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事关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大局,但由于农民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的意识和组织机构以及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农民利益表达正面临各种困难,而它的出路就在于不断提高农民的利益表达意识、加强农民利益表达的组织机构建设和拓宽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利益调整与分配过程中,一方面我国农民的合法利益不时被损害,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发展,农民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农民会寻找各种利益诉求渠道维护自己利益,但遗憾的是,我国现阶段农民利益诉求机制很不完善,农民通过合法渠道维权的可能性极低,他们只能无奈地转而参与非法的群体性事件。在利益冲突视角下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要求我国不仅需大力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引导农民合理维权,而且要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农民群体的利益,也威胁到了我国和谐社会、民主社会建设的进程。近年来,农民上访反映的问题暴露了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缺失带来的种种社会危害。提高农民政治、文化素质,建立农民自己的统一组织、规范现有利益表达渠道是构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利益表达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完善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公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存在不足,表现为利益主体的权利意识缺乏,利益表达的非均衡性。利益表达体制不完善,非制度性利益表达增多。艇决的路径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政治生活的现代化;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加快民间组织发展步伐;积极培育公民文化,增强利益主体表达意识;积极完善表达机制,拓宽利益主体表达渠道;积极推进权利平等,实现利益表达方式理性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引起了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阶层之间差距的扩大,农民群体成为一个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农民利益制度化表达渠道的不畅,导致农民利益非制度化表达方式非常普遍,影响了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完善人民代表的利益表达功能,建立和完善农民的维权组织,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利益表达功能等,来构建新时期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构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而且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农民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的错位与缺失,是激化农民集体上访的重要原因.对此应采取疏导的方法,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问题处理机制,保证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畅通.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利益诉求是执政党注重并认真研究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农民的利益诉求表达还存在渠道不畅的问题。主要有政策性、体制性和自组织缺失等方面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必须弄清农民的利益诉求,建立农民及时表达这些利益诉求的有效机制,并积极探索新的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现状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转型期,弱势群体在利益表达上呈现出利益表达渠道众多与表达的低效化、利益表达内容的合理性与利益表达方式的非理性、利益表达的客观必要性与利益表达主体的不成熟性、利益表达的共同性与利益表达的分散性等特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原因是弱势群体自身在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文化水平,受传统意识影响方面有其局限性。客观原因有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和社会团体发展有制度性障碍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构建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关键在于实现利益表达权利的平等,重点在于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另外,加快培育非政府组织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由各种利益矛盾引发的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民利益受损后进行利益表达却遭到不同程度的制度性渠道困境。畅通制度性的表达渠道对缓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应着重对信访、司法救济和人大、政协等组织救济三种主要的制度性表达渠道进行合理性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