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法人犯罪的法律思考张成亮一、法人犯罪的概念法人犯罪,是指法人代表人或者法人决策机构授意的其他人,为了法人利益,以法人名义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拟人化。自然人的意志表现为行为人的决意,而法人的意志则...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与法人犯罪刘任武一、资本主义市场是车生法人犯罪的温床犯罪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自然人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以后,作为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山统治阶级在法律上加以规定并用刑罚的方法加以惩罚的行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本质的观点来看...  相似文献   

3.
法人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法人犯罪是指为了法人利益,法人代表、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经法人决策机构授意或批准,以法人名义故意实施的侵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认为,法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同时法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近年来,我国的刑事立法突破了这种犯罪构成理论模式,规定法人可以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因而我国刑法学界对法人犯罪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但这种研究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论述法人犯罪概念和特点等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查处法人犯罪案件,除须完善立法外.亟待解决下列问题:一是确立法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二是确定法人犯罪案件管辖权;三是增加对法人犯罪适用的刑种。并要注意区分法人行为与自投人行为及法人下属部门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法人犯罪立法的比较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世纪上半叶以前,由于一直奉行罗马法中“社团不能犯罪”的原则,因此,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其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均不承认法人可以成为犯罪主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法人数量不断增加,法人力量也日益强大,随着垄断和竞争的加剧,在法人决策机构和决策人物操纵指挥下以法人名义和凭借法人力量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情况也不断出现,甚至愈演愈烈。这些涉及法人组织的危害社会行为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统治利益和经济秩序,因而引起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三、法人犯罪的构成(-)法人犯罪的主体范围法人犯罪的主体范围,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法人之范围,即法人具体包括哪些种类?二是法人中之自然人主体范围,即对犯罪法人中的哪些人员应追究刑事责任?下面分别述之。1、法人的范围。在我国台湾地区规定法人犯罪的法律中,通常不明确规定犯罪法人的种类,而仅概括称为法人。如《管理外汇条例》第22条第2项规定:“法人之代表人、法人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从业人员,因执行业务,有前项规定之情事者,除处罚其行为人外,对该法人或自然人亦科以该项之罚金。”所谓法人…  相似文献   

7.
法人偷税犯罪的手段及其防范对策蓬莱市人民检察院税检室调研室目前,法人偷税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且手段狡诈,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对法人偷税问题试作探讨,以期对预防此类犯罪有所裨益。法人偷税犯罪,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等法人违反税收法规...  相似文献   

8.
试论法人偷税犯罪的手段及其防范对策山东蓬莱市检察院税检室,山东蓬莱市检察院调研室自1987年我国对法人犯罪正式立法以来,已有不少犯罪法人受到惩处。但随着打击的深入,法人犯罪的手段却较前变得隐蔽、狡猾。尤其是法人偷税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对法人...  相似文献   

9.
美国联邦法院依据雇主责任原则对法人犯罪归责.在不同的州,法人犯罪的归责原则有所不同.法人犯罪的归责条件包括代理人的行为发生在职务范围内、代理人的目的是为了法人的利益,以及代理人的认识和行为归责于法人等.法人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以及法人犯罪归责的根据是什么,在理论上仍存有争议.近年来,美国法人犯罪的归责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深化了法人犯罪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法人犯罪问题的源流探究杨开江一、法人犯罪是近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犯罪现象马克思认为:“违法行为通常是由不以立法者意志为转移的原因造成的。”①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其物质基础,法人犯罪也不例外。承认法人犯罪现象的客观存在是研究法人犯罪问题的基础。法...  相似文献   

11.
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论法人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出,“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是法人负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法人是一个人格化的社会有机整体,它具有自己的整体意志和行为,从而也具有自己的犯罪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它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犯罪和负刑事责任的。但法人犯罪又是通过其系统内部的自然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因此在法人整体犯罪中起重要作用和负有重大责任的法人成员,也应负刑事责任。在法人犯罪中,实际上是一个犯罪(法人整体犯罪),两个犯罪主体(法人和作为其构成要素的自然人)和两个刑罚主体(两罚制)或一个刑罚主体(单罚制),这是由法入系统整体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法人犯罪问题研讨会综述龚培华日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检察学会联合召开"法人犯罪问题研讨会".与会同志对当前法人犯罪的现状进行了剖析,一致认为法人犯罪正日趋严重,且涉及领域广泛,社会危害大,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必须用刑法手段加以调整,并着重就当...  相似文献   

