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爱玲作品中使用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以月亮、镜子、电车为代表的凄楚、悲凉、孤寂等特定含意的意象的选择与主观物化,足见这位时代、社会的“弃女”没落感伤、苍凉虚无、无家可归的精神指归。这些意象的使用,成为她作品人物心灵被扭曲的最好见证,也使她的小说更好地传达出她特有的审美风格。张爱玲作品中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意象系统,而且进一步营造成她荒凉而华美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2.
苏青营造的意乳总是带有幽冷险怪的丑,而她却善于抓住这些丑的意象的核心,用奇谲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意象,使其化丑为美,即让丑的意象带给读者艺术的美的享受,从而体现意象的审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吉恩·里斯作品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由于其独特的表达形式和风格而得到加强。《早安 ,午夜》的总体结构模式、叙事视角、人称指称、意象选择及语言各层次的突出手段 ,皆体现出里斯对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段金花 《工会论坛》2004,10(6):115-115
张爱玲的世纪末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 :封建贵族家庭的没落 ,上海的陷落 ,香港之战。她的小说基本主题是描写人在时代沉落中的生存状态 ,通过多种意象表现她的荒凉感。她凭着自己的体验与西方世纪末思潮而接轨 ,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他们。  相似文献   

5.
浅析《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大海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巴多斯裔美国女作家波·马歇尔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的先驱之一.大海的意象在波·马歇尔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尤其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作家赋予大海这个意象既多样化又内含矛盾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这部小说中大海的意象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出马歇尔作为一名优秀的黑人小说家在表达黑人意识时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阿弗拉·奔以传奇与逼真相结合写成的《奥罗诺可———王子出身的奴隶》,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奥罗诺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高贵的野蛮人”,很好地体现了阿弗拉·奔的现实主义———融合传奇和逼真。该书开头的异国情调给18世纪卢梭的原始主义开了先河。她对印地安人文明、非洲文明及西方文明的比较,以及她对贩奴行为的反感,均给后世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提供了先例。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为生的女性,她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纪念  相似文献   

7.
鱼玄机自充任侍妾被弃之后,一生之中都在苦苦寻觅自己的感情寄托,但是终究无法获得眷顾。在时间的流转更替中,她越加觉得生命孤独无助,诗歌中关注了大量有关岁月流逝的意象,如春秋日夜等。本应过着枯寂的道观生活,但她却和诸多的世俗士子交往甚密,放荡不羁,纵情声色。其实,她二元相悖的生活正源于她苦苦追寻爱情而不得的生命孤独。她这样的生活状态成为了唐代社会开放、追求精神自由的一个有力注脚。  相似文献   

8.
舒婷是一位深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诗人。她诗中的意境朦胧、意象貌合、意韵神似、情感共鸣等古典特质,展示了舒婷与同时代其他诗人迥然不同的创作风格。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古典特质,无疑会为当代诗坛提供某种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讲述了女黑奴塞丝因杀死自己的女婴而遭其冤魂终日纠缠的故事。《宠儿》是一部阴森忧郁的小说,其中遍布令人压抑的意象,以至于有人认为它"就是一系列构成情节的象征"。这些意象有的是明显的象征,有的则是微妙的比喻和暗示:塞丝被掠夺的乳汁揭露着奴隶制度的灭绝人性;塞丝背上的树形伤疤暗示着奴隶制度对塞丝情感的摧残;贝比对色彩的浓厚兴趣说明她的身心完全解放;而塞丝对色彩的麻木是因为她还没能摆脱过去的阴霾;宠儿的怨毒时刻提醒着塞丝的罪过;甚至像124和28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也能激发读者的深思。就是这些意象使《宠儿》成为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10.
文化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象的翻译是诗歌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文中以古诗英译涉及到的几个文化意象为例,探讨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即文化意象的移植、文化意象的浅化、文化意象的替代与文化意象的省译。  相似文献   

11.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在《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中,她成功地运用了"黑人试图用绸翼飞行"这一古老神话传说并赋予其现代寓意.本文试图对《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飞翔"的意象作出分析,找出这一神话意象在现代社会中的深刻意义黑人对自我价值的和对民族文化的探询.  相似文献   

