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后风  国富 《廉政瞭望》2003,(12):33-35
他曾是阜新市的公安局长,又是全国悬赏30万元缉拿的通缉要犯;他曾人前显赫、众星捧月;逃亡中却沦落为3年蜇居一室不敢外出一步的“准囚徒”。4年逃亡生涯,妻子病入膏肓,他抵不住妻子的声声血泣,决定结束4年逃亡生涯,回到阜新……  相似文献   

2.
吉林好人     
《新长征》2014,(12):F0002-F0002
兰福利——志愿服务 温暖万家 兰福利是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的一名普通员工,百川志愿者协会会长。他长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社会公益事业上。妻子生小孩他不在身边,他要给孤寡老人家修房子;父亲去世他没在跟前,他去外地看望贫困儿童;逢年过节时他不顾自家,先把米、面、油送到残疾人手中。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4,(10):F0002-F0002
杜井贵,梅河口市和平街道四合社区居民多年来,他精心照顾常年瘫痪在床的妻子,不离不弃陪伴妻子走过艰难的每一步,用自己的一副肩膀艰难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病痛的折磨让妻子的脾气变得有些古怪,常因为一件小事老杜就会遭到妻子的责骂,每当这时他通常选择暂时离开,找个没人的地方默默流泪,然后再回到妻子的身边对妻子笑脸相迎。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在1927年4月临刑前写的《狱中自述》中,有两处提到夫人赵纫兰。一处是说他离家到永平府中学读书时,“祖父年逾八旬”,全赖妻子“在家服侍”;另一处是说他在天津法政专门学校读书的六年期间,“学费所需”皆赖妻子“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是妻子为他回报了祖父的养育之恩;是妻子支持了他的事业,令他终生感激。李大钊在成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始终得到夫人赵纫兰的支持和帮助。由于赵纫兰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她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5.
作为革命者,他忠于党。忠于民,丹心一片;作为学者。他治学严谨、孜孜不倦,有大师之风;作为长者。他宽厚待人、德高望重,有大儒之风。他谦和率真,与妻子相濡以沫;他话不多。但简洁明了。人情练达中包含哲理,发人深省;接触过他的人提起他。涌出的多是景仰、赞叹、敬佩之类的词语……  相似文献   

6.
徐向良 《支部生活》2010,(10):44-45
在一条山路上,他来回走了10000多趟,磨破了200多双鞋子,走过的路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 在一座大山里,他一呆就足24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青春奉献在大山之巅的转播台上。 他忙于工作,顾不了家里的农活,照顾不上父母、妻子和孩子,儿子却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相似文献   

7.
<正>没留下一句遗言,朱治国走得突然。2022年6月11日,星期六上午,准备去加班的他还没走到门口,一阵心绞痛袭来。他扶墙跌倒,正在通话中的手机滑出手心,腋下的公文包也掉下来,文件材料散落一地。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亲友流着泪将他和妻子屈敏的遗像摆在一起;微信上,人们点开红框带党徽的水墨青竹头像,留言“一路走好”,用蜡烛、祈祷、流泪的表情表达哀思;  相似文献   

8.
李琳 《廉政瞭望》2004,(11):22-24
他,神通广大,从一个债台高筑的商人,摇身一变,成为基层银行的行长;他,“望子成痴”,经历两次婚姻,包养“二奶”“三奶”,育下8个子女;他,好色成性,强奸女职工,事后让妻子以52万元赃款“摆平”此事……这就是——  相似文献   

9.
作为伟人的后代,他平静安详地走完了自己朴实无华的一生,去追随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和他的哥哥,归于永恒。他与妻子邵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仍回荡在人们的耳畔:“我们含泪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一向注意修身齐家,为了堵住后门,他为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详尽又细致,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十条家规”既是周恩来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成功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大英县民政局干部杨晓兰,是大英县蓬莱镇党委书记孔庆洲的妻子,去年被大英县纪委、县监察局、县妇联授予“廉内助、贤内助”称号。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她默默操持着家务,当好丈夫的贤内助;作为一名乡镇领导者的妻子,她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是替丈夫把好了廉洁关,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赞歌。  相似文献   

