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温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是在实施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明显。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1999年10月1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这项制度实施至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典型城市进行实际调查与研究,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从法律角度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渊源,制度运行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证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着重要作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在不断完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及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历史沿革的回顾,从现状、问题和对策这三个方面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分析,使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角度上加以完善,发挥其作为社会救助法中重要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于2007年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部分农村贫困人口施以救助,河北省于2005年已全面建立并实施了这一制度.分析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及河北省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内容、实施及现状,以期对完善河北省农村低保制度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农村基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展状况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误区,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农村贫困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体系,以期使贫困最低生活保障真正落实到确实需要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手中,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左菁 《河北法学》2007,25(7):57-62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反贫困"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农村低保的试点工作,但各地农村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巾遇到了诸多障碍,很多地区的农村低保工作都处于基本停滞状态.我国各地地方政府应拓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渠道,科学划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合理选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不断完善本地区的相关制度,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根据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个农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此线时就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本文对国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央政府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这一决策必将促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农业人口规模庞大且相对集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本文从农村低保的新形势入手,着重分析中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伦理缺陷:从救济对象看存在歧视性,占我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无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遭受歧视;从实施理念看,传统救济"三无"对象的情结难解,恩赐思想仍有市场;从救助方式看,在救济对象的认定过程中,选择标准苛刻,无视救济对象的权利,实施过程缺乏人文关怀.这些伦理缺陷如果得不到解决,将影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不利于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都业明 《行政与法》2013,(12):65-68
政府在低保政策的制定、低保对象的认定及低保对象的管理和服务等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低保责任主体的责任划分、相关职能部门自身能力建设以及各项制度的衔接等问题对政府的低保工作提出了挑战.为此,各级政府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令)号]国发〔2007〕19号[公布日期]2007.7.11[类别]经济法.农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国务院决定,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5.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国家福利制度.但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制、引导城市居民诚信申保、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这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柱性制度安排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承担着解除国民生存危机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受助者最起码生活的基本防线。1999年我国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体部分,上升到法规规范的层次。10年后,暂时停下来,认真回首与反思其发展,是其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本文基于此意,对城市低保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资金不足、对象界定不合理和制度不健全。本文指出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才能使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嘉慧 《法制与社会》2011,(34):217-218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关系着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目前我国主要根据物价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对其定期调整,但在物价上涨背景下低保标准的价格调整机制存在着原则和理念落后、周期和频率不统一、调整方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等问题,需要转变调整原则、完善调整措施并加强配套制度的建设,保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的协调进而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社会救助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城市低保标准的价格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9.
法制动态     
新闻回放 福建厦门 为最低生活保障立法 9月25日,福建省厦门市人大常委 会开始审议《厦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办法(草案)》。据悉,用法规采确保在 城乡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在 全国尚属首次。 厦门市从1993年开始探索并建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时全国 只有厦门市和上海市在开展这项工作, 如今,一张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最低生 活保障网已在厦门市初步形成。截至今 年6月份,全市共有8538户26017人享 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上半年全市共支 付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13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政治进步的调节机制。资金供给是低保制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低保资金供给环节中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