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中,我校档案系教授,中国民族史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27年4月14日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县,1954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我校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所长、云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尤中先生早年在著名中国民族史学家方国瑜教授的指导下,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师从前人,又敢于超越前人,在广泛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拓展学术视野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从1956年起,尤中先生开始承担云南民族史的教学工作,编写了  相似文献   

2.
<尤中文集>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尤中先生总结其近60年来研究成果的辑录.文集突出体现了尤先生的学术成就(特别是中国西南民族史方面)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对启发后学和推动民族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起海林公司,真可称得上是一个 奇迹,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以产品种类全、科技含量高、国内市场适应性强的优势一跃成为空调温控行业的“骄子”。而李海清先生,正是这一新秀的缔造者。在金秋丰收的季节,我们采访了北京海林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清先生。 李海清先生几年来的创业道路,可以概括为“艰难曲折,但充满活力”。他毕业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电子工程专业,1995年,刚刚毕业的李海清不满足于传统的研究工作,毅然“下海”,开始了将知识与市场相结合的尝试,并立志走中国高科技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他与朋友一起尝试仪…  相似文献   

4.
《今日上海》2013,(2):2-2
2012年,“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在上海建立了全资子公司,由施嘉睿先生担任亚太区总监和中国业务总经理。从2004年开始,施嘉睿先生就一直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拓展学会业务。他2001年起每年来往中国30余次,努力了解中国文化,也结交了众多合作伙伴。他说,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机会,而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和中华文化底蕴,更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我于2010年考取马先生的博士生。先生因患亚急性白血病于2010年7月入院,从10月开始我每周都到医院陪护先生几天,一直到2011年6月先生离开我们。在这段时间,马先生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学学者。遗憾的是,当我刚刚启蒙之时,先生却永远离我们而去。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8,(4)
王先进教授出生于山东菏泽,离孔子故乡曲阜仅几百里之距,这种地缘关系也许是促成先生大半生从事孔子研究乃至卓有成就的原因之一。一先生青年时代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由于战乱,名牌大学毕业的他,曾辗转半个中国,先后执教于海南、河南、江苏等处学校,直到解放后,先生才来到曲阜师范学院,开始了他大半生从事孔子研究的生涯。为了表达他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亦或为了拉近与两千年圣人的距离,先生毅然取《论语·先进》篇名,改王东野为王先进。天时地利人和,先生在圣人之乡开始和两千年前的孔子对话  相似文献   

7.
王良佐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蓉举行本刊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四川省天主教爱国会主席王良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7年4月21日1时5分在成都逝世,享年77岁。王良佐先生系天主教知名爱国人士,他于195...  相似文献   

8.
埃贡·克伦茨先生是原民主德国最后一任党的总书记、国民议会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德国统一后,因1989年民主德国边防军在边界线开枪打死越境者事件,被德国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并于1997年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克伦茨先生立即就审判的合法性提出上诉,被驳回后,于1999年开始服刑。鉴于案件的政治性质,克伦茨先生的服刑形式很特殊,即他白天可以回家,或者工作,晚上则必须回到监狱。笔者在柏林进行国家课题研究时,于2002年岁末,两次到克伦茨先生的家中拜访了他,并就一些问题进行了对话。目前,克伦茨先生在政治上保持低调,但是,对中国非常友好。限于…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在书法的艺苑中有一位勤耕不辍、笔底生辉的中年人,他就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委员会委员、书法家田雨欣先生。田雨欣先生早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他从小受家庭熏陶,酷爱中国书法艺术和古典文学。在数十年的临池过程中,孜孜不倦,对篆、隶、草、楷、行诸书体都进行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协公报》2002,(11):46-46
北京师范大学启功先生曾应邀莅港讲学,他不但是文物鉴定专家,而且精翰墨,工绘画。他出身于满族世家,姓爱新觉罗,字元白,生于1912年。如果他是千里马的话,那么与著名学者陈垣先生这个“伯乐”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昌先生因亚急性白血病于2010年7月8日入住湖北省人民医院治疗,直至2011年6月22日去世。在住院的近一年中,先生自始至终对自己的身体和未来充满着自信。他的亲朋好友及弟子们陆续前往医院看望或打电话深情问候时,他却安慰大家说:“我没什么大病,在这疗养呢!”  相似文献   

