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把全面调整和“革新”苏联与美国、西欧关系作为其外交“新思维”的基石,殚思竭虑,全力以赴,故对亚太方向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相比之下显得用力不足,进展也未及所愿。至去年下半年,在苏美、苏欧新关系框架已定,形势基本明朗的情况下,苏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对亚太、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努力开展新的外交,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与南朝鲜关系取得突破,双方已在正式建交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一)政治关系发展迅速。1990年6月4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与南朝鲜总统卢泰愚在美国旧金山会晤,商谈两国建交问题。同年9月30日,苏联南朝鲜宣布两国从即日起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2月13日至16日,应戈尔巴乔夫邀请,卢泰愚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  相似文献   

2.
最近以来,南朝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集团法西斯统治的人民斗争。自从3月中旬南朝鲜人民为反对李承晚的“选举”而举行游行示威以来,暴风雨般的群众运动席卷了北起春川、南至釜山的南朝鲜所有大中城市。这种燎原烈火般的英勇斗争不仅在南朝鲜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不多见  相似文献   

3.
朝鲜“核牌”战略的缘起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不断打出“核牌”,引发两次核危机,成为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最棘手问题之一。解读朝鲜“核牌”战略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战略目标,有助于正确把握朝核问题的症结所在及发展前景。一、朝核问题的由来朝鲜开发核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6年和1959年,朝鲜同苏联先后签署两个技术合作协定,在苏联帮助下,60年代上半叶在平壤以北80公里的宁边建成核研发基地。80年代初,美国怀疑朝鲜秘密研制核武并告知苏联,在苏联压力下,朝鲜于1985年12月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此后朝鲜开始自行研发核技术。1989年9月,美国卫星…  相似文献   

4.
远东战役     
远东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歼灭日本关东军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5.
南朝鲜爆发了李承晚倒台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众性反独裁、争民主、要统一的斗争。这一斗争还同反美相结合。南朝鲜当局被迫作出让步。南朝鲜政治形势正处于转折关头,存在着继续前进而不至倒退的前景。但民主化将是漫长过程。美国应进一步调整其对朝鲜半岛政策。朝鲜北方的正确做法,国际社会的压力,有助于促使南朝鲜当局顺应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6.
中韩建交前,受世界政治大格局的强烈制约,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950年代,支持朝鲜对抗美国所扶植和支持的南朝鲜政权;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一方面继续支持北方反对南方,另一方面则防止朝鲜倒向苏联;进入1980年代后,在维持与朝鲜良好关系的前提下,改善与韩国的关系,直至建交。  相似文献   

