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是国务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重塑政府、市场和社会新型治理架构的重大举措。放管服改革除了科学厘定政府和市场边界,深度激发市场活力外,也为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和资源支持。行业协会作为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良性互动的重要连接带,在构建新型政社关系中发挥着风向标之作用。充分依托政府放管服的改革整体要求和推进路径,依法明确行业协会的治理角色和职能内容,打造政会之间的权责清晰、合作共赢的治理关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一个中央放管服改革的地方创新样本。"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省级统筹推进、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打破部门数据壁垒,致力于打造一个精简高效的整体性政府,不断提高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对政府的满意度,在多个领域给出了放管服改革的问题解决之道,有效推动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改革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多的政府治理转型命题,需要在全国层面系统思考政府治理现代化过程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制度优势仍需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我国国家治理经过了治理实践探索的"中国之治"到制度建设的"中国之制"再回到治理效能转换的"中国之治"的演变,体现的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逻辑。"放管服"改革是推动政府体制转型与营商环境优化的主要"抓手",是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通过"放管服"改革的机制创新进一步推动制度向效能的转变,克服运行机制层面的功能性梗阻、联结性梗阻以及信息性梗阻,并在理念深化、机制联动、技术变革、法治保障层面不断改革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双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改革中仍存在的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理念,持之以恒进行政府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用政府自身一时的痛换来人民长远的利。  相似文献   

5.
在"共时性挤压"状态下展开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复杂性、分散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地相互叠加,传统的政府"统制"结构、协同互动结构显得捉襟见肘,呼唤着地方治理结构的变革。当前"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治理结构呈现出一种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新态势。基于正在形成和完善中的协调联动结构在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实践,从解构的角度入手,尝试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结构模型,即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府与社会关系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机制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与社会关系方面,要充分发挥责任机制在企业运转中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机构改革后,首个新成立的小组亮相。不久前,国办发布通知,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成立。2016年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推行"放管服"改革,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这次新小组成立,便是为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个小组的历史可追溯到2013年的"国务院机构  相似文献   

7.
正贯彻落实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部署推进全省"放管服"工作,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强调五点意见。认清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云计算等既是贵州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技术手段,也是贵州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省公安机关:应简尽简应放尽放自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来,贵州省公安机关通过提供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减免办等便民利民服务,为群众节省资金6000万元,并在全省车管所、大型社区配置交通违法处理自助服务终端500余台,为全省  相似文献   

9.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与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一些地方政府开展网上审批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观念更新、事项上网、流程优化、平台融合、信息共享等五个方面的跟不上。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改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必须将"整合共享"作为推进网上审批服务的重中之重,以"用户"为中心构建网上审批服务体系,"多主体合作"推进网上审批服务,切实提高网上审批服务的质量和实效,进而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深化"放管服"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及广大群众获得感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抓手。当前,各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推行"放管服"改革新途径,致力于推动政府提升效能,改善服务,诸如"一次办好""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  相似文献   

11.
营商环境是衡量政府的行政行为对市场经济所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有效活跃市场主体,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省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的简政放权、创新市场监管等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使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存在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期为营造民营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宜昌市多措并举,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成效显著。2020年,宜昌市被中央依法治国办授予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系统总结宜昌市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和启示,对推动宜昌市法治政府建设实现全面突破具有重要意义。一、宜昌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幅优化一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权责清单目录化、编码化管理,并在市政府网站公布。二是"六多合一"改革扩面提质,集成破解企业开办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老大难问题。三是探索可视化监管、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0,(11)
正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这项改革主要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前,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简政放权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调整措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改革特点。继续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仍需在重要领域和环节取得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关键,其重要抓手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考察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任春梅 《奋斗》2020,(8):29-3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的"放管服"改革在优化组织结构方面,强调合理分权;在完善运行机制方面,强调顺畅运权;在创新行政方式方面,强调高效用权;力求放权与治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正>推行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14年以来,东营市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的总要求,加快建设"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主要框架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积极推进权力清单制度,以行政权力瘦身、政府责任加码,推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相似文献   

18.
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是新发展阶段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议题。作为一场致力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治理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持续开展并不断深入,围绕改革目标产生了一系列有利作用和良好成效,改革效能日益显现。具体来说,“放管服”改革效能包含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以国家权力的结构性调适为主线,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二是以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为宗旨,推动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政府经济职能从管理走向治理,营商环境的参与主体、作用对象、实施机制以及考核动力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阶段的改革要求,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必须按照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的要求,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三方面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我国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21,(2)
正近日财政部发布决定,对《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增加电子票据管理内容,明确提出财政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法治日报》发文指出,随着改革不断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逐渐凸显,难以适应改革和现实工作需要。为适应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及全面实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要求,新规明确了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规定"财政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财会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