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国内发生多起婚内强奸的案件以后,学者对婚内强奸的研究和争论越来越多。对于婚内强奸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一是婚内强奸属于强奸罪,二是婚内强奸不是强奸罪或者应另立新罪。本文在两种争论的背景下,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对婚内强奸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婚内强奸"是一种存在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我国目前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本文通过分析境外的立法现状和我国对此问题的争论观点,指出"婚内强奸"在立法上应予以犯罪化。  相似文献   

3.
强奸何以为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果把婚姻制度理解为一种关于性资源的产权制度 ,那么强奸就可以视为一种“性盗窃” ,它的第一受害者是性资源被窃的某个男子 ,社会禁止强奸是为了防范恶性性竞争对以婚姻制度为主的性秩序造成破坏性后果。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深处的性嫉妒心理大大强化了社会观念对强奸的厌憎情绪 ,因而又必然影响到法律对强奸的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4.
马姝 《河北法学》2011,29(12):126-132
后现代女性主义将强奸视为一种"语言"。借由"话语塑造主体"这一机制,男性在有关强奸的立法与司法仪式中被塑造为身体上的压倒性体力占有者,女性则具有了"可被强奸"的属性。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客体化的事实在强奸罪这一罪名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的话语转换策略提醒我们应当跳出既有法律框架来思考防治强奸的对策,即可以考虑在社会条件成熟的时候,取消"强奸罪"这一法律语言,达到改变女性弱势地位,约束男权的扩张,抑制强奸行为发生的目的。至此,女性以主体地位进入法律史,性别平等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5.
李浩 《天津检察》2009,(6):45-45,44
一、约会型强奸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相对于“典型强奸”而言,约会型强奸极具争议性。关于约会型强奸的概念在界定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狭义的约会型强奸与广义的约会型强奸。狭义的约会型强奸指发生在有恋爱关系的两性之间的强迫性的性交行为。  相似文献   

