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1992年8月24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和韩国外务长官李相玉在北京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建交公报上签了字,决定两国从即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联合公报指出:韩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尊重中方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尊重朝鲜民族早日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愿望。并支持由朝鲜民族自己来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我国  相似文献   

2.
中韩建交十年来,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朝鲜半岛乃至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放眼未来,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3.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林杰 《东北亚论坛》2007,16(5):110-115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是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建交15年来,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交流协议,中国出现了"韩流"现象,韩国也掀起了强劲的"汉风",中国的韩国问题研究和韩国语教育发展迅速,韩国的汉学研究和中文教育持续升温,来华韩国留学生和赴韩中国留学生的人数稳居所在国外国留学生之首。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经贸合作的稳步增长以及两国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友谊有悠久的历史,1950年1月以色列承认中国后,中以就开始了外交接触,两国关系曾朝着建交的目标迈进。朝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改变了“不结盟”的中立外交政策,开始追随美国,打乱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1956年中阿开启外交关系。中以关系中断并进入长达30年的“冰冻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1982年第12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非斯宣言》含蓄地承认了以色列;中以关系逐渐解冻。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马德里中东和会加速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92年1月24日,中以正式建交。影响中以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中、美、以三角关系和中国、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5.
7月11日,美总统克林顿正式宣布同越南建立外交关系,7月12日,越南总理武文杰发表声明表示欢迎。这是越美战争20年后越对外关系的重大突破,标志着越美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越美建交经过 进入90年代,越美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相继调整政策,改善双方关系。其和缓势头始于  相似文献   

6.
盘点中韩建交15年的双边关系发展,在贸易往来、直接投资、科技合作、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与文化交流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诸如经济摩擦、贸易壁垒、历史认识问题等影响中韩关系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展望未来,中韩经济合作密切化、战略意义明显化、人文交流深层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因此,有理由对中韩关系前景寄予希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着重分析两国关系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探讨目前影响中韩两国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展望21世纪中韩关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韩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与展望曹世功一、发展现况及动因中韩两国建交刚刚两年多,但双方经济合作关系便迅速发展到成熟阶段,与长期建交的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两国政府和国民对此都感到满意。(一)中韩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特征在短暂的时间里,中韩经贸合作在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北方外交”政策源于韩国政府成立后的历届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真正意义上的、各届政府明确提出并共同执行的北方外交政策是不存在的,只是韩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一贯政策的一种统称。韩国政府“北方外交”的基本内容广北方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揭示了中韩关系的改善和外交关系的确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早于政治关系,以经济促进政治是中韩关系发展的一大特点。中韩建交对建立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韩建交15年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快速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韩关系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一是相互利益的认同;二是发展目标的共识。此外,政治共享性、经济互补性、地缘临近性、历史纽带性、文化相似性等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有助于化解东北亚的冷战格局、稳定朝鲜半岛局势,并抑制新冷战思潮的形成。对制约半岛南北战争的可能性,抑制日本政治右倾化,制约美国的东北亚战略方面也有积极意义。同时,改变了中国在东北亚的安全环境,并有助于推动东北亚自曲贸易区的建设,促进东北亚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90,(1)
今年是中泰建交15周年。中泰建交的历程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指导国家关系的根本原则。只要真诚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能友好相处。  相似文献   

12.
中韩建交15周年双边关系盘点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韩自1992年建交至今走过了15周年的历程。其间,经贸往来互利互惠,政治合作共识增多,文化交流日益扩展。相对中韩各自对外关系的发展均展现出如下三个典范:一是速度之快的典范,二是领域之广的典范,三是共识之多的典范。当然在中韩关系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回避的问题,包括经济摩擦,司法问题和历史认识差异等。不过经综合评价,认为态势基本健康,问题尚处发展中。因而展望中韩关系发展前景有望再上新台阶,即有必要把目前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定位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据在于中韩关系发展日益呈现出经济合作密切化,战略意义明显化,人文交流深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韩建交20年: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也是"中韩友好交流年",这样一个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20年的两国关系发展做一认真总结与反思。建交以来,中韩双方增进友好、深化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符合中韩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中韩关系的主流。但两国关系还存在诸多"矛盾多发区",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障碍性因素,应该引起两国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韩关系沿着健康的轨道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4.
中韩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冷战使两国隔绝达40 余年。由于国际关系缓和, 东 北亚局势松动, 国家利益的内在驱动等原因, 使两国关系逐渐改善并最终建交。10 年来两国各方 面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中韩关系将继续朝积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2006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建交45周年之际,老挝老中合作委员会公布了老中建交45年来的合作成果。老挝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505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人民自古以来有着传统的友谊,在过去长期的革命斗争年代,老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互相支持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生活在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东北亚地区逐步形成了中、苏、朝和关、日、韩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冷战格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苏关系全面恶化,中关关系迅速改善,冷战对峙的格局有所缓和。面对东北亚局势的变化,韩国及时调整了外交战略,出台了旨在改善与苏联、中国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北方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对外关系上调整了朝鲜半岛政策,积极回应韩国的北方外交,与韩国保持政治上的距离以平衡南北双方。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得以全面发展,为减少朝鲜的疑虑,中国加强了与朝鲜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对南北双方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我国与南非建交10年来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在推动非洲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以及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争取世界沿着更平等的方向发展等方面,加强磋商与合作,正在建设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战略伙伴关系将随着双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8.
50年的中欧关系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是中国和西欧国家寻求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时期;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是中欧关系全面发展时期;90年代为第三阶段,双方关系在经历了严重倒退之后重新走上正轨,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本文试图通过总结50年来的中欧关系,找出影响双方关系的一些关键性因素,以利于推动中欧关系朝着“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方向不断发展。一、曲折漫长的建交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中欧关系主要是围绕着建交这个核…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28日,是中古建交45周年纪念日。在近半个世纪的两国关系史上,古巴享有数个“拉美之最”。1960年9月28日中古建交,古巴成为美洲国家中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次年,当时的古巴总统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成为访问中国的第一位拉美总统。20世纪60年代初,逾百名中国留学生远赴古巴,古巴成为拉美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国家。2003年,古巴成为拉美首个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这充分印证了两国关系在各自的对外政策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45年来,中古关系经受住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的考验,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历久弥新,两国…  相似文献   

20.
周总理亲自安排中西德建交●王殊周总理在外交工作中的丰功伟绩已有许多回忆文章和专著出版问世,我只是从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前前后后的亲身活动中,谈一下周总理在安排外交工作时考虑深入周密,交代具体细致,使下级外事工作人员意图明确,方法对头,在执行中发挥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