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连续10年申请"国酒"商标未果如今:将"国酒"红旗插遍全国,欲宣示"国酒"地位?"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这个广告语是不是有些熟悉?是的,已经听了N年。现在,"国酒"茅台直营店开到广州市民的家门口来了。2012年6月27日,茅台酒广州直营店在新市白云花园开张,同时宣布广东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的场面十分热闹,张大爷还被挤掉了一只鞋子!  相似文献   

2.
《中国机关后勤》2007,(1):40-40
国酒茅台新近推出了一款系列酒——和美一家酒。原本作为茅台推出新品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和美一家”酒的推出对于茅台来讲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茅台酱香酒业,特别是国酒茅台离不开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茅台原生态环境,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今茅台人口密集、建筑杂乱、交通堵塞、酒企林立已超过它的环境承载能力,惟有保护茅台的原生态环境,减轻它的环境承载力,实现它的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可选佳策。  相似文献   

4.
1日,副省长谢庆生出席在贵阳举行的"国酒茅台杯"第一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闭幕式并为获奖者颁奖。6日,省长、贵广快速铁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07]37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为促进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集团)又好又快发展,把"国酒茅台"提高到更新更好的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王军  吴继 《当代广西》2012,(21):61-61
日前,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举办的白酒国家评委年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一批全国白酒专家以及国家级评委共160余人参加了年会。年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勇主持。会上,评委对茅台、五粮液、湘山等72个国家名优酒样的感官质量、酒体设计报告和理化检验报告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评审。经过多位国家级白酒评委严格打分,15轮密码编号暗评,桂林湘山酒业的"50.8°桂一号"浓酱  相似文献   

7.
张兵 《小康》2005,(12):88-89
(上接2005年第9期)药剂师的中国情1985年上半年,当时的中国外长吴学谦访问瑞典。招待会过后,使馆办公室主任说:“打开的几瓶茅台还有点剩余,每人可以分一点。”这是我第一次品尝茅台,我舍不得喝,便找了一个空茅台瓶,小心地将那杯酒倒回瓶内,酒刚好盖满瓶底那么薄薄的一层,但其香气却是不断膨胀着、扩展着。第二天上班,我将酒带到领事部办公室,我打开了瓶盖,酒香不断从签证室的门缝里溢出,让人无比陶醉。办签证的人陆续排起了长龙,第一位走进来的年轻人突然问道:“什么花这么香?”我笑答:“茅台!”“能让我看一眼吗?”我只能如实说道:“不是…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29)
<正>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省级预评估。仁怀市通过"三城同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仁怀,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形象总结了酱酒文化在仁怀的源远流长,享誉世界的国酒茅台,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独特的盐运文化成为仁怀的第二个标识;而毛主席在军事指挥上的"神来之笔",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仁怀,更是让红色文化在仁怀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9.
《松州》2010,(1)
<正>在担任宁城老窖集团董事长期间,酿造出闻名区内外的"塞外茅台",感染了一代人;退休后受聘于内蒙古奥淳集团,又推出营养型北京2008奥运会唯一专供酒;68岁回乡筹资3800万元,在大辽故都赤峰市林东镇创建酒厂,重塑赤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大》2012,(8):71
近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对公务接待进行了细致的规范,如"不得食用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及其他高档菜肴"、"不得提供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一律安排工作餐,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等,引发热议。网民"文艺演出":对于公务接待,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文件并不少,但结果却很尴尬。一纸"通知"能否管住已成为痼疾的"嘴上腐败",关键在于能否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2014,(1):56
今年以来,贵州茅台集团按照贵州省对茅台提出的"三个转型"、"五个转变"的要求,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创新营销思维和手段,满足消费者对贵州茅台的多元化个性需求。面对白酒市场的严峻形势,贵州,茅台的结构带来了整个集团的平稳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茅台酒也好,白金酒也罢,只要离不开"高端路线",走不出"灰色地带",挣不脱"大腕炒作","国酒"便会离"国民"越来越远。近来不少报纸连连刊出专版,说是3月17日,茅台集团的数百名经销商和战略合作伙伴齐聚北京,隆重推出继茅台酒以后的又一核心品牌—白金酒。这消息让人五味杂陈。茅台原先并不希罕,它的出名,始于与红军的结缘。当年红军被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2,(1):63-63
茅台也好,五粮液也罢,这些高档酒由小而大,由大众而富豪,由俭而奢,并不断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极品”,个中奥妙,大多数中国人心知肚明:公款消费和送礼需求。而这最近也得到“权威印证”——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没有公款消费,茅台不会那么贵”。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大》2012,(16):56-56
以中国文化为根,中国精神为魂,国酒文化为脉,构建茅台企业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贵州茅台以不断创新和升华企业文化为指引,进行了丰富而深刻的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1999年率先在全国白酒行业提出文化酒理论以来,茅台集团以传播企业文化为核心及品牌文化价值的经营战略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的力量深深溶铸在国酒茅台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茅台占据了中国酒文化和行业管理文化的制高点,取得非凡的业绩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17)
正骗局与"酒托"类似,一般是以网恋为名使用套路让受害人到指定服装店花高价购物。其中绝大部分"衣托女",其实是男性。假网恋、真约会,见面就是买买买……与"酒托""茶托"和"饭托"骗局类似,多起发生在武汉,以打感情牌、搞消费诈骗的"衣托"新骗局令不少受害者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16.
他12年没有安放办公桌 “一座茅台旧有村,糟丘无数结为邻,使君休怨曲生醉,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 清道光年间,兴义词人张国华这样记叙和赞叹了茅台酒。其时,茅台酒的独特工艺已基本形成,制酒烧房  相似文献   