6.
马浩丹 《法制与社会》2011,(30):288-289
女性主义社会学用性别的视角审视性犯罪,对强奸犯罪的性质、原因和处遇提出了独到的解释。从历史上看,强奸的属性经历了财产侵犯、人身攻击和人格贬低的演变。强奸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文化中包含着制造强奸倾向的因素、削弱强奸内在抑制与社会抑制的因素、削弱受害者避兑被害能力的因素,从犯罪人与被害人两方面促进了强奸的发生。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强奸是男性主义社会用以控制女性的手段。从犯罪学的观点看,女性主义社会学关于强奸的理论存在局限性,但亦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卫明强奸案"引发了学术界对于婚内强奸是否构成强奸罪的激烈争论,理论界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的对立局面。本文从法律解释的途径,通过文义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与比较法解释等不同的解释方法,论证了将婚内强奸纳入强奸罪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符合国际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8.
婚内强奸是一种一直以来客观存在的家庭暴力行为,但是,婚内强奸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却决定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报告》披露,在《婚姻法》和《妇女法》修改讨论过程中,"婚内强奸"都是热门话题,但最终两度被弃。长期以来对于婚内强奸归罪问题的讨论可谓是如火如荼,关于该种行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争论,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通过国外的立法实践和我国的社会现状探讨婚内强奸能不能定罪以及如何定罪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婚内强奸按照理论上的解释,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违背妻子意志,强行与妻子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在这一问题上,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相关司法解释也无涉及,因此导致司法机关处理此类案件时陷入两难的境地。对此,笔者以王卫明婚内强奸有罪判处决这一典型案例为引子,结合国内外婚内强奸的立法,主张在中国应将婚内强奸犯罪化,并提出移植"婚内强奸"这一西方法律制度的同时将其本土化,使之适应中国社会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中英刑法上强奸罪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江 《现代法学》2007,29(3):158-168
英国自上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初对强奸罪做过多次修改,当今英国强奸罪的概念与过去相比已有本质上的区别。从纵向评析英国强奸罪概念的发展过程,横向比较中英两国强奸罪的概念和构成,有助于深入探讨我国有关强奸罪法律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强奸罪受害人是否仅限于女性,性行为指向是否仅限女性生殖器,婚内强奸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立法保障男性免受鸡奸等行为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地位不断提高,强奸罪所保护的法益发生了从"男子私有财产"到"妇女性自主权"的飞跃。本文指出婚姻关系作为一种契约,其平等性也决定了丈夫无婚内强奸的"豁免权",立足于我国实际,有条件地承认婚内强奸是较为合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约会强奸频发,成了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约会强奸并非法律概念,只是强奸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男女在聚会过程中,男方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性交的行为。太平盛世治安状况良好,彼此认识或接触的男女之间发生强奸的机会反而比陌生男女多,而且比遭陌生人突袭更难防范。男人应当明白,女性与你牵手不等于同意与你亲吻,与你亲吻不一定可以有进一步的亲热,同意你脱去她的上衣不意味同意你去脱她的裤子。所以说,有时候亲呢与犯罪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3.
强奸罪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奸罪,是一种传统犯罪,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性犯罪。目前,在我国刑事法律中占据重要地位。刑法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在强奸罪具体认定上存在很大争议,甚至在不同地方法院之间出现了相反判决,损害了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性和权威性。本文通过对"妇女"之称呼不确切,"先强奸后和奸"等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强奸罪后立法完善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婚内强迫性行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婚内强奸"的出现率正快速攀升。婚姻存续期间,丈夫违背妻子的意愿,采用暴力或其它违背妻子意愿的方式与妻子发生性行为,能否构成强奸罪的问题,一直是许多国家法学界人士争论的问题之一。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国家在对"婚内强奸"行为的法律规定和认定上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对"婚内强奸"行为,这个在司法实践中和司法理论界都存在重大分歧的问题作全面地分析和阐述,并强调其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女性成为强奸罪主体、男性成为被强奸对象的可能和必要性的论述,提出了我国应将第二百三十六条改为:"违背他人意志,强行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14周岁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一)强奸、奸淫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奸淫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的;(四)2人以上轮奸的;(五)致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科院蓝皮书《中国妇女发展报告》曝出内幕押在《婚姻法》和《妇女法》修改讨论过程中,“婚内强奸”都是热门话题,但最终两度被弃。自王卫明案以来,各界持三种观点,即全盘肯定,全盘否定以及折衷说。笔者认为,“婚内强奸”非强奸罪,但这并非肯定“婚内强奸”的合法性,妇女的权益仍然赖于法律的保护,当符合虐待罪的犯罪构成时,理应严惩不贷;此外,在法律无能为力时,我们还是需要道德的约束力量。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与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新一代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而"代孕"日益成为人工生殖技术领域的璀璨星星,多年倍受学术界的争议。代孕行为正面临着法律困境,而我国代孕法规效力软弱,对代孕的法律概念缺乏明确的定位,法律规制滞后。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何构建我国的代孕法律规制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比较各国的立法模式,对代孕的法律概念进一步界定,通过界定代孕的本质、界定代孕主体、规范相关参与者,对代孕的合理使用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控,从而完善符合我国法境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8.
丈夫能否成为强奸妻子的犯罪主体是近年来刑法学界争论激烈的问题之一,目前主要有全面否定说,全面肯定说,折衷说三种学说,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全面否定说。司法实践中常以婚姻关系是否存续作为判定婚内强奸成立的基准,且在婚内强奸成立的情况下,其刑罚处罚多为相对较轻的缓刑,这对于广大妇女的性自主权利保护是相当不利的。纵观世界法律,早在上世界末就悄然掀起了废除"丈夫豁免"原则,肯定婚内强奸的存在的风潮,反观我国,在保护妇女性权利方面严重滞后。本文旨在从事实与规范之间探讨婚内强奸问题,支持全面肯定说以保障妇女在婚姻中的自由平等权。  相似文献   

19.
"婚内强奸"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争论很激烈。本文从法解释学的角度分析了婚内强奸不构成强奸罪,并进而对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加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通过在刑法中增加"强迫性行为罪"来保护已婚妇女的性自主权利,维护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婚内强奸”一直是刑法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争议的焦点,在现行有关强奸罪的刑事立法框架内,由于缺乏统一的内型化标准,各地司法机关对“婚内强奸”行为是否立案、如何定性,往往莫衷一是、处理结果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难度.对此,笔者不甚揣索,乞求通过对“婚内强奸”进行“量刑化”可行性分析,以厘清该种行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争论,进而为立法研究提供考量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