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还不成熟,容易受到淫秽色情信息的感染,而走上错误的轨道。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影响,必须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通过立法、行政管制、技术防范、民间自律和教育等多种手段控制网络淫秽色情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由于电脑网络技术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成本降低,传播手法更为隐蔽并且迅速,因此网络已经成为传播淫秽色情的新途径,网络色情等不良信息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性犯罪的直接诱因。这无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必须多管齐下打击网络色情,以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防止和减少青少年走上性犯罪的歧途。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沉迷网络色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色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尊严,更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巨大的危害。本文详尽分析了青少年沉迷色情网络的根本原因和危害,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通过教育和防范双管齐下的办法来控制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新春伊始,公安部门领衔发动的东莞扫黄行动,无论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虚拟社区中,都引发了诸多的舆论纷争。由此引领的扫黄风潮正席卷全国,许多地方也开始了扫黄行动。毋庸置疑,对于色情行业的打击,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违法犯罪,故而扫黄行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同与支持。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色情产业的治理并不是一扫了之,其背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讲,单纯地依靠打击色情活动,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色情产业猖獗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对社会治安带来不利影响。打击色情活动,应当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理应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而不是运动式执法。短期  相似文献   

5.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儿童色情虽然没有对真实的未成年人造成实际损害,但是却对未成年人产生间接伤害,并对社会公众产生道德伤害。但是,禁止虚拟儿童色情会产生言论自由和保护未成年人两种价值相互冲突的问题。美国法围绕着是否禁止虚拟儿童色情的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联邦最高法院最终确立了禁止虚拟儿童色情的合宪性,并确立了二元制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立法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1月8日,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  相似文献   

7.
翟蕾 《法制博览》2024,(9):157-159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公共生活的虚拟延伸,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建构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公共平台。网络快速普及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色情泛滥等一系列网络公共秩序混乱的新挑战。为此,国家明确作出“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的重大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环境部署,需要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强化网络法治的宣传和普及,切实推动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卖淫嫖娼、色情活动泛滥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卖淫群体中,农村女性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面对日益扩大的卖淫人群和十分猖獗的色情活动,我们不能不作出深刻的反思,研究这种社会丑恶现象存在的社会基础,探索其消除切实可行的途径,无疑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4):F0003-F0003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色情、网络暴力和网络成瘾也在危害一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了贯彻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要求,帮助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2010年5月17日至7月13日,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联合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网共同发起主办“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听众对象主要是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10.
网络接触中青少年被侵害及相关保护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如网上黑客的攻击、色情内容的传播、信息欺诈等,广大青少年也深受其害。认识网络接触中青少年被侵害及相关保护问题,有助于网络道德建设,加快青少年网络体系建设的步伐,使社会注重青少年网上行为教育,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使青少年在网络接触的过程中,尽量少受网络信息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富于形象思维,往往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或者卡通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也是如此。 当伊拉克战争胜券在握时,美国弄出一副特殊的扑克牌,牌上画有美国要捉拿的伊政府高官,清楚而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渗透,少数地方官员由袒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首领发展到公开半公开地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老大。这种转变为“黑老大”意味着官员的腐败的目标正在由贪图享受转变为积累个人资本,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相似文献   

13.
与其他转型经济及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相比,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以来,"和谐"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高层的外交活动中,它已成了反映中国外交新内涵和新特点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这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备受各方关注的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结果于1月29日揭晓.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74票对45票的绝对优势,出人意料地战胜原执政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并因获得巴立法委132个议席半数以上席位而享有独立组阁权.  相似文献   

18.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肖枫 《当代世界》2010,(10):37-39
近几月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令人关注。有人说美国正"从南北两端围堵中国",中美间一场"战略较量"在所难免。也有人说中美是"假朋友"关系,什么"伙伴关系"只是为"好听"。还有人说,"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既然中国实力增强腰杆硬了,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应"加快进度"。诸如此类的议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是绝不可"简单化"地看待和对待的。  相似文献   

20.
自甲午战争后,台湾问题始入中俄关系视野,在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中更存在着明显的"台湾因素".在苏联存在的69年内,苏联政府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但是在利用"台湾因素"方面却几欲诡诈,为已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