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闫志民 《新视野》2005,(4):13-16
文章深入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把"三农"问题放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三条途径双管齐下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努力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强推进非农化的进程;坚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农业现代化是毛泽东为解决农业社会化完成后中国的“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战略目标,它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商品化、农业管理科学化、农村人口城市化、农村人民现代知识化和农村社会关系法治化等目标追求。重新解读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涵义,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探索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坚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三农"问题的合理解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很丰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邓小平同志关心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两个"飞跃"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对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健 《党史文苑》2008,(3):53-54,57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且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结合邓小平科技兴农思想的内涵,论速了其对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农民最多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在党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对农民切身利益的关切.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重中之重.化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三农"问题,一要使农业与国际接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置农业发展的终端于国际市场;二要着眼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要多途径地全面地促进农民的现代化;四要在"三农"视阈外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领域的集中体现,深刻理解和领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出发,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逻辑理路予以准确、系统、完整的阐释。从价值逻辑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社会繁荣稳定的战略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现实逻辑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格局日益严峻、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等现实挑战。从实践逻辑看,新时代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全方位系统性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作用、健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改革开放的成败.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始终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他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三农”的地位与作用、农业保护、科教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改革和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如何定位和部署"三农"工作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是一份指导今年乃至"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文件,"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三农"工作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要在新发展阶段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发展格局中把握新机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现代化,最大的问题还是"三农"问题,因为13亿中国人9亿在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就是要把"三农"问题放在整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认为农业现代化直接关系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关系社会稳定,关系工农联盟的巩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行正确的政策,依靠科学技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飞跃"。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对于当前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和科学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鄂州市考察农村工作时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这既体现出他对农村现状的担忧,又表达了他对农村工作的殷切期望,实际上提出了正确看待和处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前提是正确理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健康推进的根基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又连续九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从农业开始的.他从农业、农村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高度,论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把"三农"工作放在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一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四是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始终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他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市场角度把握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从市场角度探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模式,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农业市场化。把握这一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推动农业沿着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逐步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