12.
琴思     
妻子在整理我的书柜时,拿出了一件物品.这是一把京胡,用红绸巾包着,它小巧玲珑,虽年代久远,但丝毫没有破损。这是我的挚友高保送给我的。这琴是他的心爱之物,陪伴他度过了大半辈子。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2,(13):44-45
在长达5年时间里,他背着学生过河。刺骨的高山雪水,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健康,使他那曾经健步如飞的双腿无法迈步。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他靠妻子的背送和轮椅的帮助坚守讲台。他借别人的钱,一分一厘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替学生们交的学杂费,却忘得干干净净。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上鹿村小学教师赵世术是一名平凡的党员,却又是极不平凡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年届五旬的普通社区民警,3年间收到过辖区群众送来的140多份请柬。谈起这些请柬,他有喜有忧。喜的是群众把他当亲戚,每逢喜事都忘不了请他;忧的是每当工资不能如数交到妻子手里时,总要被妻子“骂”成是个“不合格”的丈夫,被儿子责怪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但社区居民提到他,都会说他是一个好邻居、好警察、“活雷锋”。  相似文献   

15.
万象百态     
《党的建设》2012,(8):56-56
月薪200元 代课教师坚守讲台25载 王建林,会宁县汉岔乡中心小学常山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代课教师,在贫瘠山村已任教25年。村里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他教的学生中有30多名考上了大学。每月200元的代课费,连一条好烟都买不来的钱,要支撑王建林一家人的生活。即使是这样,在天阴下雨的时候,为了学生安全,王建林还会交代妻子多做些午饭,让学生们在学校吃。贤惠的妻子不但独自担起家里的农活,闲暇时还到县城一家洗车店打工,每月能收入七八百元。  相似文献   

16.
前一段时间,他出差在外.不小心将3000元钱弄丢了.那是他家几个月的收入。在电话里.他告诉妻子,刚说了一句:“我把3000元弄丢了……”妻子说:“人丢了没有?没有丢就好……”他愣在那儿,啥也说不出来一其实.妻子非常节俭。她想.既然事情发生了,光是埋怨,只会加深矛盾。  相似文献   

17.
郑东  李强 《廉政瞭望》2011,(22):32-33
七年受贿1575次,他以平均三天受贿两次的纪录,夺得全国个人受贿次数的“单打冠军”;男一方面,他又主动把部分赃款存入“廉洁账户”,而他和妻子名下的存款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五万元……  相似文献   

18.
晓佳 《新长征》2010,(10):34-35
他的人生,多数时间在路上。这路,一条在脚下,他走了31年;一条在空中,他看了31年。他日复一日,奔走于长白山的深山林海之间,及时捕捉着输电线路每一丝变异。31年来,他奔走7万多公里,他首创了“采光巡线法”、  相似文献   

19.
正吴伯润,印江自治县罗场乡清河村支书,在妻子心中,"他是老实人",在群众眼中,"他有点拗"。"炉火已经烧好了,一会儿你记得添煤。"每天一大早,吴伯润都要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用手语与妻子沟通好后,才出门办理公务。妻子罗继华虽然是先天性聋哑人,但是热情好客。夫妻俩结婚30年来,吴伯润一直用心照顾妻子,每天回家他都耐心地比划手势与妻子沟通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妻子把家里打理  相似文献   

20.
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有一个贪官,他曾经在法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戴的这副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的确,当我们观察一些官员的贪腐过程时,他的妻子、孩子还有亲属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今天对刘铁男案庭审的过程中,他也提到了他的儿子。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有一个贪官,他曾经在法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戴的这副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的确,当我们观察一些官员的贪腐过程时,他的妻子、孩子还有亲属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今天对刘铁男案庭审的过程中,他也提到了他的儿子。刘铁男(庭审画面):“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负责任,导致他(指儿子)走上了这条路。现在悔之已晚,唉!他已经30岁了还没有小孩。我真诚地跟大家讲,我每天都生活在这种忏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