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重庆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创建于2003年,主要针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专门矫治和收容教养未成年人员。重庆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秉承"法理唤浪子、爱心育新苗"的教育方针,坚持建合格学校、搭回归平台的办学理念,推行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的文化教育和以"孝道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省戒毒管理局自2009年7月全面接受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来,总结以往的劳教戒毒成功经验,按照戒毒工作规律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的不同阶段,形成了符合我省实际的“3322”戒毒模式,即“三分三期二评二延伸”。严格按照性别、年龄、患病、吸毒类型、戒毒次数等情形,实行分类收治、分级管理处遇、分别矫治的“三分”方式;按戒毒过程分为脱毒期、康复巩固期、回归适应期三个时期,强戒所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09,(24):I0004-I0005
2009年11月10日上午,宁夏戒毒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成立的戒毒管理局将专门负责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的布局规划建设、财产管理;指导监督强制隔离戒毒措施的执行和戒毒康复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难:循环怪圈当代贵州: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贵州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建设座谈会"上,一些专家称"阳光工程"是"就业发展型的戒毒新政"。崔亚东:贵州是受毒品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12年12月31日,省  相似文献   

5.
朱江 《当代贵州》2012,(35):34-35
“阳光工程”启动以后,在“阳光企业”就业的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率由25.4%下降到3.9%。全省戒断三年以上未复吸人员3.3万余名,戒断巩固率为32.88%,比2011年底上升了7.6%。  相似文献   

6.
肖惠斌 《学习月刊》2013,(2):102-103
近几年来,湖北省劳教(戒毒)场所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将劳教(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即“首要标准”)的要求,将法制教育贯穿于劳教(戒毒)人员日常管理的全过程。融人到戒毒康复的各阶段,体现在教育矫治的多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教育矫治效果。《法制日报》、《湖北日报》、《中国普法网》等媒体多次宣传湖北省劳教(戒毒)场所法制教育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独创的模式——后续照管站的成立、发展入手,分析了目前新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考,以期对研究新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成效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福建理论学习》2009,(9):51-51
福建省女子劳教所创建于1985年.有民警.职工166人.女性占90%,主要担负着收容教育女性轻微违法劳教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和戒毒康复人员的重任.是我省第一个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  相似文献   

9.
正榕江县积极探索禁毒工作"1+3"(一个机制加三个平台)模式,破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难的问题,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目标,抓住禁毒工作的源头和关键,赢得群众好评。"321"帮扶彰显社会关爱榕江县按照"党政总揽、部门配合、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针对吸毒人员复吸率高、心理矫正难、管理控制难、融入社会难的问题,结合实际,创新社会管理,从人文关怀、真  相似文献   

10.
吕东 《共产党人》2006,(23):32-33
面对戒断率低、复吸率高的这一世界性难题,如何帮助吸毒人员巩固戒毒成果,树立生活信心,使其重新回归社会,吴忠市戒毒康复中心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从实践中摸索,在探索中发展,创出了一条科学管理、人本教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2,(34):9-9
贵州各级干部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社区管理两改一创“贵阳经验”,铜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余庆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一线工作法”。“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模式。等等。这些经验符合党的十八精神,符合贵州实际,一定要在全省大力推广,做到“省内开花省内香”。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人问我,毒品的危害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毒品对于吸毒人员来说就是一种漫长而惨烈的酷刑。”这是刘永宝做了23年戒毒警察最深切的感受。刘永宝现任河北省高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适应大队教导员,一级警长。他坚守戒毒一线,用心用情帮助戒毒人员戒毒,23年来,和同事们挽救了数千名危重戒毒人员,让他们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2,(7):57
吴忠劳教所前身是战备监狱,原址位于灵武县白土岗乡。成立于1972年2月,原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白土岗子农场"。2004年搬迁至吴忠市,2009年7月更名为吴忠劳动教养管理所、宁夏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2011年,吴忠劳教所抓住劳教工作职能向戒毒工作职能转变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鄢汉生 《学习月刊》2012,(4):144-144
近年来.襄阳市樊城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五个基本”、“七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城市社区扎实开展“和谐家园”创建活动.注重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完善机制.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一、建立社区“大党委”,搭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部、省委、省政府、省委政法委和司法部戒毒局、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下,省戒毒管理(教育矫治)局带领全省戒毒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调职能、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为总基调.以促进戒毒工作科学发展和履行新职能为动力,以实现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为中心,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彭庆军 《探索》2022,(1):136-148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以基本单元调整回应社会治理复杂性,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路径。传统的大社区论、次社区论与“扩”“缩”并进论囿于社区规模的“扩”“缩”争论,忽视了社区优化调整所面临的法律限制、治理风险、结构压力、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困境。此类困境的产生,一是因为社区的本质属性是“社”,先天具有规模上限,而社区作为“区”,又有行政属性,必然具有规模下限;二是由于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治理基本单元,“社”的建设不仅慢于“区”的建设,且二者建设标准难统一,偏好不一致;三是源于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中社区自身面临的结构性压力。因此,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城市社区的合理设置需要以基层党组织规模为基础,将社区设置融入城市居住区科学规划之中,并尽量使新建社区与居民小区规模保持一致。通过政治单元、产权单元与治理单元相统一,实现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社区治理社会化作为医治社区行政化弊病的路径选择,愈发成为当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共识。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社会化已形成“嵌入式”和“内生式”两种实践样态。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视角,“嵌入式”社区治理社会化依赖社会组织实现社区外部社会性要素的集聚,“内生式”社区治理社会化依赖社区组织实现社区内部社会性要素的盘活和整合。“嵌入式”社区治理社会化形成社会组织治理体系,“内生式”社区治理社会化形成社区组织治理体系。社区治理社会化的两种实践形态日渐耗散着现行社区治理结构与体系,带来了社区社会性资源内外区隔的困局,阻碍社区治理社会化制度优势的发挥。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社区治理社会化亟待探寻新的发展模式,推动从分治到融合的社区治理社会化的体系之变。社区治理社会化的融合样态旨在型塑整体性治理体系,深化和拓展居民自治,更好地将社区治理社会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社区党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党在社区的影响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显得尤为迫切。为此,2004年中共上海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意见》,提出了“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这一新时期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实质性举措,上海推出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体制调整的试点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初步探索形成了“1+3”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其重点是创新党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建立有别于传统单位党建和党务工作的党的社会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家庭对药物滥用人员戒毒成效的影响,探讨相应的家庭治疗和家庭护理的方法。方法:2005年9月-11月,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老城区,对在册吸毒人员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各随机抽取20%,共65名,采用档案查阅、家庭访视、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其家庭基本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吸毒人员戒毒的成效看,家庭结构健全、家庭氛围良好者的戒毒效果优于家庭结构畸形、家庭沟通缺失(破碎型家庭)者的效果。结论:家庭对药物滥用者戒毒康复存在着深刻的影响,而正确的家庭治疗方法与合理的家庭护理措施是戒毒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作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以CiteSapce软件为研究工具,对家社融合发展相关文献分析得出,研究热点集中于调查社区内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探析社区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探究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等。研究多为问卷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以学前儿童为主;多为合作模式探究。研究应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拓宽研究对象的类型;注重社区中家庭教育的效果评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