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不同时程海洛因依赖大鼠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discs大同源物4(discs large homolog 4,DLG4)的蛋白表达,探讨海洛因依赖对突触后致密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内递增注射海洛因的方法,建立海洛因依赖的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洛因依赖9、18和36 d大鼠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DLG4蛋白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随海洛因依赖时间的延长,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DLG4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海洛因依赖可影响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突触后致密结构,并随依赖时间的延长,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中枢神经系统毒理病理不同时程的变化。方法背部皮下递增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时程大鼠吗啡依赖相关脑区,即蓝斑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豆状核、杏仁核、海马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并对突触进行计数,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吗啡依赖大鼠6个依赖相关脑区均出现神经细胞固缩或肿胀,神经纤维肿胀,线粒体肿胀、畸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突触数量增多;胶质细胞、脑膜下淋巴细胞增多,随依赖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显著,并可见胶质结节形成。吗啡依赖8周组、4周组, 大鼠突触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多,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吗啡依赖8周组大鼠突触数量的增多,与吗啡依赖1周组、2周组大鼠比较,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神经细胞呈缺血缺氧性及退行性改变,突触数量增多,并随吗啡依赖时限的延长而明显。  相似文献   

3.
海洛因成瘾大鼠心电图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大鼠心电图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为海洛因对心脏的损害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建立大鼠海洛因成瘾模型,观察心电图、HE染色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大鼠海洛因成瘾组心电图改变明显,主要表现在心率减慢、P波及T波压低、时间延长,S-T段压低、时间延长,QT间期延长,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及心室功能下降。电镜改变主要表现在核浓缩,核变小,核膜皱缩,染色质凝集成块,线粒体嵴排列紊乱、消失及空泡变等,提示海洛因可造成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结论海洛因对心肌可造成损害,并且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提示心肌凋亡可能是海洛因造成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戒断大鼠位置偏爱及海马神经元膜电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海洛因戒断期大鼠的位置偏爱性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并探讨行为变化与神经元膜电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作海洛因慢性给药戒断大鼠模型,对大鼠Y型迷宫位置偏爱行为及其海马CA1区神经元膜电特性,以及电镜下海马皮质突触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海洛因慢性给药戒断期,大鼠Y型迷宫位置偏爱显著增强(P<0.01),其海马CA1区神经元静息膜电性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动作电位(AP)半幅时程和10%-90%衰减时间缩短(P<0.0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幅值和曲线下面积增大(P<0.01)。电镜下见戒断组动物海马皮质神经突触间隙较对照组变窄,前膜和后膜内电子致密物聚集,密度增高。结论 海洛因慢性给药戒断模型,可引起大鼠明显的位置偏爱,且在不改变静息膜电特性的前提下,海马CA1区神经元AP和EPSP特性及突触结构产生了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戒断大鼠部分脑区PSD-95的免疫组化染色,探讨其在吗啡依赖戒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递增注射盐酸吗啡的方法建立吗啡依赖1周、2周和4周模型,自然戒断后,观察海马、纹状体、杏仁核、额叶皮质、腹侧背盖区PSD-95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纹状体PSD-95的含量随依赖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而在杏仁核、额叶皮质、腹侧背盖区,则随依赖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升高再逐渐降低。各组问两两比较,结果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不同脑区不同戒断时间PSD-95免疫组化变化不同,提示部分脑区可能参与了吗啡的戒断记忆。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复燃大鼠杏仁核突触后致密质-95(PSD-95)的表达,探讨其在吗啡成瘾中对记忆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MD)、吗啡CPP消退组(ME)、环境激发组(MR)和对照组(N)。建立吗啡CPP模型,自然消退后,通过环境诱发CPP复燃,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观察检测激发组大鼠杏仁核PSD-95蛋白和mRNA表达,并与依赖组、消退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吗啡CPP环境激发组、吗啡CPP消退组和对照组比较,杏仁核PSD-95的表达明显增加,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吗啡依赖组与对照组比较,PSD-95的表达明显降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吗啡CPP环境激发组大鼠杏仁核PSD-95表达明显增高,PSD-95可能参与了成瘾记忆。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成瘾者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超微病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Li LH  Yao H  Zhao YH  Zhu H  Xing YM  Feng ZT  Yang RX 《法医学杂志》2001,17(3):145-147
目的 研究海洛因成瘾者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及生殖系统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 4例海洛因成瘾者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生殖系统进行了观察。结果 神经系统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变、内质网扩张、神经纤维数量减少、细胞器减少;免疫系统表现为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胞浆成分减少,死亡细胞增多;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线粒体扩张,局部嵴断裂,内质网扩张;生殖系统表现为男性生精细胞减少,细胞器减少。女性未见卵泡结构。结论 海洛因滥用者的亚细胞超微结构呈急、慢性缺氧性变性、坏死改变。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慢性依赖大鼠神经元一氧化氮合成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Zhang GH  Wang BJ  Wu X 《法医学杂志》2003,19(2):68-71
目的 研究海洛因药物滥用致脑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ncNOS)表达的变化及法医学鉴定意义。方法 采用ncNOS免疫组织化学SP法、ncNOS mRNA原位分子杂交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大鼠海洛因慢性依赖和自然戒断大脑皮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神经细胞ncNOS的变化和ncNOSmRNA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神经细胞ncNOS含量和ncNOS mRNA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自然戒断组较慢性依赖组改变更加明显(P<0.05)。结论 ncNOS在海洛因慢性依赖和戒断中起重要作用,脑神经细胞ncNOS免疫组织化学变化可作为海洛因药物滥用法医学鉴定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对大鼠中脑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按逐日递增原则背部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取脑组织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特异性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变化;Fluoro-Jade B染色观察吗啡依赖不同时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情况。结果 TH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吗啡依赖时间的延长黑质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吗啡依赖6周组阳性细胞减少明显。Fluoro-Jade B染色结果证实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发生了变性坏死。结论较长时程吗啡依赖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10.
Hong SJ  Li JL  Li LH  Qu YQ  Zhao YH 《法医学杂志》2006,22(4):254-257,F0004
目的观察吗啡依赖鼠成瘾相关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变化,探讨成瘾相关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变化与吗啡依赖机制的关系。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应用酶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吗啡依赖鼠七个相关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变化进行观察,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灰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吗啡依赖组脑区腺苷酸环化酶含量升高。结论吗啡成瘾相关七个脑区腺苷酸环化酶含量随吗啡依赖时限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结果提示吗啡依赖机制与特定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揭示AC/cAMP-PKA系统上调与吗啡成瘾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左传>文辞古奥,义蕴深微.由于时代悬隔,虽经历代训释,疑义犹夥.本义湮没,通假不明,指代不清,诸般情形,在在多有.本文就襄公时期若干训诂问题予以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董邦俊 《河北法学》2004,22(4):67-69
贪污罪的概念是关系到贪污罪的认定的重大问题。然而刑法界对贪污罪的概念的表述各不相同,对贪污罪概念的重构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实践,通过比较研究,对贪污罪作出了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3.
胡东海 《法律科学》2011,(4):121-127
民法教义学中,合同履行请求权至少应包括合同生效要件。其中,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学说及实践中已无异议;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并无"符合"与否的问题,而只有"违反"如何的问题。私法自治原则要求,证明责任分配在参与民法外部体系的构建时,将合同效力要件规定为"效力阻却要件",交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所以,应对《证据规定》第5条规定之"生效要件"作目的性限缩。此种以证明责任为解释目标的进路,表明证明责任分配也是法规范之关联脉络的一种,解释论亦应以证明责任分配为解释目标。  相似文献   

