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政策伦理的逻辑起点。维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伦理建设的根本方向,偏离公共性是公共政策伦理失范的集中体现。政策规划是在一定的政策价值指引下寻找具体方案的活动,是整个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环节。在此过程中,如果政策行动者违背公共性要求而对政策目标设定、政策方案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实施不正当的干预,就会造成公共性的侵蚀与缺失,引发政策伦理规范的偏离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政策规划过程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维护作用,使政策规划的结果最终体现公共性的政策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责任伦理视阈下安老养老政策支持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安老养老政策支持体系面临着老年抚养系数加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支出增加、养老服务业难以满足需求、社会对老人心理问题和精神需求关心不足等现实困境。应以责任伦理的基本理念、基本范畴、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作为安老养老政策支持体系的伦理价值基础,并以此构建该体系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公共政策学本土化研究和学术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借鉴国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在分析框架层面提出的政策过程新模型、建构主义政策研究纲领、制度理性选择框架、政策创新和扩散的政策网络视角等都有显著的学术创新;在研究主题层面,他们立足我国重大经济社会政策问题,重点关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信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民主化与法制化等重大问题。在学科前沿层面,公共政策协同性研究、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公共政策工具研究、公共政策伦理研究将成为公共政策学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正创新政策一:生活困难、无能力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申请政府贴息助保贷款5万元;创新政策二:城乡低保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为选择200元档次以上者每人每年代缴养老保险费100元;创新政策三:城乡重度残疾人、城镇"三无"人员、贫困残疾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符合领取养老待遇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演化范式的发展为创新型区域建设政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应用演化范式的基本哲学思想和分析框架研究区域创新发生和扩散的演化过程,可以得到与传统均衡范式有所不同的创新促进政策思路和原则,比如纠正系统失灵的政策主旨、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更为重要、战略小生境的创新政策、至关重要的经济试验、数量型与质量型相结合的创新政策、创新政策的学习性和民主性等。  相似文献   

6.
公共伦理是指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社会公共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通过社会公共活动与社会公共事务所集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公共伦理精神。公共伦理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现象,即一切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道德原则、道德意识、道德关系以及道德活动的总和。公共伦理的基本理念至少应当包括公共利益、公平正义和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至少应当包括公共利益原则、公共正义原则、公共责任原则和公共服务原则。  相似文献   

7.
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伦理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用道德来匡正和规范所出现的消极现象。道德起源于社会经济生活。道德介入经济生活后,就必须用个体伦理和制度伦理来调节经济生活诸方面。伦理与效率之间的对立统一,决定了制度的设计不能仅仅以效率为标准,还要同时以伦理为标准。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伦理价值日益凸显并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科技政策时必须考量的因素。科技政策的伦理价值是以人为本,其法治意义一方面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动力,另一方面是为科技立法提供道德支撑和伦理认同,为科技政策的选择提供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简论伦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执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作为现代社会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执行存在重要的伦理价值。面对我国政策执行中的种种不利现象,从伦理视角分析其中的利益关系、道德判断,进而把握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共利益至上、实事求是、人本、协调等原则,以提高政策执行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是司法实务部门探索创新和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相关伦理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通过社会支持和社会化处遇使得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未成年人获得适当保护是“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少年司法中的体现。保障儿童最佳利益的“责任伦理”是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主体责任中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伦理基础,也是平衡“国家亲权”与“父母亲权”的伦理依据。社会力量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支持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平等与尊重、接纳与认可、赋权与发展等基本伦理规范,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最佳利益。  相似文献   

11.
只有政策创新才能有效解决转型期新出现的社会问题,但政策创新并不等于新政策制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价值规范,因应了转型期的内在要求.以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来检验和规范政策创新,以民主法治作为公平正义在政策创新中的实现机制,才能确保政策创新沿着有助于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瓶颈与突破:上海科技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其原因与瓶颈是城市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科技与教育投入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上海科技创新的突破路径为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理顺城市创新职能,改革经济体制,健全创新机制,完善政府创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采购政策、审批政策都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要注重原创,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创新与政策生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公共政策创新是政府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而开展的有价值的政府行为,但政策创新的“价值”必须置于政策生态的框架下进行衡量。在政策生态视野下,政策创新研究有变量分析、过程模型、主题分析和限度分析四个角度。本文着重从主题上阐释了公共政策创新包含政策主体、政策内容、政策手段和政策过程创新四个方面,进而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的政策生态下,公共政策创新应有三个限度:以市场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和均衡健全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试论政策创新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策创新能力是政府对政策要素的重新组合能力,它直接影响政策创新活动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政策创新能力的大小强弱首先取决于政府能力的大小,与政府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权力资源、权威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有关。中国政府政策创新能力的提升应着力塑造政策创新的能动主体,营造促进创新的文化环境,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时代课题,它是随着生态道德理论的完善而逐步形成的.在我国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有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需要生态价值观念的更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协调以及其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方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新美国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中国模式必须慎重地对待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政策创新为中国模式的完善和日益成熟提供助力。公共政策创新的实现机制包括发生机制、发散机制和完善——维持机制。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必须实现党建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创新政策设计的理念和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创新政策的理念和知识基础上 ,基于社会科学理论、政府学习和政策实践反馈三者之间的互动 ,提出了我国创新政策设计的概念性框架和模型  相似文献   

18.
Some electronics experts believe that robots, like present‐day computers, will be commonplace. A diverse assortment of robots, with varying purposes, capacities, forms, and sizes, is emerging with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olicy, service and regulatory responsibilities of govern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ree public policy fields – aging, health care and defence – where the use of robotics is already substantial or where it is projected to grow substantially and where significant ethical issues exist or are anticipated. Applying ethical theories to the use of robotics is difficult. In the near‐term, the focus should be on the ethical standards and behaviour of those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programming and operating robots. Several key topics in contemporary public sector ethics, including personal moral responsibility, privacy and accountability, are central to the emerging field of robot ethics. This suggests developing an ethics regime for robotics and examining the need for law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its use.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27个省2012-2016年科技创新能力与相关政策数据为例,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变化与科技创新政策中财政支持工具组合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新型财政补助方式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更多地采取创新券、后补助等新型补助方式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间接税收优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充分条件,奖励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强的关联性;现有的风险补偿和股权投资方式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的匹配,合适的组合才能起到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Global Innovation Clusters’ Initiative (GIC) is an innovation program launched in Canada. This article aims to describe the policy, in particular its ke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the Europe's Smart Specialisation (S3) policy initiative, and critically explore the logic behind its inception. The article reveals that although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actices are bespoke and context-specific, the need to increase coordination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and sectors of policy making is acknowledged to be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both innov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