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离不开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近代以降中国思想文化史之最基本主线,是中国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中先进的因子,通过比较和选择。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被动到主动地创造性转换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形态的过程。检讨反思这一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是吸收外来文化有利因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一个基本认识前提。一、中西文化冲撞交汇的分期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强大厚重的文明态势傲立于世界。但到了近代,这个古老的文明已显老态衰颓迹象。西方世界却开始了一场震古烁今的大跃迁。当西方工业文明随着大西…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近代对中西文化进行综合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中国秋弱袁败的原因不在科技,而在于国民的文化心理。因为国家并不单纯是一个物质客体而是由社会心理所造成的生物。这是兴废存亡的关键。于是孙中山提出了近代中国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他说:“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后能进步,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进步,因之心性文明之进步,亦为之稽迟。”在西方的物质文明面前,许多人还自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扬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融合中西文化,建立的和谐思想体系既不同于我国原有的和谐文化,又不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是对中西和谐理论的创新.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是从明代“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并行,还是到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始终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输入与输出相随相伴的历史。因此,正确认识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对推进中国文化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1840年后西方列强的大规模入侵造成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在思想文化领域则逐步演变为“五四”前后中西文化的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对中西文化的态度既互相联系又有某些差别,他们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民族性与时代性辩证综合的基础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道路。研究这一段历史,将为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杨全顺 《理论学刊》2006,(2):102-104
中国从近代开始,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中西文化的交汇、太平天国运动的勃兴,打破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格局,出现了儒学、佛学、西学多元之对峙、相反、相依而相成的文化局面。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外乎是:儒学中的今文学派“援释入儒”或“逃儒归释”,佛教出现复兴转机,在自我更新中沟通中西,融儒而化西;民间儒学叛逆者乘势而起,援引西方基督文化以反抗皇权,掀起农民武装革命。  相似文献   

7.
余以为 《廉政瞭望》2012,(12):33-33
随着中国的快速转型,人们显得越来越躁动不安。缺少有效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缺少一种叫做“安静文化”的东西。任何一种文明中,都有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安静下来的安静文化。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都是如此。中国传统文明也如此,但进入近代之后,很快就失去了文化的安静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代基督教传入引起中国文化焦虑,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存在文化势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具有深刻的差异,充满着张力。当今时代,中国在快速推进现代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热”与“基督教文化热”同时存在,如何看待、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仍然是令人焦虑的文化难题。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痕迹,反映了近代思想家文化心理的熏陶,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即强烈的目的性、实践性、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兼容并蓄,其实质是中西文化的比较观。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痕迹,反映了近代思想家文化心理的熏陶,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即强烈的目的性、实践性、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兼容并蓄,其实质是中西文化的比较观.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近代中国一大奇人的辜鸿铭坚持中国文化优越论,坚持儒家传统文化,并极力为中国传统旧俗辩护,以其独特的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这一独特思想产生于近代中国社会中,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影响。表面上看虽然有背于当时"西学东用"潮流,但他以独特的视野,凭借自身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致力于英汉儒经这一并不为世人关注的工作,向西方输出中国文化,为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作出了贡献。但辜鸿铭的文化保守主义有明显的偏颇之处,他对文明的理解以及中西文化的评价也存在偏狭,这是评价辜鸿铭文化观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衍增 《唯实》2006,1(10):20-24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华传播,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从文化角度看,经世致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的思想依据;鸦片战争失败后出现的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迈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步;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使中国人最终选择了既来自西方文明又对资本主义极具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和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在华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为什么会在近代滞后,这是每一个关心祖国前途的人都想弄清的问题。有些人把中国落伍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文化,而且自认为是找到了核心。他们认为中华文明从始至今都是保守封闭的,要想在新的世纪站住脚跟,和西方人一样“吃香的喝辣的”,就必须彻底改造中华文明,或者全盘西化。我以为,这种观点是非常有害的。在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明是一个中心,即黄河文明(中原文明),其它地域或支系的文明都是这文明的蔓延,犹如一个太阳,阳光向四方辐射。这是学术上的一种相当长而稳固的观点。但它却被这些人拣来做为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竭蹶艰难的近代改革中,传统民族文化是深闭顽固守旧派竭力坚守的最后底线,又是除旧布新改革派奋力抨击的众矢之的,文化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危局中应运而生。本文认为,中国近代历史中,文化民族主义者高举传统文化的旗帜,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在强国富民,抵御外侮上的适用性,虽然这种"文化救国论"在应对列强侵略扩张方面一败涂地,但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在经历了百余年时空转换之后,文化民族主义在应对国家危局中显示出的民族吸引力与号召力,对当代中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化民族主义在西学东渐的中西文化冲突中,如何调和中西文化,如何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的方式,对于我们在当代多元文化中定位中国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前提出发,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关于文化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的一系列观点。他所提出的以“文化类型”说、“继往开来”说和“道统新续”说为内容的“文化三说”观,对于妥善处理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吸收外国文化的长处等问题,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对待中西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历史反思,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找到了答案: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综合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成果,熔铸的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思想文化,必将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马尾船政学堂在我国率先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教材和教育文明,开近代教育之先河,船政还派出中国赴欧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报效国家,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马尾船政敢于开放引进的观念与实践,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互相简单否定;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又被儒家化了.本文认为,在当时中西文化冲突和交汇的高潮中,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性的批判,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境文化初次蕴涵了认同、冲突、交融、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近代以来,代表工业文明与启蒙理性的外来力量强行闯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遇前所未有的国家危亡。一批胸怀忧患意识、为民族危亡担忧的知识分子在严酷社会现实下向走上既试图守护传统文化又渴望变革、既希望从外来文化中寻求答案又痛苦于被殖民的文化反思道路。上下求索中的关键一环,就是马克思主义传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关联,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近代中国逐渐展开。  相似文献   

20.
杨毓团 《理论学刊》2004,1(8):114-116
中国早期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激烈冲击 ,在荡涤神州的现代化大潮中 ,逐步地从器物、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上对己方文化加以反思和更革。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 ,知识分子们经历了由外向内不断深入的文化解剖与抉择的过程 ,同时也体验到了痛楚日深的意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西方文化一步步进逼与解构中国文化的过程中 ,中国文化传统基于其与生俱来的保守性而表现出极强的反弹力。故此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实无奈于中西文化博弈过程中的两难境地 ,他们只得在文化的宿命中艰难跋涉 ,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