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应抓住机遇争取国际话语权:金融海啸重创了美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令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遭受池鱼之殃。唯独拥有13亿人口内需市场,以及拥有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仍全力争取2009年GDP增长8%,傲视全球,可谓"风  相似文献   

2.
徐寅生 《长白学刊》2012,(6):104-106
欧美发达国家"去工业化"模式造成的产业空心化是导致其2007年以来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希望采取"再工业化"的方式走出经济低谷,其"再工业化"战略必然对我国的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我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内需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又有利于填补我国服务业发展"短板"、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要构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供给主体多元化,创新养老模式,丰富养老服务内容,繁荣老年用品市场。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省工业和商贸业发展既面临严峻的形势,又充满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全省经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一工作主线,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  相似文献   

5.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12,(24):18-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不只是收入增长目标,更是百姓的幸福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同时要扎实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把科学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对"翻番"要有充分估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  相似文献   

6.
金瑜 《今日上海》2009,(3):24-26
主持人:展望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关键词:内需。为什么内需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如此重要?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真正启动内需?相信这是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本期我们采访的是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先生,一起围绕这些话题来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岁月回眸,欢歌如潮。2010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保增长,扩内需,增后劲,促开放,胜利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人  相似文献   

8.
遭遇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全国上下都以罕见的积极和热情,投身到危机的应对中。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再次启动了“拉动内需”的政策,并把“拉动内需”与“民生政治”联接起来,开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喜的背后也浮现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深层问题:“狼”走之后,我们还有这样的热情吗?危机所激发出的“拉动内需”与“民生政治”的联接怎样才能稳定地坚持下去呢?笔者认为,把“拉动内需”与“民生政治”的联接制度化,建立二者的制度性联接,才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15)
正"新基建"对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基建"被首次提及,"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亦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  相似文献   

10.
最近,杭州市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2+8"消费新模式。"2"即农民和农民工两大消费群体,"8"即住房、汽车、旅游、通信、商贸和文化、健身、网络八大消费热点。通过构建"2+8"消费新模式,拉内需、促增长,力争使  相似文献   

11.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领跑人特朗普引发的一种颠覆传统的政治现象,受到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产生出所谓"特朗普现象"。"特朗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美国政治制度积弊已久、美国经济现状堪忧及美国社会矛盾凸显。"特朗普现象"对美国内外都有着深远影响:将会冲击美国传统发展模式、刺激反全球化浪潮以及改变全球治理中的美国力量。  相似文献   

12.
滦县立足转化文化资源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成功探索滦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为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的内需主导型经济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具有强烈的"敌人"情结,不仅在不断地寻找敌人、发现敌人,而且在不断地塑造敌人。强烈的"敌人"情结可能导致其对外战略出现重大失误,对国际关系造成消极影响。当前,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就是美国"敌人"情结的主要表现,对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4.
<正>自二战以来,美国一直以"世界领袖"自居,强调对国际和平与繁荣负有"领导责任"。在这种"全球主义"理念的引导下,美国成为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的主要建立者和维护者。美国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体制中承担了比较广泛的责任与义务,却也无疑是众多国际机制的最大受益者。然而,自2017年1月唐纳德·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美国外交出现了大转向,由"全球主义"转向"美国优先"。近十多年来,美国国内经济遭遇金融危机、制造业发展乏  相似文献   

15.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提出"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和"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7日,国务院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11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农林22条措施")。新政策与"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一脉相承,是率先与台胞分享发展机遇、为台胞提供同等待遇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作用。其一,大陆内需市场发展强劲,为台胞台企提供发展机遇。一方面,"农林22条措施"出台于大陆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一部署来自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根据国际经验,在这一时期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防止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并形成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机制,是从战略层面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在内需,也是支撑未来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两会"上,"扩内需,促消费"成为会上的"关键词"。扩大内需总的来讲有两种途径,即投资和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  相似文献   

19.
春的山城,新的风采。新世纪第一个春天,我们高兴地迎来了第六届中国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三峡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一会一节"是重庆直辖以来,为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塑造重庆直辖新形象,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年举办的"一会一节",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今年全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抓的十件大事之一,是拉动内需,促进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我市富有区域特色的对外开放载体,是3000万山城人民的盛会佳节。  相似文献   

20.
"病态城镇化"问题更加凸显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释放能量,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经济增长最大潜力所在。但城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突破,释放红利。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经济增长潜力李克强同志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城镇化是我国释放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