发、保护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从而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在对待农民问题上,既有教训,又有经验。我们党曾经超前估计农村形势,所制定的农村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民中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党的农村改革所带来的农民…  相似文献   

16.
宏勤 《人大论坛》2011,(3):18-21
城镇居民向往田园生活而在农村买房,大量农民涌向城市而选择城市安家。双向供需刺激,农村房屋交易日多。与此同时,农村投入有限,而作为“沉睡资产”的农村房屋因不能出让而闲置荒废。从前倡导民族大团结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背景,而今在城乡发展逐渐统筹日益融合的今天,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居住情形及居所情况所引发的法理之争,则成...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1,(2):92-92
黄学贤、陈峰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利益冲突引发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并且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引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受损,相关法律的缺失与不完善,执法部门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农民合法的利益诉求、权利救济受阻,信息不公开、沟通渠道不畅,广大农民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等。  相似文献   

18.
案例:袁某系城郊农民,其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村里建了两层楼房一幢.该房屋的宅基地所有权属于村委会。  相似文献   

19.
《协商论坛》2013,(9):35-35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农村新建、翻建房屋越来越多,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规范。如村组兀规划自己找地建、挤占乡村公路乱建、抢占基本农田乱建、私下购买老它旧房翻建。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冯兰,李守经中国的农业、农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①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如果农民问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