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诉讼文化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诉讼文化对刑事诉讼制度建设和运行有巨大影响。刑事诉讼文化是指人们对待刑事诉讼制度的态度,包括人们对刑事诉讼的认知、情感和评价等。刑事诉讼文化具有抽象性、地域性、延续性等特征。从国家形成的方式、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条件、思想条件五个方面可看出中西刑事诉讼文化的差异。对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应该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事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要通过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方能实现其既定的价值目标。司法资源稀缺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要求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可供投入的有限的司法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但是 ,这种以成本收益为基本约束条件的诉讼效益观 ,不应损害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刑事诉讼的司法资源 (司法投入 ) ,按照其变动特点 ,可以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而实现司法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分析刑事诉讼中影响这两种成本投入的诸种因素。本文拟从诉讼周期、司法工作人员数量与素质、诉讼程序、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的适用范围、司法机关独立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作一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司法行政事业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淀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体系,并继续随着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关于司法行政文化的研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重大理论研究课题。本文以司法行政文化的内涵及属性为切入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的作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司法行政文化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刑事和解制度历经数年司法实践,最终以立法形式确定,成为中国刑事诉讼框架内的一项最基本制度,为司法工作人员正确行使国家司法公权,有效处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效途径。而若准确把握和执行刑事和解制度,则需透彻理解其背后的基础理论,如传统刑事司法模式之不足、国家权力让渡、西方和解理论与中国"和"文化等。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目的在刑事诉讼程序领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是刑事诉讼立法、司法的内在要素和基本前提,又是与刑事诉讼的主体、职能、构造等紧密相关的刑事诉讼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追求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根本目的是维护宪法所确立的制度与秩序。  相似文献   

6.
中外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及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通过对国外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德国、意大利三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概念、适用范围、申请、提起与受理,审判中的主要诉讼主体及审判等与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作一全面比较,分析它们程序形式特征上的异同,对程序实质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进而总结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立法和司法的进步与差距之所在,为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立法完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送法下乡》中"刑民不分"的研究范式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忽视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本质区别;从"实用主义"出发以实然挑战应然的话语逻辑是十分危险的,拘泥于这种强调人治的传统文化结构中,几乎不可能探寻出程序法治的进路。对于刑事司法改革,我们应当保持开放的话语姿态,正视刑事诉讼的普适性价值追求,往返于中国问题与国际准则之间,进一步推动试点改革取代变法逻辑;从司法中发现问题,在学理中分析问题,再回到司法中解决问题,藉此构建中国语境的刑事程序法治话语。  相似文献   

8.
正义是司法的永恒追求,而保护人权也是司法必不可少的内涵之一。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这源于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程序正义对于刑事诉讼法而言,是触及整个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每一根神经的。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刑事诉讼法体系与实践的基石。笔者在结合实务的基础上,剖析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参与者间的相互关系,探寻程序正义的可能与实现,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制度,对弥补传统报应性司法理念构建出的以监禁刑为核心的现代刑罚体系与以国家起诉为标志的现代刑事司法模式在司法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局限与不足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提出刑事和解在审查起诉阶段实现的可行方案,并以探讨检察机关与其他公权力机关职权关系为线索,将刑事诉讼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机制与刑事诉讼其它各诉讼阶段刑事和解机制进行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诉讼制度完善与诉讼文化改造同时并举。学术界应该更多地研究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以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如何实现作为今后研究的视角。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应以文化哲学为首选的参照系,主要是它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我国古代刑事诉讼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所蚕食,我国当下的刑事诉讼尚未远离日常生活世界,尚未真正走出日常生活世界。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应以日常生活批判为切入点。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开展日常生活批判,也就是从深层上促使社会主体有关刑事诉讼的心理、意识和思想体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实现社会主体在刑事诉讼方面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