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省在廉政制度创新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碎片化、运动式的反腐倡廉治理路径,紧扣"清权、确权、亮权、督权"四个关键环节,构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制度,通过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制定严格的考评机制等,探索出一套制度化的廉政制度创新模式。浙江省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贯彻型创新模式、发展型创新模式和竞争型创新模式相契合,也与中央对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要求、本地发展要求、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内外源动力因素相耦合,为浙江省廉政建设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权力清单制度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然而权力清单制度在地方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行政自治现象,表现为权力清单名称不统一、"权责清单"重权力轻责任以及权力清单内容的多元交叉。权力清单制度应遵循形式统一性、程序合法性的行政法治形式合法性原则,同时应遵循裁量限制原则、平等原则以及特权禁止原则的行政法治实质合法性原则。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由行政自治向行政法治转变的进路为:权力清单制度应严格遵守公布前的行政磋商程序、公布后的行政运行程序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程序,确保权力清单制度与立法进行有效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权力清单制度作为政府公开自身权力,最大程度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的有益尝试,对于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政府正确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界和实务界对于权力清单制度本身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这些认识误区的实质是对清单的法定性认识不够清晰,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清单任意设定权力事项或者推脱责任,以及认为权力清单设置了法外标准等等,这些误解需要予以厘清.在消除这些误区的基础上,设置权力清单的审查监督制度和动态调整制度并确定合理统一的编制标准是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向乡村治理领域的延伸,制度功效主要在于规制与赋能。既有研究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本质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虽内含“公开栏”“说明书”等外向功用,但从创设初衷和创制过程考虑,更侧重发挥“正衣镜”作用,宜定性为党建引领和行政指导下的村级组织自制规范。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制度有效性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在实践中凸显了多重张力,为此,需要在提升环境适应性、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以及明晰主体角色定位等方面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2)
权力清单制度是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控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实现善治目标的一种制度尝试,其理念体现了政府治理模式研究中从有限政府到有效政府的理论提升,是一种过程—结果二元导向的善治理念。本文建议将权力清单制度放到整个改革的大局中来谋划,通过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方式,保证权力清单制度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20,(3):41-46
新时代现代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需求,回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体战的新启示,解决党政机构综合改革后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出现的新课题,反映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权责清单制度建设的新要求。加强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目标是完善现代政府权责清单治理,使权力运行公开为民、法治规范、清单明晰、制度有效。为此,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推进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行使,推进权力下放与协同治理,实现权责清单治理对全部公共权力运行的全覆盖,完善权责清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1)
"权力清单"是规范行政权力的一种创新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为重点,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剑指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治理,从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方面,明确规定了权力清单制度的核心内容。当前,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关系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如何从理论上科学把握权力清单制度的内涵,分析和总结权力清单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涉及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关系,如果偏离法治层面,就难以规避不当权力的发生。在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实施过程中,为有效解决现实存在的权力清单法律属性不明、具体内容多样、梳理依据混乱、权力配置失范、梳理程序欠缺等问题,亟须对权力清单的表现形式、规范内容、制定主体、权力配置等方面实行法治化,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2)
要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则首先应采用制度化措施进一步清除市场壁垒。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正是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重大举措之一。负面清单制度在行政审批领域的试运行一方面有着"正面清单"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需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完善负面清单制度需要提高负面清单的质量;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提高政府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权力清单制度对简政放权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坤  仲帅 《行政论坛》2014,(6):23-26
从改革的现实看,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对推动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意义和作用重大。中央已把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与简政放权改革联系在一起,互为作用;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保证简政放权的科学性;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为简政放权提供技术手段上的帮助。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能有效走出过去简政放权改革中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误区,能有效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能有力克服行政权力放纵和腐败,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看,完成这一任务应理顺几对关系,以完成过去多年没有完成的简政放权艰巨任务。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内部的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11.
倪星  王锐 《理论探讨》2023,(3):82-90
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基于政府内部的组织与结构差异,从条块整合的视角剖析政府权责配置的内在逻辑和演变机制。“块块”管理维度强调权责配置中的放管结合,追求活力与秩序的平衡;“条条”管理维度聚焦权责配置中的分工协作,旨在减少因边界模糊和职责交叉重叠而带来的管理成本。在实践中,通过条块整合,形成了“以块统条”“以条带块”“条块共推”等三种模式,共同推动权责清单制度改革,从而实现协同治理。面向新时代的治理需求,应从需求导向、标准化建设、合法性审核、执行评估和动态调整等环节,对权责清单制度的实施路径进行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12.