7.
苏联对北朝鲜最初的政策是希望与美国合作,通过建立国际托管和"联合政府"的形式,在朝鲜建立一个对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政府。随着美苏关系紧张和朝鲜政治局势的变化,苏联力图在北朝鲜整合政治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起统一的、实行对苏友好政策的政府。在美苏联合委员会工作中断而联合国在朝鲜南方实行单独选举后,苏联支持和帮助朝鲜北方建立单独政府,以实现对北部朝鲜的控制,并以此与美国对抗。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在众多与朝鲜战争有关的国际因素中,苏联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苏联与朝鲜战争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苏联是朝鲜分裂的始作俑者之一,而朝鲜的分裂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朝鲜战争;(2)北朝鲜首先发动的军事进攻,事先得到了苏联的认可和支持;(3)中国出兵朝鲜承受了来自苏联施加的一些压力;(4)苏联空军的秘密参战,意味着苏联事实上参加了朝鲜战争;(5)苏联对朝鲜停战的实现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苏联虽然没有公开参加朝鲜战争,但在战争的缘起、爆发、进程和结束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战争的后果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日本海经济圈设想的主要内容是苏联出资源、日本和南朝鲜出资金技术、中国和朝鲜出劳动力,开展以日本为主导的经济合作。日本的目的是发展北陆地区经济、扩大资源来源、寻找投资场所、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民主化”、诱使苏联归还北方领土及插手朝鲜半岛事务。由于日本海沿岸各国(地区)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及基础设施不足,日本海经济圈形成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障碍,近期内只能成为一个低层次的松散的经济结合体。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的劳动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目前东北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为着眼点,从资源差异、产业差异和人口数量、分布、劳动力差异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劳动力国际迁移的要求。阐述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具体分析了苏联远东、日本、南朝鲜、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余缺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亚区域内劳动力资源合理使用的设想。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四种东北亚区域内劳动力迁移的基本模式,即日本的“输入与海外雇用相结合”模式;苏联的“多层次,大批量输入”模式;南朝鲜的“输出与输入相结合”模式;中国的“多输出,少输入”模式。并从劳动力资源预测、技能培训、管理、研究机构四个方面提出了劳动力资源计划与管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南朝鲜经济自六十年代初确立“出口主导型”开发战略以后,截至八十年代,一直是以“高速增长”为目标、以“政府主导”为基本模式的。八十年代以来,南朝鲜当局根据内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反省”既往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稳定、均衡、效率”的方针,并要逐步由“官方主导”向“民间主导”的模式过渡。这一转变关系到南朝鲜宏观经济控制机制的行进方向,研究这一演变的原因及内容,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普京担任总统后 ,俄罗斯对外政策开始转向以国家利益为目标的实用主义外交。在朝鲜半岛政策上 ,改变了过去“重南轻北”的方针 ,积极发展俄罗斯与朝鲜的关系 ,实行南北朝鲜等距离的平衡政策。普京通过加强与南北朝鲜的关系 ,提高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俄罗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 ,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核危机 ,反对使用武力和各种制裁措施。建议通过对朝鲜提供安全保证的方式使朝鲜放弃核计划。俄罗斯的原则立场对于解决朝鲜核危机无疑具有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导言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预测亚洲太平洋将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地区。二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即“四小龙”(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和台湾)的经济持续增长,强有力地使这种预测变成公认的现实。人们常把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在印度的孟买市召开了寄生虫学会议。澳大利亚、缅甸、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伊朗、南朝鲜、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苏联、美国、泰国、法国、瑞士、孟加拉以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与会者在全体会议上听取了17篇论文、在分组会议上听取了二百余篇报告(其中包括讨论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研究了南朝鲜经济的古典周期波动、增长周期波动和增长率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利用南朝鲜国家调查统计局公布的有关数据试作了监测、预测增长率周期波动的先行、一致、迟行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并对中国和南朝鲜增长率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数各自的特点和相似之处做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可见,两国在经济周期波动上,其绝对水平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 美国、苏联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半岛1948年8月 大韩民国(韩国)政府成立1948年9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50年6月 朝鲜人民抗美卫国战争爆发1953年7月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1972年7月 朝鲜南北双方共同发表《南北联合声明》肯定了金日成提出的自主和平统一三原则1985年9月 朝鲜南北双方各派离散家属50人分别赴汉城和平壤进行第一次会面1988年9月 朝鲜正式表明不参加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24届夏季奥运会1990年9月 朝鲜南北双方首脑第一次在汉城举行会谈1994年6月 朝鲜南北双方首脑会谈准备在7月举行1994年7月 朝鲜…  相似文献   

17.
1月1日南朝鲜《东亚日报》报道,南朝鲜三家公司在加里曼丹开发六十九万公顷的林区,费用一千万美元.印尼选定包括加里曼丹在内的二千四百万公顷原始森林为开发林区,对南朝鲜、日本、菲律宾和美国等八个国家七十多个企业发给开发森林许可证.  相似文献   

18.
两个多月以来,南朝鲜人民冲破了美帝国主义十五年的军事占领和李承晚集团十二年的反动 統治,以蕴积已久的怒火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反美爱国斗爭。这次斗爭震惊了美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独裁政权,其声势之大在朝鮮历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运动的强大压力迫使李承晚滚下台,人民的斗爭取得了初步胜利。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下半期,朝鲜北部自然灾害频发,封建剥削严重,东北部的朝鲜居民大量进入俄国境内。1863—1884年,俄国远东的朝鲜人有四个特点:分布集中,主要居住在南乌苏里地区;朝鲜人的男女比例相当,人口能自然增长;朝鲜人的职业以农民为主,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种地;国籍没有变,仍然是朝鲜国籍。鉴于远东开发急需大量劳动力,俄国积极接纳朝鲜人,允许其留在远东;让其耕种土地,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同化。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66年亚洲地区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在台湾的高雄建立以来,亚洲地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浪潮便不断波及到南朝鲜、东盟各国,接着又波及到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南亚、西亚各国。此外,经济制度和上述各国完全不同的中国为了扩大出口贸易也正在建设其性质有点类似于出口加工区的经济特区。对于正在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亚洲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