12.
杜甫陇右诗的主体意象及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用意象说话的圣手。诗人在客秦期间创作的 10 0余首陇右诗 ,是杜诗中一枝绚丽的鲜花。从意象的角度审视 ,陇右诗具有典型的意象化创作现象。其诗歌主体意象有田园意象群、羁旅意象群和边塞意象群三大系列。它们是诗人独特的人格、个性、审美情趣及客秦期间特殊心境的知觉化和对象化 ,也颇能代表杜诗沉郁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张洁是一位很特别的作家,她小说中透露出来的悲天悯人的胸怀,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具有对生命自觉关照的意识,引发我们对人生和现实的严肃思考,而孤独内省,是贯穿其小说的基本心灵意象.  相似文献   

14.
爱尔兰诗人叶芝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诗歌创作获得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现代文坛上举足轻重的英语诗人。本文以其抒情诗作为细读的范围,以"舞蹈"意象为依托深入探究叶芝的精神世界;并将叶芝诗作中的"舞蹈"意象作为组合意象、总体意象、主题意象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15.
论刘震云小说的思维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云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他的北方故乡为背景和思维起点的,弥漫在故乡上空的“饥饿危机、灾荒意象”组成他小说的“黄土地意象”;“权力意象和中原农民生存意象”则展现了一个没有摆脱“饥饿危机”的民族生存方式。但是,无时不在的“姥娘意象”作为一种救赎昭示着人类最终的理想、希望、尊严,这些意象不仅决定着刘震云的语言方式、叙述方式,而且也决定着他思考世界、历史、人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主要格调,在小说《半生缘》中。张爱玲将作品的苍凉美沉淀成一种沉重的哀伤。张爱玲童年的创伤、与家庭的矛盾以及艰辛的爱情造就了她孤冷的性格和苍凉的文风,历经半世沧桑.她已从早年锋芒毕露的天才渐趋平稳,跳出红尘,以冷峭的目光注视着世人。《半生缘》里,她选择惨淡的阳光、苍白的月光、刺目的灯火、幽咽的琴声等意象.营造出苍凉凄冷的意境.对于刻画主人公和渲染悲剧色彩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沉重的哀伤感,压抑而隐晦.重重地、黏滞地,直抵人心。张爱玲作品中的意境描写既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也融入自己的性格特质,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的研究是当代意象美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周易》是意象范畴的思想源头,其意象观从词源和思想层面奠基了意象范畴。《周易》的哲学思想在其实质上会通于西方的存在论现象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对其意象观进行阐释既是最切合《周易》思想的探究,也是对意象范畴的正本清源。在存在论现象学的视域下,《周易》中的“意象”并非含“意”的易象(卦爻象),而是圣人以易象所像、所立之象,亦即作为“意”的道之现象,美是向感性觉知开放的意象。这一意象观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对美的本质的领会和解释。文章从存在论现象学视域对《周易》意象观的美学内涵的揭示,提供了一个从源头处洞察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和源始地解决意象美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视界。  相似文献   

18.
诗歌意象的组合是诗歌话语的组织,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对意象跳跃的成因、定义、存在基础及功能进行分析.以李白诗歌中意象跳跃为例,话语的语用含义是其存在的基础,能够起到丰富话语意义的作用.意象跳跃的大量出现以及用来构成跳跃的意象,使李白诗歌形成了意蕴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意象”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之一,“意象、产生的基础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同构关系,其中主客体之间的相同的力的模式使“意象”的同构关系具有了绝对性,主体情感的差异性又使“意象”的同构关系具有相对性。“意象”的同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做好基层群众思想工作需要妙用沟通策略,面对特殊个体要学会用心倾听,换个角度为其着想,把她当成和我们一样的人才能平等交流,不会产生逆反和偏执想法。要在生活上关心,再小的事也要用心为她去排解,温暖她的心,同时还要给她的爱好提供一个施展的空间,来充实她的生活,面对原则问题该讲的道理一定要讲,持之以恒把长期的稳定做成日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