治理腐败过程中,无论是对财富占有或利益分配方式的调整,还是对权力监督和制约制度安排的完善,都属于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考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廉政维度,一是廉政价值维度:公共精神、协商民主、人民至上的价值维度;二是廉政结构维度:多元主体、权力制约、社会自主的结构维度;三是廉洁政治维度:廉政文化、放权限权、宪法约束的政治维度。  相似文献   

13.
权责清单制度的深入推进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制度基础,作为政府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总部署中的具体举措,建立与权力清单相匹配的责任清单更成为保障和巩固"放管服"改革成果的关键着力点。现阶段,地方政府权责清单中交叉职责的内在制度建设缺失破坏了制度稳定并损耗了整体制度实效,因此有必要理顺规制交叉职责的逻辑脉络,强化权责清单制度在我国地方政府建设中的制度效用。为此,应在学理认知层面解析权责清单与政府交叉职责的效用关系,探究政府内部权责关系整合与交叉职责的内在关联。并深入挖掘权责关系不明所引发的职责边界勘定困境的主客观因素,以期进行规制理路设计。由于地方政府权责清单中交叉职责边界勘定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基本原则限定,在此框架下建构边界勘定的基本路向,方能充分激发制度效能、调动潜在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权力清单制度的行政法解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1):78-82
权力清单制度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前行,其背后蕴含深厚的行政法理论。当前理论回应的不足,可能制约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行政法视角看,权力清单制度以规范和控制行政权为目标,并涉及行政主体的职权范围、行为边界、行政职权的运行程序以及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问责监督等机制的运用。理论上的解构和回应,可以为该制度的完善路径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剖析了权力清单制度的主体内涵、客体内涵和权力清单的性质;结合当前权力清单制度推行的实践,分析了权力清单制度理论上和实践中面临的若干问题;从更好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的目的出发,提出了推进权力清单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6.
完善权力清单制度体系的构造,优化权力清单制度配置的程序环节,需确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一编制口径,扩容参与主体,延伸覆盖范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权力阳光运行,公众需求导向,强化制度执行,实现清单动态调整。拓展责任清单的内容范畴,应破解对责任清单的狭义理解,实现政府职责配置的具体化,监管机制设置的合理化,定位与强化履职责任。完善并激活权责清单,还需深化系统性治理,做好配套改革跟进,即应推广权力清单制度的覆盖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社会承接能力培育,探索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信用建设为重点,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权力清单",顾名思义,就是详细规定权力究竟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到底怎么干。权力越透明,权利越有保障。只有厘清权力的边界,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或以权谋私等乱象,才可能使权力得到有效监督。当前,我们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建设新目标,公开"权力清单"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确实令人期待。一方面,推行"权力清单"是民心所盼。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9,(2):48-57
清单管理制度建设是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边界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公共行政权运行"可视化"的基础性工程,它彰显的是一种"双向度"的权力观,强调权力的民授、为民与受控。目前,清单管理制度仍存在较严重的"碎片化"问题,即权责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呈现"分割化"态势,清单管理体系中"三张清单"之间缺乏衔接。消解此问题,需要树立"整体思维",实现权责清单制度的"整体化"建设,建立统一与微调相容的负面清单制度,构建"三位一体"的清单管理体系,使清单管理制度建设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  相似文献   

19.
权力清单的发布既是政府自我约束权力的体现,更是政府职能的整体梳理。而财税权力清单作为央地财政关系中的一种配权工具,通过对其进行纵横向度的比照,也有助于厘清各级财税部门的事权,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规则之治。但是这种权力清单式的划分的效力和效果如何,是否足以完成纵向府际之间的事权划分任务,显然存在疑义。基于规范央地财政关系的考虑,极有必要从地方财政自主权、事权划分视角反思当下的财税权力清单制度,进而对其进行体系优化。也唯有优化财税权力清单内容,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清单的动态调整机制,才能促进财税权力清单的规范行使,助推权力清单的深入实践,实现央地财政关系的深度规范。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权力清单,是指对政府及政府部门行使的职能、权限,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行政机关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应当按照依法律、法规确立的清单进行,不属于清单列举范围内的职能和权限,行政机关不得为之。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权力清单制度奉行地方政府及工作部门行使权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