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赵亮 《理论月刊》2012,(8):51-54
施蒂纳是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唯我论、个人主义的先驱。"唯一者"是施蒂纳的核心理论观念。要想真正理解施蒂纳的"唯一者",就必须回到他所处的历史情境和思想境遇中去,因为施蒂纳的"唯一者"不是酣睡中发现的应然状态,而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反映和对当时历史发展惊掠的时代精神,是那个时代赋予了"唯一者"灵魂,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施蒂纳。拨开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为我们敞开的是"唯一者"对那个动荡年代和无数思想碰撞的精神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指出这种批判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使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同黑格尔唯心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李冰梅  张宏 《长白学刊》2013,(6):147-148
施蒂纳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虚构的“唯一者”来张扬利己主义。马克思批判施蒂纳利己主义的现象学,目的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世界,在此基础上阐发更为丰富的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实践内涵,从而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劳动正义理论及现实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正义体现了唯物史观在正义理论上的实际应用,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追问,也是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展望未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的劳动正义理论具体包括劳动正义的存在论基础,劳动正义的具体内涵,以及从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双重视角来研究劳动正义的方法论.<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论述的劳动正义三原则对我国当前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它体现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林钊 《岭南学刊》2013,(2):119-123
费尔巴哈因其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联而被认为是近代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但在1844至1845年间,施蒂纳与费尔巴哈之间两回合的论战表明,费尔巴哈的基于本质主义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残余,因为费尔巴哈只是以"人(类)"取代了从前神的地位。施蒂纳的这一批判终结了费尔巴哈作为青年黑格尔派领袖的地位,也启发了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党的纲领问题,是共产主义运动一个半世纪以来经常争论的焦点之一 共产主定运动史上最著名的纲领之争,就是马克思对哥达纲领的批判.1875年5月,在德国的哥达召开德国工人运动中两个派别合并的代表大会,成立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合并前,两个派别分别公布了为合并而拟定的纲领草案.这些文件接受了拉萨尔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报纸上看到了纲领草案后,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纲领,会使党堕落,使德国工人运动迷失方向.马克思撰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严肃地批评了纲领中的错误观点和主张,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原理.马克思写的这个重要文献以后公开出版时定名为<哥达纲领批判>.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集中讨论辩证法的几个文本之一.其中的辩证法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的批判,一个是对人的自我实现的辩证法的规定.二者具有明显的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以"民贵君轻"的基本政治价值观念为核心,马克思深刻阐述了爱民为民而非治民的行政伦理观和主体自由平等的立法伦理观.深入探讨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学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把人从一切"非人"的或"异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的价值本体论.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关于犹太人解放问题局限性的批判,将犹太人解放问题纳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以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为个案剖解了人类解放的三个基本前提一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  相似文献   

10.
本期推介     
<正>本期我们推出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专题,主要展示理论界此方面研究的一些最新关注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孙亮的《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价值"概念》一文,试图借助解读模式的创新,将价值概念限定在马克思最为重要的拜物教批判的语境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