13.
单位犯罪来源于英美法系中的法人犯罪,大陆法系在传统上则采取个人责任原则,坚持罗马法奉行的“法人不能违反可罚行为”原则而否认法人的犯罪主体资格。在我国,关于法人或单位犯罪10几年前特别是从1987年1月《海关法》颁行以后曾经是刑法理论界、立法界和司法实务界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是单位或法人能否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问题,肯定派和否定派针锋相对、各抒己见、相持不下,并且普遍采用法人犯罪的提法。随着1997《刑法》的颁布和实施,单位得作为犯罪主体并可被判处刑罚在立法上得到了最终肯定,而且…  相似文献   

14.
曲直 《法学》1994,(11)
一、法人犯罪有无共同犯罪形态 研究法人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法人犯罪有无共同犯罪形态。对此,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是有分歧的。一种观点认为,法人犯罪是为法人利益,根据法人意志实施的犯罪行为,而法人意志表示为法人成员的整体意志,法人的行为也表现为法人的整体行为。因此,法人犯罪其本身就是共同犯罪。法人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的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法人是由多个自然人组成的,但它在社会关系中是以一个单独的利益整体出现的,某一具体的法人犯罪应视为该法人组织的单独犯罪,而不应当等同于共同犯罪。只有两个以上法人或者一个以上法人与一个以上该法人组织以外的自然人共同实施的犯罪才属于法人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15.
对法人犯罪的再探讨方明目前,法人犯罪愈演愈烈并呈现出新的态势。犯罪已由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扩展到渎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环境等新领域;大案要案增多,技术性、欺诈性、跨国界犯罪明显增加,危害后果极为严重。惩治法人犯罪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法人刑事责任的根据及立法思考重庆商学院法学系吴忆萍近年来,法人犯罪有日趋严重之势,而且其犯罪的领域、主体、对象和手段也不断变化,严重阻碍了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人犯罪的表现已由破坏社会经济秩序扩大到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7.
PRELIMINARYPROBEINTODIFFERENTCRIMESOFLEGALPERSON法人犯罪一般是指在法人意志支配下.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理人或其它法人成员,为了法人的利益,以法人的名义实施的依法应受刑罚的行为。1986年《民法通则》正式在法律上确认了法人制度。1987年1月《海关法》第一次从主体上承认了法人犯罪的现实。198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都涉及到法人犯罪的问题。近几年来,法学界各抒已见,对法人犯罪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本文着重从司法实践上,对…  相似文献   

18.
法人犯罪理论与实践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 《政治与法律》2003,(6):156-159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法人犯罪理论与实践问题国际研讨会”于今年11月7日~8日召开。英、德、澳、日与国内的法学专家及司法界人士共80余人参加会议,并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法人犯罪的概念问题(一)法人行为的性质认定法人犯罪的前提是准确界定法人行为。法人行为一般通过法人成员实施,那么什么条件下才能将法人成员的行为看作是法人行为呢?我国通说认为应符合三个条件:其一,以法人名义实施;其二,在法人意志支配下实施;其三,为了法人利益。有学者认为,以法人名义实施只是行为的形式,是否法人犯罪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基础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刑事责任是社会责任和整体责任 ;法人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是新法人拟制说 ,法人是法律上拟制的主体 ,法人犯罪是将法人成员的犯罪行为拟制成法人的犯罪 ,法人成员的犯罪意志拟制成法人犯罪意志。因此 ,在法人犯罪中 ,通常有两个犯罪、两个犯罪主体和刑事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20.
一、法人犯罪主观要件的特点 法人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法人代表人、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法人成员,在法人意志支配下,以法人名义和为了法人利益,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或不履行法人应尽的义务,过失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行为。其特点表现为: 1.意识的整体性。法人属于一种特殊的整体,其整体成员在群体生活中对所发生的整体事件有着共同的反应和共同的意识,这种心理关系形成整体的气氛。不良的整体气氛就会导致法人犯罪。法人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