14.
物权变动的公示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厚国 《现代法学》2005,27(3):18-30
物权变动涉及财产的涌流,关乎一国的交易秩序,因而公示极其重要。公示将物权的实际状态表彰于外,为社会认识。公示主义的中心理念在于交易便捷与安全的社会价值,通过对交易人信赖的维护,向社会交易界提供统一的、稳定的、普遍信服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康明 《行政与法》2005,(7):120-123
如果仅从根据立法原意和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相关规定来理解,渎职罪主体应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如考虑到刑法总则第九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以及总则对分则第九章渎职的指导作用,则渎职罪主体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文试就如何界定渎职罪主体范围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6.
程燎原 《法学研究》2011,(5):143-163
法治政体理论在根本上把法治理解为,只有立宪政体才会要求并实现法律统治的一个政体问题。建立民主立宪的法治政体是辛亥政治革命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等法律初步构建了中华民国法治政体的雏形,但这一政体也陷入多重困厄之中。孙中山等人对这一政体及其困厄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与反思。从法治政体理论及民初缔造法治政体的实践出发,可以对治法型法治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较性的检视。  相似文献   

17.
罗时贵 《北方法学》2012,6(3):115-124
法律资格纷争成为英美法理学传统的一道难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法学流派。从法的合法性判准的不同模式出发,证立整全性不仅可以进入法的合法性判准的行列,而且必然成为当下法的合法性判准的最佳选择。这一必然的最佳选择基于整全性在理论上符合法律的终极目的,即最高指令——人类"善"的生活,在法律实践中实现了平等尊重和普遍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的法律才是理想型的法律。如果这一论证结论确实可行,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哈特与德沃金关于法律概念之争,终结和平息不同法学流派对法律资格的纷争。对于法律资格的回答将聚焦于法的合法性和整全性的关联考察,其对法理学的重述将开辟新的理论疆场。  相似文献   

18.
提单的管辖权是正确处理无单放货等提单纠纷的首要问题。提单的管辖权条款属于协议管辖,是国际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物。无单放货案件存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所谓的“侵权纠纷一般不适用协议管辖条款”的规则并不能当然适用。根据现行法以及民事侵权的基本法理,分析中国法院用于否定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侵权诉因”及“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两个主要事由,认为以“侵权诉因”排除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做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违背法理;而以“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作为否定承运人总部或主营业地之管辖连接点的理由也过于极端。在上述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提单管辖权条款问题的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孙洪坤 《现代法学》2003,25(1):89-94
本文旨在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论证程序正义在我国的可适用性问题。通过分析程序正义在我国的价值,及对社会现状的剖析,揭示程序正义的形成障碍,进而对存在的问题探索较为稳妥的解决,建构了程序正义从观念到制度的立体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于法治结构模式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把握法治的整体性,确保法治的全面性,尊重法治的过程性,防止将法治建设运动化.法治结构模式中的要素结构模式和层次结构模式是两个最基本的模式状态.对两个模式状态的探析,有利于我们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