12.
从晚清的1905年(光绪二十四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成立后,经过辛亥革命,直到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日本侵略军尚未大事入侵北京以前,在玉洲潭农业大学这地方的人物与事件极多。东莞张仲葛先生,年已八十五岁,乃余老师辈,忘年交,他是张湟溪先生之子,张次溪先生之弟,家学渊源。仲葛先生1936年毕业于平大农学院,早余十年。他从1931年开始在此生活了多年,接触面很大,且悉心记史。余之所知者,多半获自张公。余之所历者,亦稍晚期“风去楼空”后之实物对照耳。  相似文献   

13.
舒乙 《北京观察》2001,(10):42-43
鲁迅先生诞生于120年前,死于65年前,他的生和死都是重大事件,都要好好地纪念。鲁迅先生不是一般的文人,也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大文人,他完全是一种标志性的巨人。这种文化巨人,也许1300年才出现一个。第一次是孔子,距今2500年,是光辉的中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全世界闻名。第二次是李白、杜甫,距今1300年,是光辉的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全世界闻名。第三次就是鲁迅先生。他是中国大地开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涌现的文化巨人,是中国历史突然加快脚步,开始突飞猛进涌现的文化巨人。时势造英雄,在差不多一百多年前,中国大地上齐刷刷地出  相似文献   

14.
施嘉睿先生住上海担任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中国业务的总经理,于2012年建立了SAE征上海的全资子公司。从2004年开始,施嘉睿先生就一直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拓展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业务。任常驻上海之前,施嘉睿先生从2001年起就每年来往中国三十余次,努力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结交了众多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5.
编余漫话徐鹏飞先生与新中国同龄,在中国漫画界,他算得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从20世纪80年代初徐先生开始发表作品到今天,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于他的前辈和后来人,他亲历了两个时代,在社会转型的变革中,观察和思考了两个时代——这是他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6.
访台湾著名诗人叶维廉晓燕台湾著名诗人叶维廉前不久应邀来北京讲学。叶维廉先生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他于1937年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县濒海的一个小村庄,父亲常年瘫痪在床,母亲是乡间的助产士。从小家境穷困,又逢日寇入侵,常惊恐于炮火,每折磨于饥饿,他的童年是艰苦...  相似文献   

17.
张明生可真是忙。4月6日笔者登门采访他的时候,这位著名的水彩画家正在他的画室里紧张地工作。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张78X54平方厘米的以九寨沟风景为题材的水彩画。他介绍说:“台北明道画坊吴先生于两周前跟我定购了24张画,4月10号成交,现在还有6张没有完成。5月中旬吴先生还要定购25张。另外,昨天晚上台北明爵艺访李明控先生也从台北打来电话,准备成批购买我的水彩画”。自从1993年张明生的水彩画在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画廊展销被台北明道画坊老板吴明道注意后,吴先生于1994年起就与张明生开始了业务往来。由于台湾美术界和收藏家很喜欢…  相似文献   

18.
丹麦春卷大王范岁九祝裕范岁久先生在工厂。年过八旬的丹麦著名华人实业家、闻名于世界的“春卷大王”范岁九先生于1993年10月来华访问时,笔者拜访了这位健谈的老人。范老首先谈到了他只身闯丹麦的初衷:“我的父亲是律师兼小企业家,他主张实业救国。父亲希望我学...  相似文献   

19.
最近,收到我国在日留学生沈小南君寄来他所译的《<世说新语>原名重考》一文,文章的作者,是他的指导教师松冈荣志先生。松冈先生今年三十七岁,是一位富有朝气而又有才华的青年汉学家。这里,我满怀喜悦的心情,愿把他的这篇论文推荐给我国读者,并且把我和松冈先生交往中对他的一些了解,向读者作一点简单的介绍。松冈荣志先生是日本静冈县滨松市人,1951年生。1975年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尔后,继续考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197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1979年因故退学,到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执教,任讲师,1983年任副教授,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汉语”等课程。他主要从事于汉语言文字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尤感兴趣,用功甚勤,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1985年秋,松冈先生曾率日本东方文化研究中心访华团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和我国学术界开始有接触。1986年8月,他应邀来华讲学,在北京外语学院中日合作的“日本学研究中心”任客员教  相似文献   

20.
商务信息     
凯宾斯基集团 凯宾斯基集团任命汉思乐先生为由国区总裁,同时,他将担任北京凯燕国际饭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该公司是凯宾斯基在华与首旅集团的合资公司。汉思乐先生将负责中国区酒店的整体运营与发展,确保在建的12家凯宾斯基饭店成功开业。毕业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汉思乐,于1994年加入凯宾斯基集团,迄今已1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