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取向,即新公共管理及其模式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改革的深化,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必须加以认真的跟踪研究。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经验的学习和借鉴,选择正确的改革路径,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方式和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一、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层动力第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推动着我国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此后市场规律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冲击着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管理调控能力和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成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方  相似文献   

3.
价格宣传和价格预期管理是价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价格改革和调控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2014年4月,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价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湖北全面深化价格体制机制改革的序幕。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全省物价系统必须丰  相似文献   

4.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使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技术和理论,但是他们并不理解知识管理的价值。缺乏系统的政府知识管理体系,知识管理文化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管理考核问责机制。我国基层政府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不足,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改革基层政府成为当前基层政府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核心党委、强势政府"对于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核心党委、强势政府"要改革和完善党委的领导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执行力,健全和完善对党政干部的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赵泉 《发展论坛》2001,(9):47-48
近年来,我国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实施了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扩大了企业兼并需求。政府加强了对兼并的调控,实行鼓励兼并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革的深化起了推动作用。企业兼并显著增多,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与此同时,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视为“多兼并、少破产”或者将“鼓励兼并”视为鼓励政府直接干预兼并等认识和做法;兼并立法滞后,不适应现实的需要。鉴于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兼并的调控趋势进行研究和预测,对我国社…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房地产库存问题日益突出且地区分化明显,化解房地产库存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深入贯彻中央化解房地产库存政策精神,更加注重地方政府调控责任,进一步加大因城施策力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促进房企兼并转型、完善土地供应机制、提升政府管理服务,从促成交、缓供应、调结构等方面多管齐下来化解库存。  相似文献   

8.
"放管服"改革是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先手棋和重头戏,体现了政府的法治责任、管理责任和"治理主导"责任的相互统一。明确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并形成完善的责任机制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应有之义和必要保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阻碍政府责任落实的不利因素,影响"放管服"改革的成效。"放管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的依法决策机制,提升政府的效率机制,强化政府的"治理主导"机制,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成功地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中主要存在工具的选择单一、缺乏"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实践、财政和金融部门配合的步调不够一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位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加强国债管理,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财政和银行的配合机制等措施,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切实提高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不仅要对房地产市场施以必要的调控,还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规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理顺政府与房地产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的利益关系,是搞好房地产调控的前提。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房价,政府既要通过金融、财税等手段调控房价,又要对暴利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并构建起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地价是房价形成的基础,构建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必须对现行的土地储备、供应等制度实施变革。  相似文献   

11.
利益结构的调整是转型社会的鲜明特点。由于利益调控机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分配不公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分配正义是利益调控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最终价值诉求。重新确立"分配正义"在利益调控机制建构过程中的价值主导地位,并按照分配正义所要求的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原则重构利益调控机制是当前政府制度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不仅要对房地产市场施以必要的调控,还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规制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理顺政府与房地产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的利益关系,是搞好监管和调控的前提。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房价,政府既要通过金融、财税等手段调控房价,又要对暴利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并构建起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地价是房价形成的基础,构建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必须对现行的土地储备、供应等制度实施变革。  相似文献   

13.
贾康 《求是》2007,(12)
一、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职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相关的收入分配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政府对于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有着重要的调控职责。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土地储备机构作为调控土地市场的有力工具,已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实践证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是城市土地市场运作模式的重大改革,对于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属系统创新工程,且涉及面广,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其运作中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贸信息     
国家劳动部确定“九五”期间 工资改革的总目标 劳动部有关官员称,“九五”计划期间我国工资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市场决定机制、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到“九五”后期要基本完成企业工资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改革、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工资制度。 当前,政府调控工资的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将由工资总额控制转变为由市场工资率调节。原来的全国统一标准工资和各项补帖将取消,工资结构将根据企业自身需要重新组合。具体办法是对  相似文献   

16.
黄兆康  郑励志 《唯实》2008,(6):48-51
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说,就是各级领导要牢固地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调控粮价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安全的预警机制、应急调控机制和事后补充机制。粮食安全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农民利益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降低劳动力和农资成本,不断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克服乡镇机构改革滞后性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是我国在农村地区设立的基层政权机关 ,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实现和保持乡镇机构高效的运转机制 ,对于保持农村稳定 ,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都是极为重要的。能否实现和保持乡镇机构高效的运转机制 ,既是乡镇机构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也是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顺利完成 ,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也由上而下渐次展开的新形势下 ,如何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乡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 ,精简机构 ,裁减冗员”的精神 ,坚决克服乡镇机构改革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 ,…  相似文献   

18.
政府能力及其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对政府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政府如何转变职能,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增强调控和服务能力,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唯此,本刊特意在“公共行政”栏目中推出一组旨在关注政府建设的文章,以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同时我们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撰文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法国公共行政改革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和原因,其采取的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和财政调控手段、改革公职制度和政府机构控制方式等主要举措对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改革取向下,市场是唯一的核心概念——政府是市场调控主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是市场竞争主体,市场是调控客体。因此,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只能依据市场经济运行而定位,也完全有可能依据市场经济运行而定位。1、中观调控职能。这是由地方政府作为中观调控主体所决定的。中央政府出台、实施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经济快速增长、物价基本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均需地方政府实施具有相同调控效应的中观经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