17.
酒和茶是中国最为传统的两种饮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国是白酒的发源地,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都盛产白酒。而大陆酒品牌以国酒茅台为代表之一,台湾第一名酒金门高梁则亦是声名崛起。虽在酿造技术上各有特色,但是深深的两岸酒文化是相通相连的。  相似文献   

18.
1992年3月,贵州省轻工厅葛长瑞副厅长先期去美国洛杉矶,筹备贵州10多家酒厂参加国际大赛,但各厂样品尚未抵达,可又需及早布展,葛厅长急中生智,想在当地购买几瓶贵州样酒,他跑遍洛杉矶各大商场,只见到两种中国酒,一是国酒茅台,二是鸭溪窖酒。众多的中国名酒为何打不进美国市场,原来美国对白酒进口管制极严,要通过“烟酒枪炮管理局”苛刻检验,各项卫生理化指标合格才能进口,鸭窖以其纯正的品格和不含任何药物与添加剂,于1985年获准进入挑剔的美国市场。从此,鸭溪窖酒产销量逐年上升,1993年产量已逾万吨,创税利4000多万元,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跻身全国500家最佳工业企业行列。是什么原因使鸭溪窖酒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19.
王涛 《中国保安》2004,(6):10-13
酒,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自古就流传着许多关于酒的传说:从杜康机缘学酿酒开始,到赋有盛名的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醉酒打猛虎……千百年来,酒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早已融入千家万户。尽管酒色不同,饮酒的人各异,却都带着一致的想法——不醉不归。如今,酒正神奇地演绎着一段段或令人啼笑皆非、或让人难以忘怀的桩桩轶事。以前,凡是喝过酒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北方人喝起酒来豪爽,南方人喝起酒来细腻。如果让北方大汉在酒桌上滴酒不沾,恐怕比打他、骂他还难受;但要想在酒桌上把南方人灌倒,却要好好费一番功夫。可如今,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在党的军事斗争舞台和新中国外交舞台上,陈毅都曾留下过光辉的身影。陈毅是身经百战的元帅,是挥洒自如的外交家,同时也是热血激情的诗人。陈毅元帅喜诗、好酒,性情奔放,与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曾以诗论酒,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交往故事。那是红军长征期间,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加紧军事上的围追堵截,一方面大肆进行舆论上的造谣诬蔑,谣传共产党人在途经贵州茅台镇时,纵容官兵在著名的茅台酒池里洗脚。然而,民主人士黄炎培对此谣传却不以为然,为此,他特意作了一首七绝《茅台》:喧传有客过茅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