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令人忧虑。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学校环境的影响,也有家庭教育因素的作用。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探索加强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改进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偏颇、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日渐突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人四个方面来寻找解决的对策,以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王芳  王兰文 《前沿》2014,(1):56-58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对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原因,提出从大众传媒、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对策,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孝"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调查发现,当下大学生中存在诚信意识淡薄、诚信行为缺失的严峻现状,更应将大学生诚信教育当作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认知、情感、行为态度结构出发科学分析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一步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等多维剖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因素,紧密结合新媒体环境,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涵育、新媒体教育与自我教育可持续互动、诚信教育活动双向实践等层面科学构建大学生诚信涵育模式,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探赜新的切入路径与涵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邢千里 《前沿》2012,(14):187-189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家庭道德,又包含有若干社会道德元素,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根本原则.高校的孝道教育是当今社会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孝道教育的含义、意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总结出高校孝道教育可以采纳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紫薇  李铭 《传承》2011,(25):44-45
随着社会中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讨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学会感恩不仅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也与其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之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求日益提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企业和社会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大学生,高校,企业,政府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及其二级变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诚信与否受多个相关因素影响,从大学生自身以外的因素来看,社会因素是最主要的外在影响因素,影响力最大;学校因素是第二影响因素,影响力其次;家庭人际因素是第三影响因素,影响力再其次。学校因素已不再是大学生诚信与否的第一影响因素和唯一影响因素,但要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学校因素仍然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必须抛开纯"学院"式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在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对待社会失信现象并坚信党和国家治理失信的信心和决心、如何引导大学生走出家庭人际因素负面失信影响两个问题上要下大力气。  相似文献   

9.
温艳红 《前沿》2007,(9):110-112
大学生攻击性行为是造成大学生伤害事件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多因一果;对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也应当是多位一体,应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闫辉 《前沿》2013,(12):120-122
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由意志的完善出现了偏差,责任意识呈现弱化甚至缺失趋势.表现在注重自我权利,个人责任意识淡化;纪律意识松懈,角色责任意识弱化;家庭责任意识淡漠,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其原因在于大学生自我心理和意识发展的不成熟,学校教育的错位和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社会多元化造成传统价值观念体系的解构.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需要创新责任教育理念,优化责任教育目标;在教育方法上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一体化的责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闫晓荣  李英芬 《前沿》2010,(21):123-126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问题。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也日渐增多。大学出现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高校信仰教育不力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华 《湖湘论坛》2005,18(4):87-89
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它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既有主体原因,也有政府、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原因。防治校园暴力要调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姚进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88+190
大学生反社会行为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它对学校和社会、国家未来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反社会行为的定义入手,阐述了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形成的原因,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学视角提出了矫正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黔东南地区凯里学院51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有较大问题,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较高,男生和女生均出现比较一致的情况;性别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大,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民族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建议民族地区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重新犯罪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综合性社会问题。重新犯罪的产生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犯罪者的自身原因。因此,遏制重新犯罪的对策是:加强刑罚力度,进行接茬帮教,进行正确引导,对娱乐场所进行综合治理,确立离异家庭法定监护人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游戏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迅猛崛起.作为网络游戏主体的青少年,在获得了网络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又与青少年所在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彭东丽 《传承》2014,(1):98-99
大学生干部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干部楷模作用的发挥。当下"90后"大学生干部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影响,出现了如文明礼貌缺失、自我意识太强、责任缺失等道德素养缺失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干部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美玉  任凤琴 《前沿》2006,(10):80-82
在高等教育发展至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生信用危机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深入地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主体意识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发挥诚信主体的作用,积极拓展诚信监察、管理渠道,树立真实可信的榜样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做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姚兵 《理论月刊》2012,(10):105-108
司法统计显示,近二十年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有日趋严峻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理论研究,探寻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原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笔者认为,作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社会设置——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正常社会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脱离传统社会控制是未成年人犯罪解释的逻辑起点。家庭控制的疏离表现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原因在于家庭结构残缺和粗暴的教养方式。学校控制缺失表现为未成年人旷课逃学乃至辍学离校,原因在于教师体罚的教育方式和未成年人自身学习能力不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正以惊人的速度逐年上升,这是新形势下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文章就大学生违法犯罪逐年增多而且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性质严重化、作案手段智能化,尤其是女大学生犯罪比例的增加等特点入手,分析出引发其违法犯罪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想办法找途径,预防大学生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