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镇机构改革既是一个老课题,又是一个新课题。改革历程不短,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比较成功的改革之路。改革的动因比较复杂,成效和失误也比较明显。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国情,走一条改革的创新之路才是根本。乡镇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撤并,也不是简单的弱化,而是全方位的认识和反思。要进一步加强乡镇组织和发展经济的职能,找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切入点,充分调动乡镇的积极性,才是乡镇机构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观察达州市乡镇职能配置与机构设置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界定乡镇政府基本职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认真做好县乡事权划分,明确各自职责;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县级部门与乡镇政府协作管理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的机制;综合设置乡镇行政机构,精简乡镇行政编制;改革乡镇事业单位,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已成为发展的必然。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这一问题更成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乡镇机构已进行过多次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制约,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文试就新形势下乡镇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目标,从微观的运作层面对分离、精简、整合、强化、补位、下沉、协同、效能的具体日标取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一是"减人"不"减支";二是"减事"不"明事";三是"减数"不"增效";四是"止痛"不"治痛"。我国未来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应以突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为核心;设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以提高乡镇公共服务有效性;完善责任流程,以强化乡镇政府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5.
取消农业税後,中国各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大规模的改革已箭在弦上。本文对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政府责任、机构对应、交叉任职、公共物品供给、经济职能、乡村撤并、社会稳定以及上级政府的呼应性改革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仅有8个省市的乡镇 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这一进 展情况看,大部分地方的乡镇机构改革推进速度不尽人意。正如改革前专家所预料,乡镇机构改革真是最难攻克的堡垒。浙江省行政学院的马力宏教授和云南省行政学院的钱素华副教授认为,县与乡镇职能权限划分不明确、乡镇政府职能错位等是现行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而理顺关系解决条块分割和分流人员问题则是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田根 《行政论坛》2006,(1):27-29
2006年起全国免征农业税,中国的“三农”问题从此进入后税费时代。以往我国乡镇征收职能凸显,而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较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职能成为一种“压力—任务型”的职能。现在我国乡镇职能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能不健全、不协调、不规范。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职能体系需要理顺乡镇的职权关系、优化乡镇政府机构设置和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8,(16)
目前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各地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坚定改革的信心。当前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将乡镇机构改革复杂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镇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是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改革不断推进.现正进入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阶段.新形势下.乡镇改革必须以乡镇机构重建、切实转变乡镇职能为中心,还原乡镇服务"三农"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改 革的核心。在乡镇机构改 革中,正确认识乡镇政府应该具备什么职能至关重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的乡镇机构改革仅是对机构的合并加减,职能转变并没有到位,该分离的没有分离,该放权的没有放权,仍然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握在“手中”,这样势必将重蹈以往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覆辙。乡镇政府工作四大特色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政权的基层机构,地位特殊。专家们认为乡镇政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对现行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最近记者在山东省枣庄市看到峰城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很受启发。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对全区乡镇机构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到今年年初,乡镇机构由原来的586个,压缩到282个,机关人员由2200人,精简到1050人。精简下来的人员70%多安排到?兴办的经济实体工作,其他人员安排到乡镇和村队企业任职,也有少数  相似文献   

12.
撤并乡镇量“度”而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适度撤并乡镇,是“十五”计划纲要中“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建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地方集中地调整了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了一些乡镇。最近中央关于市县乡机构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县乡机构改革过程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不影响社会稳定、有利于生产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前提下,适当撤并乡镇。根据这一精神,一些省 (区、市 )结合县乡机构改革正在进行或准备进行进一步调整乡镇规模,撤并一些小乡小镇。调整、撤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对乡镇机构进行了乡镇撤并、机构和人员精简、调整条块分割等改革措施。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国已有的农村乡镇机构改革主要是作为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推行的,各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因此,改革的主线是减人、减事、减支出。至于在改革后农村乡镇结构如何很好地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各地改革目标中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大开发 ,需要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来自良好的管理 ,良好的管理来自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要实现这个转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任务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客观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 ,也是当前经济发展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必然要求。一、职能是机构的核心。现代行政管理学认为 ,机构是由职能任务、工作制度、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四个要素组成的。职能任务是特定机构对特定…  相似文献   

15.
从1984年乡镇政府恢复重建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曾进行过多次乡镇改革。以乡镇撤并、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改革是我国20年来乡镇改革的一般做法。然而,积重难返,乡镇机构在改革中日益臃肿,乡镇人员在精简中增加,乡镇一直处于“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以及“循环改革”的怪圈,改革的目标一次次落空。  相似文献   

16.
乡镇党政机关是党和国家设在农村最基层的党政组织,它起着党和国家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主要的职能有五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靠它去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带领群众去贯彻落实;二是上级下达给基层的各项工作任务靠它去完成;三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靠它去组织实施;四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靠它去解决;五是农村大局的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靠它来保证。总之,乡镇党政组织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正所谓上边千条线,乡上一针穿;下边万般事,乡上一盆端。…  相似文献   

17.
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乡镇职能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建设进程。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乡镇职能如何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乡镇作为中国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公共服务职能,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服务农村的职责。本文对中国乡镇政府改革过程中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提出了乡镇改革的五种模式,并对乡镇改革五种模式的背景、内容、特征、绩效、问题等进行了评析,以期为中国乡镇政府改革的下一步行动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吴忠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顺应乡镇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新形势,着眼于提高乡镇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在利通区和青铜峡市的21个乡镇开展了“两管三评一推优”(即组织管理、自我管理,下级测评、同级互评、上级考评,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镇职能的演变历程经过了1949年至1958年的乡镇职能初步确定,1958年至1983年的乡镇建制受挫、乡镇职能丧失及1983年以来的撤社建乡、乡镇职能恢复和发展三个时期。乡镇职能的演变与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新形势下,强化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既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乡镇行政生态环境改变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践中,强化乡镇公共服务职能困难重重,主要是:压力型体制下事权与责任高度集中,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关系失衡,乡镇政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因此,急需通过清楚界定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快乡镇政府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